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Gd-DTPA增强扫描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将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与MRI平扫及增强改变进行分析。结果:MRI平扫脊髓信号为Ⅰ型12例,Ⅱ型24型,Ⅲ型20例,增强为A类38例,B类7例,C类11例,手术治疗显效Ⅰ型/A类10例,Ⅱ型/A类6例,Ⅲ型/B类2例。结论:Gd-DTPA增强扫描可进一步对脊髓受损部位、血供及血管通透性改变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2.
为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治疗及康复情况 ,现将 43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治疗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对 象 我院 1 997年 3月至 2 0 0 2年 1 0月 ,在康复科收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 43例 ,男2 5例 ,女 1 8例。年龄 65~ 82岁 ,平均年龄 71 .2 3± 6.4岁 ,病程 2 d至  相似文献   
63.
两种补钙方式预防孕妇骨质疏松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分期补钙和全程补钙预防骨质梳松的疗效。方法 使用钙尔奇D对B组实施全程补钙 ,对C组实施分期补钙 ,未实施补钙的A组作为对照。结果 B组和C组补钙治疗后孕妇缺钙症状发生率和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 (P <0 .0 5) ,产后骨密度也高于A组 (P <0 .0 5) ,而B组与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采取分期补钙预防孕妇骨质梳松 ,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4.
席汉综合征是由于产后垂体坏死引起女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是否存在骨代谢的异常 ,有关报道较少 ,本文对 32例席汉综合征的骨代谢进行了分析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本文研究了 1 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 ,在我院就诊的席汉综合征 32例 ,年龄 2 6~ 6 3岁 ,病程3~ 37年 ,其中 3~ 1 0年 1 7例 ,1 1~ 2 0年 1 1例 ,2 1~ 30年 3例 ,>30年 1例。农村妇女 2 7例 ,城市妇女 5例 ,经临床检查 ,排除了影响骨代谢的其它疾病。临床表现 ,32例席汉综合征的患者均有产后大出血 ,分娩 1胎 1 2例 ,2胎 1 8例 ,3胎 2例。闭…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体检者不同空腹血糖(FPG)水平与大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硬化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将体检者分为FPG正常组(正常组)、FPG调节受损组(IFG组)及2型糖尿病组(T2DM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生化指标检测,联合检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踝肱指数(ABI)。探讨不同FPG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ba PWV高于IFG组及正常组,IFG组ba PWV高于正常组(P<0.05);T2DM组ABI低于IFG组及正常组(P<0.05),IFG组ABI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期血压(SBP)、FPG、TG与ba PWV独立相关(P<0.01或P<0.05)。结论体检人群FPG调节受损阶段已经开始出现动脉硬化损害,随着FPG水平升高,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下腰椎神经根与对应椎板骨窗之间CT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成像的影像学特点,为完全内窥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技术的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2011年9月~11月在我院体检人群中选取60例正常成人的下腰椎CT片,男32例,女28例,年龄20~59岁,平均40岁.将64排螺旋CT平扫下腰椎的三维重建数据传至工作站,在多平面重建技术下获得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成像,确定神经根起始点位置,在前后位上以神经根起始点为参照,与对应椎板骨窗之间进行VRT成像,测量以下参数:椎板骨窗的上下径及左右径,神经根起始点与相应椎板骨窗的椎板上缘及上下关节突内侧缘(椎板骨窗的外侧缘)垂直距离,神经根起始点与相应椎弓根上缘垂直距离,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根囊角),以及神经根起始点至相应椎弓根下缘的直线距离和垂直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均获得了下腰椎神经根起始点与椎板骨窗对应的清晰图像.根据神经根起始点与椎板骨窗位置对应关系分为四型:即上缘内型、上缘外型、下缘内型和下缘外型.各相邻节段神经根测量参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椎板窗的上下及左右径均逐渐增大,L4~S1的神经根起始点至椎板上缘的距离逐渐增大,与上下关节突内侧缘的距离逐渐增大,根囊角逐渐减小,神经根在椎管内的直线投影距离逐渐增长,神经根起始点至椎弓根上、下缘的距离逐渐增长.结论:VRT技术可快速、直观显示下腰椎神经根与对应椎板骨窗之间的空间关系,能为完全内窥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技术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评价椎板间隙成形技术在完全内窥镜(full-endoscopic,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3年8月,我院应用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22~68岁,平均41.4±13.3岁。其中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A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B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影像学参数、围手术期指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参照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平均34.8±4.0个月(25~42个月)。A组患者FE术中均需进行椎板间隙成形技术预处理骨性椎板窗,而B组患者未行椎板间隙成形技术。两组患者术前椎间盘突出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以肩上型椎间盘突出为主(29/38,76.3%),而B组患者以腋下型椎间盘突出最常见(34/52,65.4%)。除A组在手术时间明显大于B组外(分别为73.1±9.7min和55.2±7.5min,P0.05),两组在住院天数、重返工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分别为84.2%和86.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FE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需术中采用椎板间隙成形技术预处理骨性椎板窗而延长手术时间,但仍可以获得与L5/S1节段一致的良好临床疗效,而且并未增加术后神经损伤和腰椎不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紧扣泌尿外科培训细则,结合泌尿外科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针对住院医师六大核心胜任力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泌尿外科住院医师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调查我国东北地区8~10岁城市儿童肺功能,探讨建立肺功能参考值预测方程。方法 2015年7—12月,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三个中心城市(A,B,C市)采用多阶段典型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868名8~10岁健康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_1)、呼气峰值流速(PEF)、25%FVC时的用力呼气流量(V_(25))和75%FVC时的用力呼气流量(V_(75))五项肺功能指标;以各项指标为因变量,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为自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各指标参考值预测方程,利用2014年B市142名儿童的实际调查数据,对建立的方程进行验证,计算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差异度[差异度(%)=(预测值-实测值)/实测值×100%],评价预测模型的适用性。结果各肺功能指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同年龄组中男生各肺功能指标均值整体高于女生。男女生肺功能与年龄(x_1)、身高(x_2)、体重(x_3)均成正相关,男生各指标参考值的预测方程为,FVC=-1.555+0.125 x_1+0.012 x_2+0.011 x_3,FEV_1=-0.922+0.114 x_1+0.008 x_2+0.008 x_3,PEF=-0.687+0.34 x_1+0.014 x_3,V_(25)=1.855+0.008 x_3,V_(75)=-3.243+0.342 x_1+0.019 x_3。女生各指标参考值的预测方程为,FVC=-1.444+0.137 x_1+0.01 x_2+0.011 x_3,FEV_1=-1.169+0.142 x_1+0.007 x_2+0.009 x_3,PEF=-0.981+0.346 x_1+0.012 x_3,V_(25)=0.966+0.101 x_1+0.01 x_3,V_(75)=-1.539+0.383 x_1+0.011 x_3。男生PEF、V_(75),女生FEV_1、PEF、V_(75)预测值和实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度在-7%~4%之间。男生FVC、FEV_1,女生FVC预测值低于实测值(P0.05),差异度在-13%~-8%之间。男女生V_(25)预测值高于实测值(P0.05),差异度在13%~26%之间。结论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的我国东北地区8~10岁城市儿童肺功能参考值预测方程,对男生PEF、V_(75),女生FEV_1、PEF、V_(75)预测效果较好,对男生FVC、FEV_1、V_(25),女生FVC、V_(25)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0.
在高血压病方面,阻抗血流图应用于临床,主要研究①对高血压病进行分类;②评价高血压病的心功能,③探讨药物对高血压病的影响。由于阻抗血流图既是无创的,又能获得良好的重复性,再加上电子计算机对数据的快速处理,故不失为高血压病的辅助诊断手段。1 对高血压病进行分类临床上分类方法较多,如以舒张压水平对高血压病分类,以病因分类等。用阻抗血流图也可对高血压病进行分类。可根据高血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类型分为Ⅲ型。Ⅰ型以心输出量增加为主Ⅱ型以外周阻力增加为主,Ⅲ型输出量及外周阻力都增加。还可根据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及主动脉顺应性三项指标对其分类:CI(每分搏血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