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9篇 |
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6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62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27篇 |
中国医学 | 71篇 |
肿瘤学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风热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针刺开音1号穴结合喉部声门深呼吸运动),每日1次;对照组行西药(0.9%氯化钠注射液20ml,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均为5d。结果:治疗组治疗3d的痊愈率为60.00%,疗程结束的愈显率为90.00%;对照组分别为50.00%、83.33%,2组愈显率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其症状体征积分及嗓音声学参数FPQ、APQ、H/N、MPT值比较,统计学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30例无不良反应,所有病例安全性评价为1级。结论: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风热证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3.
为探索重度梗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理想的治疗方法 ,笔者自 1 996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1 0月 ,对 38例严重进食梗阻而无远地转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 ,经插鼻饲管、支持营养等治疗后给予根治性放射治疗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38例中 ,男 2 5例 ,女 1 3例 ;年龄 39~ 71岁 ,中位年龄 58岁。病理证实全部为鳞癌。病变位于胸上段者5例 ,中段 31例 ,下段 2例。病变长度 <5cm 5例 ,5~ 8cm2 3例 ,>8cm 1 0例。出现梗阻时间为 1~ 1 5个月 ,中位时间3个月。滴水不进 33例 ,时间 1~ 8d ,平均 2 .…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凝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凝酶与西咪替丁。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1%;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凝酶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8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LCAH组)、常规放疗组(CRT组).LCAH组常规放射治疗40Gy后,改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推量治疗,1.5Gy/次,2次/天,5天/周,总剂量至70Gy.CRT组常规放射治疗68~72Gy.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全部疗程.CRT组CR 5.1%,PR53.8%,总有效率(CR PR)为58.9%;LCAH组CR 11.9%,PR 69%,总有效率(CR PR)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反应Ⅲ级放射性食管炎:LCAH组4例,CRT组1例;Ⅲ级肺损伤:LCAH组2例,CRT组1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53.8%(21/39),12.8%(5/39)和76.2%(32/42),19.1%(8/42).1年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该方法的急性毒性反应.远期疗效和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6.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放疗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胸段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的设计。方法 对首程治疗行颈、胸、腹3个野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621例,标记各部位清扫的淋巴结分别送检,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了解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胸上、中、下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2.9%、27.9%和7.9%,上纵隔的分别为31.2%、24.0%和10.1%,中纵隔的分别为14.3%、29.7%和33.7%,下纵隔的分别为1.3%、4.0%和19.1%,腹部的分别为11.7%、25.1%和55.1%。胸部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长度愈长、肿瘤分化越低、肿瘤浸润越深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也愈高(P〈0.05)。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颈段食管旁、锁骨上、上中纵隔转移多见,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上下双向转移和跳跃性转移特点,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腹部、中下纵隔转移多见。建议胸上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上界包括颈段食管旁及锁骨上、下界包括隆突下的淋巴结引流区,胸下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上界至隆突水平、下界包括胃左血管旁的淋巴结引流区,胸中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双盲”鼻出血的临床处理思路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双盲”鼻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局部应用瑞纳凝胶止血气囊鼻腔填塞止血,全身应用止血、抗炎、维生素C等及中医辨证论治.结果 45例患者,治愈44例,治愈率为97.8%.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盲”鼻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8.
咽喉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包括鼻咽、口咽、喉咽和喉等部位,是一种与酸相关性疾病[1]。咽喉反流的部分患者往往表现为类似慢性咽炎、喉炎的症状,临床上统称为反流性咽炎,属中医学喉痹范畴。笔者在前贤的启发下,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反流性咽炎的治疗重在平衡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索李云英教授治疗慢性咽炎的经验。方法:随机抽取李云英教授门诊确诊为慢性咽炎的患者102例,调查慢性咽炎的基本证型、年龄分布及基本用药分布频率。结果:102例患者中男50例,女52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3岁,主要分布在21~40岁;痰火郁结型57例(55.89%),肺阴虚损型36例(35.29%),肝肾阴虚型6例(5.88%),脾肾阳虚型3例(2.94%);出现频率最高的10味中药分别是法半夏、僵蚕、陈皮、黄芩、桔梗、柴胡、猫爪草、浙贝母、玄参、紫菀等。结论:李云英教授认为慢性咽炎以实证为主,痰瘀、虚火、阴虚多交互错杂,阳虚者较少见,治疗时应强调化痰理气。 相似文献
50.
李云英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09,(2)
正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成立于1961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中医耳鼻喉科之一。在经历了40余年的风雨历程,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专科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明显提高,由简陋的小科室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耳鼻咽喉专科,目前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2007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专科,国家教委重点学科。专科的主要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