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72篇
  3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饮食遵医嘱行为的相关和独立危险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饮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2017年6月至2018年10收治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1例患儿发生过敏性紫癜复发命名为发生组,而其余命名为未发生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儿的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陪护人群、饮食结构、家长遵医情况、疾病认知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陪护人群、饮食结构、疾病认知程度为干扰过敏性紫癜患儿遵医行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对于饮食不遵医行为独立危险因素为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陪护人群及饮食结构,因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儿家长文化水平和家庭饮食问题拟定饮食护理干预计划。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国内外慢病随访系统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某医院提出借鉴措施,造福于该院慢病患者。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随访和邮件调研的方式对国内外慢病随访系统的现状进行调研,同时选择了院内已经开展随访的科室及国内较早开展慢病随访系统的医疗机构进行调研。结果:国外针对医疗行业随访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早,例如美国MD.Anderson Cancer Center就有着成熟的病人随访系统。而我国的医疗随访平台起步较晚,而且随访工作开展较好的是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某个科室,鲜有综合性医院具备完善的随访系统。对该院各科室随访系统调研后发现,各科室的随访模式缺乏上级主管的支持,临床资料统计不完整,费时费力,存在抽样偏移,数据不具备权威性。结论:建立院级层面的慢病随访系统和规范的随访平台对于该院非常重要,但是该系统的成熟运用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基于医疗护理信息系统,探讨和研究智能化电子护理看板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7月采用传统非电子护理看板进行交接班的护士为对照组,2019年8月—2020年1月采用智能化电子护理看板进行交接班的护士为观察组。对比安装智能化电子护理看板前后交接班质量及交接班用时。结果使用智能化电子护理看板后,交接班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交接班用时显著缩短(P 0. 05)。结论在神经外科交接班中应用智能化电子护理看板,提高了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升了交接班质量,并缩短了交接班用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吗啡快速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NRS≥4分的60例癌性疼痛患者进行吗啡快速滴定,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参照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吗啡滴定。结果 52例患者完成快速滴定,静脉组25例,口服组27例。两组滴定完成时NRS评分均≤3分,并均较滴定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NRS评分在滴定前、滴定后和滴定前后差均无明显差异(P>0.05);吗啡制剂滴定完成时,口服组与静脉组的疼痛明显缓解,达到65%以上,但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静脉组滴定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口服组(P<0.05);滴定后两组的ZP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口服组更为明显(P<0.05);滴定后两组的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静脉组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吗啡快速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时,口服及静脉滴注均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滴定,而静脉滴定的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以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银杏叶废渣为试材,优化聚戊烯醇和总黄酮的综合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正交试验法,先考察预浸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颗粒过筛对石油醚提取聚戊烯醇效果的影响,再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预浸时间、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银杏叶药渣中聚戊烯醇和总黄酮的综合提取工艺。结果?最佳优化工艺为银杏叶药渣粉碎过3号筛,加入10倍量石油醚预浸0.5h、40℃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提取液合并浓缩至无醚味,得聚戊烯醇提取物。石油醚处理后的银杏叶药渣干燥后,加入20倍量95%乙醇,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0.5h,提取液合并浓缩干燥,得总黄酮提取物。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银杏叶水提后的药渣中聚戊烯醇及总黄酮的提取,为其利用效率提升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WD)的多系统症状特点及其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6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患儿中神经型28例,非神经型37例。神经型平均起病年龄为11.0岁,非神经型为8.1岁(t=3.328,P=0.001)。76.9%的患儿存在2个及以上系统受累,以肝脏、脑最常见,肾脏及血液系统受累不少见(分别为55.4%和33.8%)。存在K-F环、铜蓝蛋白及24 h尿铜三者中,17.2%的患儿其中有2项正常,13.8%的患儿其中有1项正常。神经型患儿K-F环阳性检出率为100.0%,非神经型患儿K-F环阳性检出率57.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81,P<0.001)。K-F环阳性患儿年龄为(11.8±2.7)岁,阴性患儿年龄为(7.6±3.7)岁,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1,P<0.001)。神经型和非神经型患儿24 h尿铜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4,P=0.981)。神经型患儿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构音障碍、震颤、流涎/吞咽/咀嚼困难、姿势异常等。头颅MRI示基底核、白质受累、脑萎缩、脑室增宽等表现在神经型及非神经型WD儿童中均可见到,其中基底核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但丘脑及脑干受累仅见于神经型。在30例头颅MRI异常的患儿中,基底核、脑室增宽、脑萎缩、白质受累最早出现的年龄为8岁,而丘脑和脑干受累最早出现的年龄为12岁。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间越长,则丘脑及脑干越容易受累。结论儿童肝豆状核变性多表现为多系统受累,其临床表现多样。K-F环、铜蓝蛋白及24 h尿铜三者中1项或者2项正常不能除外WD。头颅MRI异常可早于神经系统症状,基底核最常见、最早受累,丘脑及脑干较晚累及,多见于青春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五禽戏中的鸟戏联合简易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将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常规吸入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应用五禽戏的鸟戏及简易呼吸操锻炼。比较2组干预治疗前后BODE指数[体质量指数(BMI)、气流阻塞(FEV1%)、呼吸困难评分、运动能力(6 min步行试验)]及COPD评估量表(CAT)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干预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1),对照组BODE指数中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对呼吸困难评分及6 min步行试验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干预治疗后,观察组BODE指数及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对照组BODE指数也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对BODE指数及CAT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干预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及CD4水平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IgA水平也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对CD3、CD4水平的升高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2组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吸入治疗基础上加五禽戏鸟戏联合简易呼吸操锻炼,可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6 min步行距离、BODE指数和CAT评分,提高CD3、CD4、IgM、IgG水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对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从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12月年间收治的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患儿中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研究,患儿比例设为1: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组间患儿的有效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及家属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方法,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比较自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原研药格华止XR(Glucophage XR,500 mg/片)的体外释放一致性.方法 :使用羟丙甲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缓释材料,先将盐酸二甲双胍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加入润湿剂80%乙醇溶液,制粒,过20目筛,干燥,整粒.再将干燥后的颗粒与羟丙甲纤维素等混匀,加入硬脂酸镁,压制成片.比较制得的盐酸二甲双胍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与默克-雪兰诺公司生产的格华止XR的片剂性质,并分别采用使用pH介质的中国药典桨法和使用生物相关介质的美国药典往复筒法进行体外释放度的检测与比较.结果与结论 :使用羟丙甲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格华止XR的片剂物理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临床确诊肾单位肾痨(NPHP)的10例患儿进行基因分析并总结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为NPHP的患儿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儿,男性6例,女性4例,其中7例有肾病家族史,诊断中位年龄10.5(6,12.25)岁,确诊时9例为慢性肾脏病5期,1例为2期.3例尿蛋白为阳性,均为肾小球源性蛋白尿,余尿常规显示无血尿及蛋白尿.其中1例伴有弱视及膝外翻、手指短粗畸形,余9例患者均不伴肾外症状.肾脏超声示肾脏弥漫性病变及体积缩小8例,合并多发及单发小囊肿者3例.基因检测6例为NPHP1基因纯合性缺失,其余分别为WDR19、TTC21B和INVS基因变异.结论 NPHP遗传异质性高,NPHP1基因缺失最为常见,并且还发现了极罕见的TTC21B和WDR19缺陷以及INVS杂合性变异致病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