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尼西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雪松  郑芳  李志浩  李春雷 《医药导报》2010,29(8):1092-1093
目的考察室温下,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尼西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卡络磺钠与头孢尼西钠配伍后6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 6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下,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尼西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在6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2.
李春雷  朱雪松  李鹏  郑芳  周丹丹 《中国医药》2010,5(11):1012-1013
目的 研究补虚颗粒对失血性贫血小鼠的补血作用. 方法 60只小鼠被完全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生理盐水组、阿胶组以及补虚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尾静脉放血法建立小鼠血虚证模型,观察补虚颗粒对小鼠外周血象、胸腺和脾脏指数的影响. 结果 治疗后正常组小鼠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为(8.0±1.0)×10^12/L、(127.0±15.3)g/L、(62.4±10.0)%、(0.3±0.0)、(0.4±0.1),生理盐水组小鼠给药后分别为(6.9±1.0)×10^12/L、(97.3±10.6)g/L、(54.4±6.3)%、(0.3±0.0)、(0.4±0.1),补虚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给药后的RBC分别为(7.1±1.0)、(8.1±0.7)、(7.9±1.0)×10^12/L,Hb分别为(125.1±9.8)、(129.5±17.1)、(121.2±11.2)g/L,HCT分别为(60.6±9.9)%、(63.3±6.1)%、(59.9±7.2)%,胸腺指数分别为(0.3±0.1)、(0.4±0.1)、(0.3±0.1),脾脏指数分别为(0.5±0.1)、(0.6±0.2)、(0.5±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阿胶组分别为(8.6±0.2)×10^12/L,(129.9±19.9)g/L,(65.8±13.81%)%]、补虚颗粒各个剂量组RBC、Hb、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升高. 结论 补虚颗粒能够改善失血性血虚小鼠的造血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3.
张敬阳  郑芳  朱雪松 《中国医药》2010,6(8):436-438
目的 考察室温[(20±1)℃]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配伍液中奥硝唑与头孢西丁钠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结果 奥硝唑与头孢西丁钠的检测波长分别为318、237 nm;奥硝唑与头孢西丁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奥=0.7444 X奥+3.0667(r=0.9998,n=6)和Y西=0.6549 X西+6.2667(r=0.9996,n=6),结果 表明在奥硝唑50.8~304.8 mg/L、头孢西丁钠101.6~609.6 m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测得奥硝唑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头孢西丁钠峰面积RSD为0.65%;重复性试验测得奥硝唑峰面积RSD为0.84%;头孢西丁钠峰面积RSD为0.92%;稳定性试验测得奥硝唑与头孢西丁钠峰面积RSD分别为0.52%、0.89%.6 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室温条件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4.
朱雪松  黄雪靖  廖婧  郑芳 《医药导报》2009,28(12):1618-1620
(1.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诺氟沙星滴耳液中诺氟沙星、甲硝唑和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方法Kromasil C18 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0.025 mol•L 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至pH至3.0) 注射用水,梯度洗脱。结果诺氟沙星、甲硝唑和丙酸倍氯米松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0~150.0 μg•mL 1(r=0.999 4), 15.1~151.0 μg•mL 1(r=0.999 3)和2.6~ 26.0 μg•mL 1(r=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 99.7%和99.5%;RSD分别为0.80%,0.78%和0.92%(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较高,适合复方诺氟沙星滴耳液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内酯Ⅰ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溶出度第三法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过程.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ZORBAX-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48:5:4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2 nm.结果 药物的体外释放以对数正态分布方程拟合最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白术内酯Ⅰ脂质体体外释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川芎挥发油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挥发油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及处方.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川芎挥发油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结果:最佳工艺处方为:卵磷脂与挥发油的比例为1:1,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3:1,PBS缓冲溶液pH为6.8.结论:经优化得到的川芎挥发油脂质体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Cel)对钛颗粒(Ti)诱导破骨细胞(OC)活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6组:空白组、Ti组、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组、R+Ti组、Cel组和前列腺素E2(PGE2)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0.lg/L Ti和不同浓度Cel(10、50、100、200、500μg/L)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后12、24、48、72 h细胞增殖活性;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成熟OC,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X-2、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TRAP、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和组织蛋白酶K(CPK)基因mRNA含量,Western blot分析COX-2蛋白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GE2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表明Ti和(或)Cel(≤500 μg/L)对RAW264.7细胞增殖能力无影响.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表明COX-2表达峰值出现在RANKL和Ti作用后2h,24 h后COX-2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RANKL和Ti加入后12h,PGE2的含量为3.912±0.231,与Cel预处理组(1.488±0.0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P染色,RANKL组、R+Ti组、Cel后处理组和PGE2组均可见大量紫红色多核细胞;Ti组和Cel预处理组阳性细胞较少,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el≥100 μg/L时,TRAP阳性细胞数量与RANK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Cel组(100 μg/L)RANK、TRAP、NFATcl和CPK基因mRNA含量分别为4.980 ±0.180、3.128±0.143、6.166±0.223和4.922±0.163,与R +Ti组和PGE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先给予选择性COX-2抑制剂Cel能减少PGE2分泌,抑制RANK的表达,阻断Ti诱导的OC活化.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初步诊断依据及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3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22例;年龄61~80岁,平均69.4岁;腰背部疼痛病程3周~10年,平均3.2个月.术前腰椎骨密度T值为-2.69~-6.73,平均-3.17.术前均行脊柱X线片、MRI及CT检查,病变椎体为T7 1例,T92例,T11 5例,T12 13例,L1 9例,L2 5例,L3 3例,L4 1例.均术中抽取病变椎体内组织行病理检查证实为骨坏死.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通过测量术前、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站立位X线片上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及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评估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结果:术前均有腰背痛,坐起、翻身及行走等脊柱承受负荷时疼痛加重,且病程>3周.脊柱X线片上均有椎体压缩改变,25例(64%)骨坏死椎体在X线片可见椎体内裂隙征,31例(79%)骨坏死椎体在CT片上可见椎体内裂隙征,所有骨坏死椎体在MRI片上有界限清晰的信号改变区域.随访13~48个月,平均26.3个月,骨坏死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31.7±11.1)%恢复至术后2d(69.4±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67.2±15.5)%,与术后2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及ODI术前分别为8.2±1.4分和(80.1±8.7)%,术后2d分别为1.8±0.6分和(25.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9±0.5分和(26.1±7.9)%,与术后2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3例术后发生其他椎体骨折.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根据影像学特点并结合临床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9.
朱雪松  郑芳 《医药导报》2005,24(12):1150-1151
目的制备菊花颗粒,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用乙醇通过浸渍法提取菊花中有效成分,减压回收乙醇制得菊花浸膏,与蔗糖粉混匀制得颗粒,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菊花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结果绿原酸平均含量为0.035%,RSD=0.95%。结论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检验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0.
背景:高分子材料对磷酸钙骨水泥力学性能的增强作用已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往往会同时减弱复合材料的注射性能,影响复合材料的临床应用.目的:将丝素蛋白加入磷酸钙骨水泥固相粉末中,观察其对骨水泥抗压强度和注射性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实验,于2007-09/12在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磷酸钙骨水泥购自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丝素蛋白为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自行合成.方法:按5,10,15,20,25,30 g/L的丝素蛋白质量比例,用自制的粉末搅拌器将丝素蛋白粉末和骨水泥固相粉末混合均匀,依次设为6个实验组,以单纯磷酸钙骨水泥为对照组,液固比均为0.4 mL/g.主要观察指标:测定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注射系数,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裂面的微脱结构特征.结果:随着丝素蛋白质量比例增加,磷酸钙骨水泥的抗压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丝素蛋白质量比例为1%-2.5%时,抗压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系数随着丝素蛋白质量比例增加而逐渐下降,当丝素蛋白质量比例为1.5%-3%时,注射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发现,丝素蛋白呈网状,贯穿于磷酸钙水泥晶体间,并将磷酸钙水泥晶体紧密连接.结论:丝素蛋白能在不明显影响注射操作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