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病毒性肝炎74例胆囊声像图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学龄儿童气质类型特点,探讨其与自尊水平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北京城区某学校203名在校8~12岁学生,用儿童气质评估系统中8~12岁儿童气质问卷(MCTQ)及自尊量表(SES)进行气质类型评定及自尊水平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12岁学龄儿童气质类型与儿童父亲的职业相关。儿童的自尊得分也与父亲的职业相关。儿童气质维度中节律性与自尊呈负相关,而反应阈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家庭中父亲的职业对儿童气质特点和自尊水平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肝肾综合征的基础疾病、诱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疾病为肝硬化者占绝大多数,60%的并患者有诱发因素。结论:肝肾综合征预后差,死亡率高,肝移植为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5.
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性危险因素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脑部结构,与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密切相关。弗明翰研究中应用基于年龄和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评分来预测未来10年卒中发生风险,同时发现增高的评分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2年1月某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7例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7例(100%),咳嗽12例(70.6%),贫血13例(76.5%),消瘦11例(64.7%),皮疹10例(58.8%);16例(94.1%)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50cells/μl;所有病例血液中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在沙保罗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菌呈酵母相(37℃)或菌丝相(25℃);使用氟康唑、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治疗,8例治愈,2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以两性霉素B疗效最好,氟康唑疗效差。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当HIV阳性患者出现发热、咳嗽、贫血、消瘦、皮疹,CD4+T淋巴细胞﹤50cells/μl,应高度怀疑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确诊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依赖病原学检查;治疗上建议首选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脂蛋白酶抗体(抗LPL)和抗C1q抗体(抗C1q)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77例SLE患者分为A组(LN组,38例)和B组(非LN组,35例),比较抗dsDNA、抗LPL和抗C1q单项及联合检测与LN的关系。结果在A组患者中抗dsDNA、抗LPL、抗C1q单项和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比较,敏感性有所降低,但特异性明显提高。结论抗dsDNA、抗LPL和抗C1q联合检测能很好的帮助早期诊断LN。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软脂酸和亚油酸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酶蛋白酶-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SD大鼠肝星状细胞,体外给予不同浓度亚油酸或软脂酸(100、200、300、400、500、600μM)和不同比例亚油酸/软脂酸混合物刺激培养,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HSC增殖.结果 400μM、500μM和600 μ M亚油酸刺激细胞的OD值分别为0.577±0.04、0.522±0.04和0.47±0.07,显著低于对照组(0.734±0.04,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100μM到600μM浓度软脂酸刺激细胞的OD值分别0.425±0.01、0.433±0.02、0.432±0.04、0.431±0.05、0.472±0.08和0.462±0.06,显著低于对照组(0.644±0.05,P<0.01),但无剂量依赖性;400μM+400μM、400μM+200μM、200μM+400μM、200μM+200μM、200μM+100μM、100μ M+200μM、100μM+100uM的亚油酸与软脂酸混合物培养细胞的OD值分别为0.957±0.190.983±0.670.959±0.13、1.013±0.07、1.056±0.12、1.065±0.16、1.09±0.12,显著高于对照组(0.622±0.09,P<0.01).结论 单用亚油酸或软脂酸能抑制HSC增殖,但两者合用时则能促进HSC增殖.  相似文献   
59.
颈椎病,壮医称"活邀尹"(壮文:Hoziu in).壮医认为是因为颈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复感风寒,气血凝滞,两路不通,导致颈神经根、椎动脉、颈交感神经甚至颈段脊髓受刺激或损害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壮医经筋疗法治疗颈椎病,首先通过壮医经筋手法触诊患者的筋结点,利用手法解结+火针消结+拔罐散结特色壮医...  相似文献   
60.
资料与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2月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6—40岁,平均27.1岁;病程3—10个月,平均5.2个月。对照组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14—50岁,平均29.1岁;病程4~12个月,平均6.1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