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如果不是2013年上半年因为暴瘦,被棋院众人连蒙带骗带到医院检查,聂卫平或许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直肠癌. “得癌症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挫折,昏招.我得的是直肠癌,虽然现在的医疗条件很好,但是我的病发现得太晚,是第四期,换言之就是没救的那一期.”谈及自己的病症,聂卫平云淡风轻,似乎说的并不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82.
后路钉棒固定治疗创伤不稳定性Ⅱ型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后路椎弓根钉或侧块螺钉-棒复位固定治疗创伤不稳定性Ⅱ型齿状突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对20例创伤不稳定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或侧块螺钉-棒复位固定,椎板或小关节间植骨.结果 患者术后颈部症状完全消失,受损颈髓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未发生并发症.20例均获随访,时间3~55(11±3.1)个月.颈椎复位良好,序列稳定;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块移位;骨折愈合好,植骨渐进融合.结论 创伤不稳定性Ⅱ型齿状突骨折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或侧块螺钉-棒复位固定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杵针和电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33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17例和对照组116例。治疗组采用杵针治疗,穴取腰阳关八阵穴、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环跳、阳陵泉,隔天治疗1次,20 min/次,每周3次,12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穴取腰阳关、十七椎、环跳、阳陵泉,治疗时间和周期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下腰痛评分(JOA评分)。结果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32%,对照组总有效率90.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临床疗效相当。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及1个月后随访时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而各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杵针与电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当,但杵针无创伤、无痛苦、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血制品在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民医院急诊科行VA-ECMO治疗的成人患者共83例。分析死亡组( n=37)和存活组( n=46)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VA-ECMO患者28 d病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计算阈值。 结果::血小板输注量( OR=2.506,95% CI:1.142~5.499, P=0.022)、非心肌炎性疾病( OR=6.881,95% CI:1.615~29.316, P=0.009)为成人VA-ECMO患者28 d病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血小板输注量阈值为0.427 mL/(kg·d),可预测患者ECMO上机28 d病死率,敏感度为78.4%,特异性为69.6%(曲线下面积:0.735)。 结论:血小板输注量的增加与成人VA-ECMO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心肌炎患者行VA-ECMO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5.
朱轶说菜     
朱轶 《东方养生》2008,(1):112-112
家常烹饪,炒字第一。此法快捷,易于掌握。然万千食材,自有其规律,若一视同仁,不求变化,则百菜一味,常令人食欲不振也。 家常炒法,常置镬于火上,顷刻入油一勺,下葱姜蒜爆香,即入洗净材料,来回翻动,中途加盐,待材料俱变色软熟,迅即加味精出锅。此法虽俗,总可保障菜熟,不致出错。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应用指骨外固定器在固定指骨骨折及手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方法 32例指骨骨折均应用指骨外固定器固定,术后2d开始进行手指功能锻炼,术后8个月无需手术取除外固定器.结果术后随访9个月至2年,指骨骨折达骨性愈合时间为10~12周,手指功能恢复优26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应用指骨外固定器固定指骨骨折能达到坚强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手指功能恢复,本组30例手指功能恢复优良.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低浓度氯普鲁卡因下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麻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1.0%氯普鲁卡因组(Ⅱ组)、1.5%氯普鲁卡因组(Ⅲ组),记录诱导时异丙酚用量、术中异氟醚呼气末浓度(ETiso)、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相关的生命体征。结果患者意识消失时Ⅲ组和Ⅱ组异丙酚用量比Ⅰ组明显减少(P<0.01)。ETisoⅡ组、Ⅲ组比Ⅰ组和Ⅲ组比Ⅱ组明显降低(P<0.01或0.05)。术中各个时间点Ⅲ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波动明显比Ⅰ组和Ⅱ组大,并在几个特定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0%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开胸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开胸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8.
朱轶  孙江川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179-1181
随着我国医疗相关法律的相继出台、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增高了。本文结合妇产科的特点,阐述了妇产科教学中医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措施。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后面简称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n=20),按Prince-Henry(PH)评分法评估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两天(2d)其PH评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极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0.
刘苏  朱轶  葛建飞  黄云中  张炜  徐又佳 《骨科》2022,13(6):516-521
目的 探讨AGH分型指导胫骨后Pilon骨折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19例胫骨后Pilon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9.89岁(24~67岁),行走跌倒14例,交通伤4例,重物砸伤1例。所有病人行CT检查,根据CT及AGH分型结果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放射学标准评价踝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同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病人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病人术中平均失血量为64.74 mL,手术时间平均为129.47 min。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79个月(12~24个月)。根据Bruwell-Charnley评价标准评估术后踝关节面复位质量:优13例,可6例。术后1年AOFAS评分平均为85.95分,VAS评分平均为1.11分。结论 胫骨后Pilon骨折根据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多样,结合CT及AGH分型指导胫骨后Pilon骨折分型及个体化治疗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