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4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一代宗师、鸿儒大师裘沛然先生仙逝瞬已一周年,回忆往事,犹历历在目,兹就愚与先生之交往,略陈一二,藉资缅怀其硕学盛德。  相似文献   
72.
“痹疾”是风湿类疾病之总称,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痛风、骨质增生及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其共同特征均以关节疼痛、肿胀、拘挛僵直为主证;其病因、病机均以风、寒、湿、热之邪外袭,气、血、痰、瘀内阻,导致经脉闭阻,凝涩不通,气血壅滞,痰瘀胶结,深入经隧骨骱,如油入面,难以化解,以致病情反复缠绵,施治颇感棘手,绝非一般祛风、散寒、燥湿、清热、通络、止痛之品所能奏效。且久痛多虚,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必及肾,故在治疗上需于常规辨治基础上,参用益肾培本,  相似文献   
73.
来函摘登     
《新中医》编辑同志: 阅贵刊第35卷第7期第39页“蜈蚣带头足用致中毒性肝炎1例报告”一文,作者谓服用单方(蜈蚣大者20条,蕲蛇10g,全蝎lg,研末分7次服,每天1次),5天后出现目黄、溲黄、腹胀、厌食、肤痒、肝大、肝功能异常,诊为中毒性肝炎,认为是生用带头足之蜈蚣,且用量过大,是引起中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我以为引起中毒,不是带头足的问题,而是用量太大,且系散剂,因为所有  相似文献   
74.
刘寄奴味苦性温,入心脾二经,为活血祛瘀之良药。凡经闭不通,产后瘀阻作痛,跌仆创伤等症,投之咸宜。而外伤后血尿腹胀,用之尤有捷效。《本草从新》载其能“除癥下胀”。所谓“下胀”者,因其味苦能泄,性温能行也。而“除癥”之说,殊堪玩味,经验证明。此物对“血癥”、“食癥”等症均可应用。所谓“血症”,盖因将息失宜,脏腑气虚,风冷内乘,血气相搏,日久坚结不移者也。在妇女则经水不通,形体日渐赢瘦,可予四物汤加刘寄奴、牛膝、红花、山楂之属。引  相似文献   
75.
(二)守宫壁虎科蹼趾壁虎(Gekko ChinensisGroy),或同属它科壁虎的干燥体,亦名守宫、天龙;广东地区又称其为“盐蛇”。江、浙、皖等省均有产。味咸,性寒,有小毒。入心、肝二经。守宫功于祛风定惊,解毒消坚,通络起废;对于瘰疬结核、历节风痛,中风瘫痪、风痉惊痫、小儿疳痢,尤有著效。因其以蜘蛛蝎虿为食饵,故解毒治风之力殊强;且入血分,善于攻散气血之凝结,治恶疽肿瘤,更为应手。并有排脓生肌,促进组织生长的  相似文献   
76.
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说:“21世纪医学的主宰者,是中医中药。”但是令人忧虑的是中医人才的断层,当前必须加强中医素质的提高,大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名医,就此淡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77.
慢性支气管炎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树森主任军医 (解放军301医院):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多发病,属于中医的“咳嗽”、“痰饮”、“咳喘”范畴。本病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我的治疗经验是急则治标,缓则治  相似文献   
78.
《问斋医案》乃蒋宝素先生所著。先生为清乾隆、同治间名医,早年承其父椿田公家学,后文师事同里王九峰先生,尽得其传,医道大行。毕生好学不倦,博闻强识,采撷诸家,折衷至当,而又能自出新意,颇多创见。除攻医外,兼习经史子集,以广见闻。著述宏富,主要有《医略》八十一卷(先刻十三篇)、《问斋医案》五卷、《儒林正记》二十四卷等。  相似文献   
79.
永久的回忆     
朱良春 《江苏中医药》2006,27(10):47-48
欣逢《江苏中医药》杂志创刊五十华诞,回顾既往,艰扣曲折;还看今朝,灿烂辉煌,令人欣慰靡已。兹简述愚与《江苏中医药》之情缘一二,聊志纪念。  相似文献   
80.
葎草的妙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葎草味甘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并可退虚热。除内服外,煎水外洗可治皮肤湿疹,鲜草捣敷可疗蛇虫咬伤,焙干研末外掺可医湿疹破溃,诚为价廉易得之良药。朱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扩大了葎草的应用范围,兹举数端,约述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