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8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目的调查分析江苏省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及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泰兴、张家港和丹阳的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81.41%(40 370/49 588);58.4%(841/1 439)的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当同事或朋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时,表示会对其更加关心,并注意自我保护的医务人员占78.8%(1 132/1 436);36.1%(519/1 439)的医务人员面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时会感到恐惧;83.9%(1 207/1 439)的医务人员不拒绝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提供治疗;仅58.3%(839/1 439)的医务人员将所有诊疗病人的血液或体液当作艾滋病潜在传染源来防护;职业暴露后进行局部处理、预防性用药者分别占87.9%(1 262/1 435)、50.2%(721/1 4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职称、工作科室和接受培训情况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影响;性别、年龄、三级网络、工作科室及自觉有感染HIV危险对医务人员面对艾滋病恐惧心理有影响;培训、曾经诊断艾滋病和工作科室对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行为有影响。结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仍然存在恐惧心理,职业暴露相关防护行为正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302.
目的明确2002~2005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备配置变化情况。方法全国系统抽样调查省市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各类设备配置与否,通过设备种类数和设备种类达标比例两个指标计算设备配置程度。结果2005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设备省级平均有84种,市级有37种,县级有21种。相对于2002年,分别增加了22·6%、27·4%、38·1%。2005年,A、B、C三类设备中,C类设备配置增长最快,省级、市级、县级分别增长为52·1%、44·3%、38·8%。  相似文献   
303.
银杏叶对关木通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关木通对肾功能和肾组织的损伤作用和机制以及银杏叶对关木通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把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用关木通水煎液6 g•kg 1•d 1分别给6只大鼠灌胃,qd.实验组用关木通水煎液6 g•kg 1•d 1和银杏叶15 mg•kg 1•d 1分别给6只大鼠灌胃,qd.正常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每次2 mL给大鼠灌胃,qd,连续给药.观察用药后不同时相大鼠的肾功能、肾脏的病理以及血管活性物质等变化.结果:对照组的肾功能损伤、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血栓素B2、6 酮 前列腺素F1a、内皮素(ET)变化均明显;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为关木通大鼠肾损伤的细胞毒学说和肾缺血学说并存提供了实验依据,且提示血管活性物质血栓素A2 (TXA2)、前列环素(PGI2)、ET参与了全过程并起到了重要作用;银杏叶对关木通引起的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04.
我院自1983年至1996年出现急危病人在手术室内发生心脏骤停(简称CA)15例,复苏成功10例,成功率达66.7%,现报道如下。116床资料1.l一般资料复苏病例10例(尼附表),ASA分级均系IVE级,其中休克6例,SBP(8.17士4.31)kPa;昏迷4例;血或气胸3例;ECG示心肌缺血2例,WPW综合征1例。2例分别发生于入手术室和麻醉诱导期,其余均发生于术中,CAatlNI~4min,经心肺复苏,l~Zmin内心脏复跳8例,5~smin内复跳2例。复苏成功后均完成手术。手术室内苏醒(2~24h)7例,其中1例回病房死于ARDS;病房苏醒(6~27d)3例,均系脑…  相似文献   
305.
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杰  于杰  朱立国  孙树椿 《中国骨伤》2006,19(11):691-691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clopathy,CSM)是颈椎病各型中病情较重的一型,是手术治疗的主要范围,多作为手法治疗的禁忌证。2001年1月-2004年5月对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5例进行系统观察研究,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30~65岁  相似文献   
306.
谈中药调剂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调剂工作涉及专业知识面广,操作要求亦较为严格,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它是确保临床正确使用中药,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环节,调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然而中药兑方配药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不少易被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07.
目的 了解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BeAg阴转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推进慢性HBV感染者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对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队列开展定期随访。通过Cox回归分析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阴转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HBeAg转归者HBV DNA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2年721例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平均年龄45.2岁±14.2岁)随访到2014年时393例发生HBeAg阴转,观察1 058人年,HBeAg阴转率为37.2/100人年。有抗病毒治疗史的感染者HBeAg阴转率为32.4/100人年。年长者的HBeAg阴转率较高,从<20岁年龄组的7.0/100人年上升到≥60岁年龄组的62.0/100人年。HBV DNA<2 000 IU/ml的感染者HBeAg阴转率为75.8/100人年,高于≥200 000 IU/ml者的阴转率(16.1/100人年)。通过Cox多元回归分析,相对于HBV DNA<2 000 IU/ml者,HBV DNA≥200 000 IU/ml的感染者HBeAg阴转可能性降低(HR=0.18,95%CI:0.13~0.23,P<0.001)。HBeAg阴转组的HBV DNA较HBeAg持续阳性组下降更快(P<0.001)。结论 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阴转率与年龄和HBV病毒载量有关,对不同特征的HBeAg阳性感染者应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0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共病特征及该类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OP共病患者的共防、共治并提高全生命周期生活质量提供决策参考。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10个社区收集居民临床信息、生物样本并进行骨密度检测。借助Charlson共病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对该人群共病情况进行量化,按性别、年龄等因素分组,探讨CCI组间差异。结合患者临床信息,对比分析共病(CCI≠0)与非共病(CCI=0)人群的差异特征。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OP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521例OP患者中,121例患者无合并症,合并1、2、3、4种合并症的患者分别有153、106、65、30例,5种及以上合并症患者46例。高血压病为OP患者最常见共病,占比21.60%;其次为高脂血症,占比13.51%。最常见的两病组合为高血压病加高脂血症(64例,12.28%)。通过CCI不同年龄段组间差异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越大CCI越高,组间...  相似文献   
309.
目的 :评价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方法 :应用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对10位临床应用旋提手法至少5年且熟练掌握手法操作要领的医师进行操作考核,对考核过程中的6项核心指标(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提扳时间、旋转幅度和俯仰幅度)进行数据采集,比较10位医师5次操作(G1、G2、G3、G4、G5)中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差异,并对每位医师5次操作各项指标的合格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该机器人的稳定性。结果:10位医师在G1、G2操作中存在不合格指标,以提扳力、最大作用力、旋转幅度为著,经χ~2检验,P值分别为0.074、0.264、0.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3次操作开始未再出现不合格指标。对10位操作者的5次操作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提扳力方面,G4、G5与G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6);最大作用力方面,G4、G5与G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12);其余各项指标两两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作为考核工具能稳定有效地评价术者施行旋提手法操作的优劣,可以将旋提手法的核心指标进行客观量化,有望建立新的手法教学和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310.
[目的]评估奇正消痛贴膏及新型奇正消痛贴膏每日应用8 h、24 h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同时收集相关安全性数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膝骨关节炎患者455名,根据奇正消痛贴膏原型/新型以及每次使用时间8 h/24 h两个因素,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原型短时间组:接受原型奇正消痛贴膏外敷患处,每日1贴,每次贴敷8 h;新型短时间组:接受新型奇正消痛贴膏外敷患处,每日1贴,每次贴敷8 h;原型长时间组:接受原型奇正消痛贴膏外敷患处,每日1贴,每次贴敷24 h;新型长时间组:接受新型奇正消痛贴膏外敷患处每日1贴,每次贴敷24 h。疗程为2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周,分别评价患者的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WOMAC)量表评分、膝骨关节炎指征等级表评分,同时检测相关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在治疗后及治疗结束1周后随访时,4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WOMAC量表评分及膝骨关节炎指征等级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随访结果与治疗后结果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显示,4组在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方面,4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短时间8 h组相比长时间24 h组有更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良事件多为轻度瘙痒、烧灼感等,停药后可消失,整个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新型/原型奇正消痛贴膏应用8 h或者24 h,2周疗程,可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且每日8 h的贴敷时间,在不降低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同时有助于减少长时间外敷引起的不良反应。而新型奇正消痛贴膏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与原型奇正消痛贴膏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