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时3种不同髋臼假体位置与髋臼假体初始稳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网格划分器,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CT扫描数据中,建立高度仿真的个性化髋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在真臼位置安放髋臼假体的解剖位重建、将髋臼内壁打磨穿透内移的中心化重建、和在真性髋臼上方假臼高位重建3种常见的临床手术方案,模拟不同臼杯假体位置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稳定的影响。结果髋臼假体在真臼位置安放的解剖重建,出现应力集中和大剪切应力的可能性最小,穿透内移安放的模拟应力分布略高于真臼重建,而在假体上移高位安放的模拟则出现预测应力大幅增加。结论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尽可能在真臼位置重建和安放臼杯假体,以达到最优的应力分布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2.
外固定器(Extemal fixation)是一种运用便捷、简单、创伤小的骨科外固定治疗技术,具有最大限度的保护骨膜和软组织的血运、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优点;可同时作肢体延长,可以提供轴向加压和一定的抗旋转应力作用;便于处理合并伤及术后护理等;适用于不宜作内固定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复杂骨折,尤其对于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的四肢骨折,暂时紧急处理等情况,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23.
孟氏骨折脱位系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向前脱位的一种联合损伤。本文将本院自1989至2001年间,收治孟氏骨折脱位有完整资料并得到随访的24例进行分析。就有关漏诊、误诊(以下统称漏诊)的教训和各种并发症治疗中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8例。最小3岁,最大50岁,其中13岁以下11例。损伤情况:左侧16例,右侧8例。交通事故6例,机器绞轧伤4例,体育伤4例,生活伤(跌伤、坠床等)10例。开放性损伤7例,陈旧性损伤8例。骨折类型:按Bado氏4型分类法:I型(伸直型)14例;II型(屈曲型)2例;III型(内收型)5例;IV型(特殊型…  相似文献   
24.
朱杭  乐军 《浙江临床医学》2005,7(5):478-478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对于桡骨远端移位不明显的关节内和关节外骨折,以及短缩不明显的稳定型嵌插骨折,可通过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但对部分关节内骨折(AO-B型)或完全关节内骨折(AO-C型),单纯用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进而造成桡腕及桡尺关节骨性关节炎.作者在2001年1月至204年2月采用AO斜T形支撑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2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笔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采用张力带法治疗锁骨外1/3骨折2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加压滑动鹅头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10月~2000年10月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的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43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钢板螺钉断裂,无加压螺钉穿透股骨头,患髋功能优良率88.4%.结论:加压滑动鹅头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能早期起床活动,作者认为是首选内固定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8年2月,采用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0例21髋,均为女性.年龄36 ~58岁,中位数42岁.单侧19例19髋,双侧1例2髋.Trendelenburg征均为阳性.术前均行双侧髋关节正侧位X线及CT检查,确诊为Crow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髋关节疼痛、行走困难,均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术前Harris评分25~60分,中位数45分.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肢体短缩纠正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年,中位数4年.3例3髋术中发生骨折,其中2例2髋股骨小转子轻微骨折,行钢丝环扎固定后股骨假体稳定,骨折愈合良好;1例1髋股骨大转子不全骨折,行钢丝“8”字固定后股骨假体稳定,骨折愈合良好.l例出现坐骨神经刺激症状,1例出现股神经刺激症状,均于术后1个月自行恢复正常.均无感染、髋关节再脱位、假体松动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肢体短缩均得到满意纠正,基本达到肢体等长或短缩小于2 cm.患者无跛行或仅有轻度跛行.术后Harris评分79 ~96分,中位数85分.髋臼杯外展36°~60°,中位数41°.重建的髋关节旋转中心向内移位0~5 mm,中位数3 mm;向上移位0~5 mm,中位数2 mm.结论:采用非股骨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能基本恢复肢体长度,纠正肢体短缩,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全髋关节置换术肢体不等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引起肢体不等长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术前X线片测量股骨头运动中心至小粗隆的距离及股骨颈截骨高度的方法指导术中对患肢长度的控制。结果 对 4 2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术前测量患肢短缩 - 8 2± 6 5mm ,术后为 - 4 2± 3 5mm ,其中术后肢体等长或长度差异在 5mm以内的为 31例 (73 8% ) ,结果令人满意。结论 全髋置换术后肢体长度的恢复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能为追求关节的稳定而忽视肢体长度。采用术前X线片测量股骨头运动中心至小粗隆的距离及股骨颈截骨高度来指导术中控制患肢长度的方法较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9.
成羿  朱杭  黄海 《中国骨伤》2001,14(4):209-211
目的:探讨雄性大鼠去睾后骨丢失的组织学机理,为临床的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10月龄雄性大鼠,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去睾病理组,每组各15只,饲养12周后处死取腰1-2脊椎,作不脱钙骨切片,测定骨形态计量学各骨量参数和表面参数,两组参数作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结果:去睾病理组骨量参数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表面参数显示:成骨参数减少,破骨参数增加,骨转换加快(P<0.05),结论:重建负平衡和骨高转换是导致去睾后骨丢失参数减少,破骨参数增加,骨转换加快(P<0.05),结论:重建负平衡和骨高转换是导致去睾后骨丢失的组织学机理,临床治疗老年骨性骨质疏松症应联合应用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和降低骨转换药物。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