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是指由工作原因或工作为主要原因引起的肌肉骨骼疾患,其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对于指导职业病防治,维护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各国纳入职业病名单的WMSDs种类及数量差别较大,对特定致病因素规定不一致。我们通过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WMSDs名单及特点,使用...  相似文献   
62.
正我国的职业病统计报告工作始于1956年国务院颁发的《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1997年实行职业病和农药中毒病例个案报告,启用《全国劳动卫生职业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国家和省级职业病例个案数据库,采用单机版结合电子邮件传输报告。2006年原卫生部将职业病及其影响因素纳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启用了职业病网络直报[1,2]。目前报告的病种范围涵盖《职业病分类和目录》10  相似文献   
63.
以《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焦磷酸法为基础对三种不同游离SiO2含量的粉尘(用1、2、3号表示)进行测定,溶解时间为10 min、15 min、20 min,过滤过程采用四种不同来源的慢速定量滤纸进行比对,灰化过程分别采用两种型号马弗炉(用Ⅰ、Ⅱ号表示),灰化时间为30 min、45 min、60min。不同溶解时间测定1号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解时间测定的2、3号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溶解时间10min测定的游离SiO2结果明显高于溶解时间≥15 min的测定结果 (均P0.05)。采用四种来源的慢速定量滤纸过滤测定1、2、3号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号马弗炉30 min的灰化时间测定三种粉尘游离SiO2含量结果均高于标准参考值(P0.05),Ⅱ号马弗炉不同灰化时间(30 min、45 min、60 min)测定三种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时,溶解时间应不低于标准要求的15min,实验过程中应加强对滤纸过滤效果和马弗炉灰化温度的质控,必要时应适当延长灰化时间。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耐火陶瓷纤维对作业工人肺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从事耐火陶瓷纤维生产和加工的77名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80名不接触耐火陶瓷纤维和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的工人作为对照组。接触组分别按纤维计数浓度≤0.5 f/ml、0.5 f/ml,按总粉尘质量浓度≤5 mg/m~3、5 mg/m~3各分为低、高两个接触水平;按纤维计数浓度分组,低接触组62人、高接触组15人;按总粉尘质量浓度分组,低接触组47人、高接触组30人。测定研究对象肺小气道通气功能,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V_(50))和用力呼气75%肺活量呼气流速(V_(25)),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表示。应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接触特征、接触时间对作业工人肺小气道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作业工人V_(50)%、V_(25)%和MMEF%水平随纤维计数浓度接触水平的增高而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_(25)%、MMEF%异常的检出率随纤维接触水平升高而增加,并呈线性趋势关系(P趋势0.05)。总粉尘高接触组V_(50)%、V_(25)%和MMEF%水平明显低于总粉尘低接触组和对照组(P0.05),V_(50)%、V_(25)%和MMEF%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总粉尘低接触组和对照组(P0.05)。小气道功能障碍在总粉尘高接触组的检出率为33.3%,高于对照组(10.0%)和总粉尘低接触组(8.5%)(P0.05)。工人肺小气道功能障碍与其总粉尘接触水平有关(OR=2.115,P0.05),与接触纤维计数浓度、工龄和吸烟状态无关(P0.05)。结论接触耐火陶瓷纤维可以导致作业工人肺小气道功能降低,总粉尘接触浓度较高的作业环境可以显著增加作业工人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日光温室作业生产方式农药使用特点、不同作物使用农药偏好,以及影响农药使用种类和数量的因素,为开展日光温室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和保障作物质量安全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分别选择西北某地区日光温室和非日光温室作业人员 723、27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形式调查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及阿维菌素、多菌灵、百菌清等10种农药使用信息,分析不同生产方式和作物类型的农药使用种类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 温室组和非温室组10种农药使用人群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室组杀虫剂和杀菌剂使用率高于非温室组,除草剂使用率低于非温室组。种植辣椒、西红柿、黄瓜、茄子者杀虫剂和杀菌剂使用率较高,种植谷物者除草剂使用率较高。拥有1、2和≥3个温室者使用农药的种类分别为(6.31±2.41)、(6.97±2.04)和(7.44±2.02)种,任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间使用农药种类数线性趋势显著(P<0.05)。男性、文化程度低、温室作业年限长、温室≥3 个、种植辣椒和茄子等因素与温室组人员使用农药种类增加有关(P<0.05)。 结论 日光温室作业使用农药种类多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应加强对日光温室生产行业农药使用监管及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特别应加强对机体神经、呼吸系统危害的健康监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