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识别、分析冷轧薄板生产线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初步探讨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部位,为该类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氨、盐酸等,对205个工作场所噪声和13个工作岗位的LAeq,8h噪声进行了检测,超标率分别为25.37%和61.5%;除工作场所氨的短时间接触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应重点控制噪声、氨、盐酸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依法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以确保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重点职业病监测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为持续开展监测工作和改进监测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病种和模式,监测点设置,监测的范围、内容、方法、目标和功能等关键项目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重点职业病监测现为"7+3"模式,即各辖区在监测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的煤尘(煤矽尘)、矽尘、石棉、苯、铅、噪声、布鲁氏菌等7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煤工尘肺、矽肺、石棉肺及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苯中毒及苯所致白血病、铅中毒、噪声聋及布鲁氏菌病等10种职业病的同时,当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选3种其他职业病开展监测。监测点由县级行政区调整为市级行政区,监测工作覆盖所辖的所有县级行政区,新监测模式以加强能力建设为主要目的。2015年全国重点职业病监测地市级开展率为95%、区县覆盖率为81%。结果显示,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用人单位有31%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率约64%,接触7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工人在岗期间关键指标异常检出率1.79%~14.04%。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信息化水平低、数据处理技术落后、多种来源数据无法关联和贯通、部分收集的数据质量欠佳、自选监测病种分散等问题。结论应合理界定本工作与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报告等的关系,厘清基于重点职业病监测收集的"防、治、保"数据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思路,提高数据质量,加快大数据的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处理技术,进一步发挥监测和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33.
报告1例巨大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患者男,因头皮结节、斑块28年就诊,病理检查示:真皮浅中下层密集或散在分布团块状深蓝色钙盐沉积,周围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管周少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诊断为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  相似文献   
34.
枳实消痞丸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俊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0):423-423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为临床常见的症候群之一,笔者用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并与普瑞博斯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NUD患者为1996年2月至1998年2月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诉的门诊患者,均经B超、胃镜、钡透等实验室检查除外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糜烂、肿瘤及全身器质性疾病,症状持续4周以上者。56例NUD患者随机分为枳实消痞丸组及普瑞博斯组。枳实消痞丸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0~60岁,平均40.5岁;普瑞博斯组26例,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21~56岁,平均41.3岁。1.2 观察方法:对患者治疗前…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耐火陶瓷纤维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从事耐火陶瓷纤维生产和加工的265名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273名仅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为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0)、一秒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 1.0/FVC),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FEV1.0%、FEV1.0/FVC%)表示.接触组分别按纤维计数浓度<0.1、0.1~0.5、>0.5 f/mL,按总粉尘质量浓度<1、1~5、>5 mg/m3分为低、中、高水平.低纤维低总尘亚组81人、中纤维中总尘亚组123人、中纤维高总尘亚组30人、高纤维高总尘亚组31人. [结果]接触组作业工人FVC%、FEV1.0%和FEV 1.0/FVC%的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纤维高总尘亚组作业工人FVC%和FEV1.0%的下降较其他3个亚组更为明显(P<0.05),不同接触工龄亚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限制性、阻塞性和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为58.9%、4.5%和3.8%,与对照组的检出率10.9%、5.1%和4.0%比较,仅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与纤维计数浓度、接触工龄具有关联性(P<0.05),与总粉尘质量浓度、是否吸烟无关联性(P>0.05). [结论]接触耐火陶瓷纤维可导致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的肺通气功能损害,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与纤维累计接触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纤维计数浓度的关联性优于总粉尘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36.
人造矿物纤维(man-made mineral fibres,MMMFs)又称为合成玻璃纤维(synthetic vitreous fibers,SVFs)、人造玻璃质纤维(man-made vitreous fibres,MMVFs),是一组无机类、非晶体结构的纤维状硅酸盐物质的统称[1],在形态、性能和用途等方面与石棉较为相似,已作为石棉代用品大量用于工业、建筑、交通运输以及农业等领域,主要用于保温、隔热、吸声、防火等.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PCS)将其分为4类:绝热棉(包括玻璃棉、岩棉和矿渣棉)、长丝玻璃纤维、耐火陶瓷纤维和特殊用途纤维[2];国际劳工组织(ILO)也将玻璃棉、岩棉和矿渣棉合称为绝热棉[3].绝热棉在我国生产量大、用途广泛,是石棉的主要代用品.研究表明,玻璃棉、岩棉和矿渣棉具有机械刺激作用和一定的致纤维化作用[4].为此很多国家(地区)和组织都制定了其职业接触限值.我们主要就国内外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接触限值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和调整与我国经济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玻璃棉、岩棉和矿渣棉的职业接触限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杀虫剂和除草剂使用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1月,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公开数据库,选取2011至2014年脂代谢报告,选择20~65岁有人口学信息、农药使用情况和4种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调查北京市棚室种植作业人员常见的健康异常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区棚室种植作业人员163人作为职业暴露组,同时选取同村不从事蔬菜棚室种植作业的本地居民116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一对一问询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职业接触状况、个人生活习惯、各系统健康状况的调查;以拥有的温室数量和从业时间的乘积作为累计暴露水平,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饮酒、累计暴露水平等因素对健康异常状况的影响。结果 棚室种植作业组骨骼肌肉系统健康异常状况检出率为50.9%,高于对照组的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呼吸系统、皮肤、眼、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健康异常状况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累计高暴露水平是棚室种植作业人员骨骼肌肉系统健康异常的危险因素(OR=3.232,95%CI:1.683~6.205,P <0.01)。结论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是棚室种植作业人群高发的工作相关疾病,棚室数量越多,种植时间越长,骨骼肌肉系统健康受损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1990—2017年中国人群石棉肺的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2017年(GBD 2017)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1990—2017年中国人群石棉肺的疾病负担状况并与全球人群进行比较。按年份、年龄、性别分析中国人群石棉肺的发病数、死亡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同时采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年龄结构作为标准人口计算中国和全球人群石棉肺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标化YLL率、标化YLD率。计算2017年与1990年的变化幅度,分析疾病负担指标的变化。结果 2017年中国人群因石棉肺造成的DALY为9 984人年,占中国人群因尘肺病造成DALY(247 619人年)的4. 03%,占中国总DALY (371 485 307人年)的0. 0027%,在293种疾病中排名第262位,较1990年(269位)上升了7位;占全球人群因石棉肺造成DALY (69 074人年)的14. 45%,在19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位。2017年中国人群石棉肺的发病数、死亡数、DALY分别为1 942例、285例、9 984人年,较1990年分别增长85. 5%、46. 9%、26. 2%,增幅均低于全球水平; 2017年的标化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分别为0. 100/10万、0. 016/10万、0. 524/10万,分别较1990年下降6. 8%、33. 5%、34. 3%,降幅均高于全球水平。中国人群石棉肺的发病数、死亡数、≥40岁DALY进入高发状态,分别为1 839例(占94. 7%)、269例(占94. 5%)、8 919人年(占89. 3%); 2017年发病年龄和死亡年龄的中位数分别为63. 6岁、70. 1岁,较1990年分别延长9. 4岁、6. 4岁。结论石棉肺对中国人群引起的疾病负担相对较轻,但占全球人群石棉肺疾病负担较大比重,应综合考虑过去我国石棉生产和使用量大、石棉肺潜伏期长等特征,持续关注石棉肺等相关疾病的健康风险和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日光温室作业人员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3(MMP-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分布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西北某地区蔬菜种植人员861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温室作业(温室组)566人、非温室作业(非温室组)295人,检查骨关节炎(OA)患病情况。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MMP-3、VEGF浓度。分析温室作业及其他多种因素对血清MMP-3、VEGF浓度的影响。结果 温室组OA患病率为29.86%,显著高于非温室组(7.80%)。温室组血清MMP-3浓度高于非温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浓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室组MMP-3浓度[M(P25,P75)]为15.32(10.20,23.52)ng/ml,>50岁组MMP-3水平显著高于≤50岁组(P<0.05),吸烟、饮酒者MMP-3浓度明显高于非吸烟、非饮酒者(P<0.05);不同从业时间组间血清MMP-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工龄增长而升高(r=0.105,P<0.05)。温室组血清VEGF浓度[M(P25,P75)]为279.24(201.15,418.30)pg/ml,吸烟、饮酒者明显高于非吸烟、非饮酒者(P<0.05)。非温室组血清MMP-3、VEGF浓度[M(P25,P75)]分别为12.70(9.33,21.35)ng/ml和266.54(168.78,400.57)pg/ml。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高暴露水平的温室作业、性别和饮酒是影响血清MMP-3水平的因素,中、高暴露水平的温室作业以及体重指数(BMI)对血清VEGF水平有影响。结论 日光温室作业人员OA患病率显著升高。温室作业累计暴露水平、饮酒、BMI是影响血清MMP-3和VEGF水平的因素,提示MMP-3和VEGF可能作为日光温室作业人员骨关节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