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牛大力茎段组织培养污染率控制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行牛大力茎段组织培养污染率控制方法研究。[方法]采用对比法,优化出最佳方案。[结果]在牛大力茎段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表面消毒采用0.1%的升汞溶液(加入1滴吐温-80)灭菌5min后,用50mg/L的头孢唑林钠浸泡10s,用无菌水冲洗5~6次,接种到添加10mg/L头孢唑林钠的MS培养基中培养,污染率能控制在20%;外植体采集季节宜在3月、10月,采摘时间在晴天14∶30较好,此时污染率相对最低。[结论]该方法具有可行性,采用该法获得了无菌材料,并从牛大力茎段中诱导出新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考察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强心苷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寄生在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与其寄主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强心苷含量.结果 夹竹桃寄主的桑寄生枝的强心苷含量为0.33mg/g,叶的强心苷含量为0.98mg/g,分别是寄主枝、叶强心苷含量的4.3%和15.6%;黄花夹竹桃寄主的桑寄生枝的强心苷含量为0.27mg/g,叶的强心苷含量为0.84mg/g,分别是寄主枝、叶强心苷含量的11.5%和84.0%.结论 寄生植物会以不同量的形式累积其寄主植物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23.
GC-MS分析来自不同药性寄主的桑寄生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来自寒热药性不同的寄主药材柳枝、桂枝,及寄生其上的桑寄生的挥发性成分,探讨不同药性寄主对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桑寄生及寄主桂枝、柳枝的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对样品的总离子流图进行比较。结果:柳树桑寄生识别鉴定挥发性成分68个,相对含量最高的2种挥发性成分分别为反式-橙花叔醇和芳樟醇,柳树桑寄生与其寄主柳枝共有的特征性成分为15个(桑寄生的相对总含量为7.520%);肉桂桑寄生识别鉴定挥发性成分52个,相对含量最高的两个挥发性成分分别为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和8-庚癸烯,肉桂桑寄生与其寄主桂枝共有的特征性成分为9个(桑寄生的相对总含量为4.878%)。结论:不同寒、热药性寄主桑寄生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含量不同,寄主会通过寄主和桑寄生之间的特殊寄生关系,将寄主的特征性挥发性成分由寄主向桑寄生转运。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中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双波长切换法测定来源于不同寄主植物桑寄生样品中广寄生苷、槲皮苷和槲皮素含量,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方法制备.色谱条件:Ultimate 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甲醇(B)-0.1%磷酸溶液(C),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双波长切换检测.结果 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92~1.9840(r=0.9999)、0.2254~4.4580(r=0.9999)和0.1258~2.5160μg(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98.39%、97.08%和98.15%.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药材茎枝中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含量分别为0.0000~0.0398、0.3977~0.7639和0.0068~0.0231 mg/g,叶中为0.0167~0.1704、1.8626~11.0041和0.0185~0.1841 mg/g.结论 该法准确度高、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桑寄生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广寄生种子结构与种子萌发过程及其影响萌发的因素。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广寄生种子萌发过程和智能人工气候箱培养观察广寄生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广寄生种子由种皮、胚与胚乳构成,胚由胚芽与“类胚根”构成,其中“类胚根”为分化形成种子初生吸器的器官;②种子不具休眠期,可以独立萌发。萌发时首先见“类胚根”从种孔“露头”膨大并逐渐分化形成初生吸器,同时芽也从种孔长出;③广寄生种子含水量为50%,种子对干燥脱水敏感,当含水量下降到25%时种子的萌发率为0;④广寄生种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0~30℃,低于10℃和高于40℃萌发率为0;⑤种子无论有无光照均能独立萌发,在有光照条件下分化形成的初生吸器通常为一个,并呈现避光性分化;在无光照条件下种子则能分化形成多个吸器;⑥在有寄主情况下,种子的初生吸器分化形成朝向寄主;⑦种子不耐储藏,寿命短暂。结论:广寄生种子不具休眠期,种子一经成熟即可萌发生长,属于顽拗型种子类型,种子由种皮、胚与胚乳构成,成熟的胚由胚芽与“类胚根”器官构成,初生吸器在种子萌发时在“类胚根”基础上逐渐分化形成。  相似文献   
26.
中国桑寄生科Loranthaceae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从本草学、分类学以及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地理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与临床应用和目前的使用状况等进行综述,为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科学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中国桑寄生科Loranthaceae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从本草学、分类学以及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地理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与临床应用和目前的使用状况等进行综述,为桑寄生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科学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寄主植物对桑寄生药材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寄主植物对桑寄生药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与含量影响。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桑寄生挥发性成分因寄主植物来源不同其组成和含量也不同。结论寄主植物会通过影响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其含量影响桑寄生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29.
不同寄主桑寄生药材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桑树、柳树、板栗树、枫香树、油茶树、夹竹桃树6种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药材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降压作用的影响。方法将SHR随机分为14组,卡托普利阳性组(20 mg/kg)、模型组、6种寄主桑寄生药材高剂量组(5.9 g/kg)和低剂量组(1.48 g/kg),另设WKY为空白组,每组8只,均连续灌胃给药20 d。采用尾动脉无创测压法测定给药前、给药10 d、给药20 d的尾动脉收缩压(SBP),末次给药后12 h麻醉取血,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有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含有量。结果与给药前相比,在给药10 d时,各组SHR大鼠SBP均有所下降,其中桑树寄主桑寄生高剂量组降压效果非常明显(P0.01);在给药20 d时,柳树、枫香树和油茶树寄主桑寄生高、低剂量与桑树寄主桑寄生高剂量和板栗树寄主桑寄生低剂量组对SHR大鼠SBP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与模型组相比,在给药10 d时,桑寄生药材各给药组SHR大鼠SBP未见显著差异,在给药20 d时,桑寄生药材各给药组除夹竹桃寄主桑寄生高、低剂量、桑树寄主桑寄生低剂量、板栗树寄主桑寄生高剂量对SHR大鼠没有表现明显降压作用,其余各组寄主桑寄生药材对降低SHR大鼠SBP均有明显作用(P0.05)。与模型组相比,桑树和柳树寄主桑寄生高剂量对降低SHR血浆中AngⅡ及ET-1含有量有显著作用(P0.01);桑树、柳树、枫香树寄主桑寄生高剂量均可以明显升高SHR血清中NO释放量(P0.01),并能显著提升SOD活性(P0.01)。结论 6种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药材除了夹竹桃寄主桑寄生外,各寄主来源桑寄生均具有降压作用,寄主对桑寄生的降血压作用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30.
目的:测定柿树寄主的桑寄生科7 种不同属种的桑寄生药用植物中槲皮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 法对柿树寄主的桑寄生科7 种不同属种桑寄生药用植物槲皮苷含量进行测定,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方法制备,用Inertsil ODS-SP 色谱柱(150 mmx4.6 mm,5 μm),甲醇-0.1%磷酸溶液(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槲皮苷的线性范围0.21~350.00 mg·L-1 (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2.31%。桑寄生科7 种不同属种药用植物茎枝中槲皮苷含量为0.358 9~3.677 0 mg·g-1,叶中槲皮苷含量为5.009 1~76.381 3 mg·g-1。结论:桑寄生科不同属种桑寄生药用植物槲皮苷的含量各不相同,主要存在于叶中,而茎枝中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