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腔镜技术的成熟和设备的进步,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和适应证不断扩大,手术时间可能较长。长时间CO2气腹对人体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现报告1例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历经9小时的CO2气腹,术后发生严重苏醒延迟。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44岁,体重60kg,ASA分级Ⅰ级。术前诊  相似文献   
22.
麻醉前应用戊乙奎醚对老年人术后早期精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醉前应用戊乙奎醚对老年人术后早期精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部及股骨手术老年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东莨菪碱组和戊乙奎醚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不用任何术前药,麻醉前30 min东莨菪碱组肌内注射东莨菩碱0.3 mg,戊乙奎醚组肌内注射戊乙奎醚1 mg。于术前1 d及术后48 h以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行认知功能测定:气管导管拔除后10 min以ICU精神错乱评估法(CAM-ICU)行术后谵妄评估。结果:3组气管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48 h东莨菪碱组MMSE评分22.0±s 2.3,低于对照组和戊乙奎醚组(23.1±2.0,23.4±2.4,P<0.05),而戊乙奎醚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东莨菪碱组谵妄发生率32%,高于对照组与戊乙奎醚组(10%,12%,P<0.05)。结论:使用戊乙奎醚代替传统的抗胆碱药作为术前用药,有利于减少老年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通气静吸复合全麻下施行猪胸腔镜心肌缺血模型制作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以速眠新Ⅱ0.1 ml/kg肌肉注射诱导,猪入睡后行单腔气管插管双肺通气,潮气量7 ml/kg,呼吸频率17~20次/min.以异丙酚80~150 μg/kg·min微泵静脉持续输注,同时吸入0.8%恩氟烷维持,术中不使用肌松剂.结果 术中猪无明显体动,肺的呼吸运动对手术视野影响较小,围术期生命体征稳定.结论 单腔气管插管小潮气量通气静吸复合全麻可较好地满足胸腔镜下猪心肌缺血模型制作术的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观察水针疗法联合硬膜外阻滞对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单胎、头位、孕足月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只行硬膜外镇痛,硬膜外穿刺点为L2~L3或L3~L4椎间隙.先经连续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5mL,3分钟后连接镇痛泵.观察组在硬膜外阻滞操作前行...  相似文献   
26.
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是冠状动脉渐进性阻塞或狭窄,由此形成的缺血性心肌病变,更加符合临床病理生理过程,因而备受关注[1].我们应用胸腔镜技术建立的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腹腔镜手术腹内压升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腹内压(IAP)的升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用Dragerjulian麻醉机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datex-ohmedaS/5麻醉监护仪监测气道阻力、顺应性、峰压、平台压,并在IAP为10mmHg、15mmHg时进行比较。结果:IAP升高至10mmHg时,其对应下的顺应性明显低于对照组。IAP升高至15mmHg时,其对应下的顺应性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IAP升高,对气道阻力、峰压、平台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顺应性的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65) 及血管生成素(ANG-1),对猪慢性缺血心肌中血管生成效应及心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完全腔镜下放置血管缩窄环于小型猪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6周后行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超声检查,确认LCX闭塞或相应心肌的缺血.16只动物随机均分为:单纯注射转染VEGF165组(组Ⅰ,n=4) 、单纯注射转染ANG-1组(组Ⅱ,n=4)、联合注射转染VEGF165与ANG-1组(组Ⅲ,n=4)和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组Ⅳ,n=4).各组在胸腔镜下,心肌内直接注射rAAV2 ANG-1、rAAV2 VEGF165,剂量为5×1011 vg(virus/genome).治疗后,不同时间点ELISA检测VEGF165和ANG-1蛋白的分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侧枝循环形成的情况,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左心室功能变化.3个月后取注射部位心肌,用Western blot检测VEGF165和ANG-1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心肌毛细血管密度与微小动脉生成情况.结果:放置血管缩窄环后6周,所有动物均出现LCX完全/次全闭塞,或LCX支配区域的心肌缺血.Ⅰ、Ⅲ两组猪体内的VEGF165蛋白分泌水平从基因转染后第7天开始上升,并于第14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尤以Ⅰ组分泌水平为高;其它两组各时间点及组间的VEGF165蛋白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Ⅱ、Ⅲ两组猪体内的ANG-1蛋白分泌水平的变化与VEGF165蛋白分泌水平类似,尤以Ⅱ组分泌水平为高(P<0.01);其它两组各时间点及组间的ANG-1蛋白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Ⅲ中VEGF165与ANG-1蛋白水平变化同步.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基因治疗后3个月,组Ⅲ VEGF165、ANG-1蛋白水平都显著高于组Ⅳ(P<0.01),组Ⅲ与组Ⅰ间VEGF165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 >0.05),组Ⅲ与组Ⅱ间ANG-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治疗3个月后,组Ⅲ左心室室腔缩小,心肌收缩力增强,LCX及其分支较基因转染前增粗、迂回,左回旋支发出侧支,左回旋支远端重新有造影剂充填.组Ⅰ、Ⅱ则有不同程度心肌收缩力增强,充盈改善,但均较组Ⅲ改善幅度小,回旋支见少许造影剂充填,但较组Ⅲ明显少,组Ⅳ处理前后无明显改变.超声检查显示,模型建立术后6周,左心室下壁及后壁变薄,局部运动减弱、不协调,收缩异常;基因转染后1个月、3个月,组Ⅰ、组Ⅱ、组Ⅲ心功能都较转染前有明显改善,组Ⅳ无明显变化;组Ⅲ 的EF与FS改善程度要明显好于其他各组.CD34免疫组化染色评价血管密度,组Ⅲ缺血区血管计数高于组Ⅰ、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Ⅳ的心肌内毛细血管数目很少.应用α-SMA免疫组化染色评价小动脉形成,结果提示,基因转染3个月后组Ⅳ心肌中小动脉密度最低,其余各组心肌中均有较多的小动脉新生,尤以组Ⅲ最为显著.结论:完全腔镜下放置血管缩窄环及完成心肌内注射切实可行,在胸腔镜下建立的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中,心肌内注射rAAV2 VEGF165 、rAAV2 ANG-1可以有效地转染小型猪心肌组织,外源基因长期稳定表达,同时ANG-1能协同VEGF165作用,从而显著地提高其促进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生成,促进有效侧枝循环形成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小剂量新斯的明硬膜外超前镇痛对妇科病人术后疼痛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子宫肌瘤挖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病人术前20分钟硬膜外注入新斯的明0.7mg行超前镇痛;Ⅱ组病人关腹时硬膜外注入新斯的明0.7mg;Ⅲ组不用新斯的明镇痛.术后均不用镇痛泵,疼痛较剧时采用哌替定50mg肌注.观察术后2h、6h、12h、24h的疼痛评分、哌替定的使用情况、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等.结果Ⅰ组病人24h以内镇痛效果较佳,各时点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病人,使用镇痛药的时间明显延迟和次数减少,且无明显副作用(P<0.05).Ⅰ、Ⅱ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Ⅲ组病人(P<0.05).结论小剂量的新斯的明行硬膜外超前镇痛可较好地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且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而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体表投影应用于全麻患者颈内静脉中入路穿刺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全庥患者15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10例,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取头低位,头转向左侧450°试验组患者标记右颈内静脉体表投影:上端取下颌角至乳突尖之间的中点内前侧0.4 cm处,下端取锁骨内侧端上缘小切迹中点,将两点连线并标记.从环状软骨水平做一水平线与体表投影线相交点即为穿刺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入路方法 ,触摸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以顶点为穿刺点,指向同侧乳头.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有5例(11.1%,5/45)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触摸不清,细针试穿一次成功27例(60.0%,27/45),而试验组为85例(77.3%,85/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误穿动脉率、专用穿刺针穿刺一次到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清醒后确认穿刺位于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或在顶角内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体表投影中入路定位穿刺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适合于颈部肌性标志不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