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01.
目的:考察冬凌草甲素是否能诱导MG-63细胞凋亡。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MG-63细胞,用Hochest33258染色鉴定MG-6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G-63早期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用Caspase-8蛋白印迹分析证明MG-63细胞凋亡发生的分子特征。结果:凋亡细胞形态学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均有力证明冬凌草甲素能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MG-63细胞凋亡;冬凌草甲素诱导MG-63细胞凋亡伴有Caspase-8蛋白表达上调和裂解激活。结论:冬凌草甲素能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MG-6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对本院13例股骨髁上髁间骨折,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评价其治疗结果。结果13例骨折均愈合,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110±19.6)度,优良率为84.6%。结论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使用镶嵌式外固定器加压固定、不植骨治疗21例长骨干肥大性骨不连,术后均获随访9~15个月,平均12个月,骨不连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5.8个月。镶嵌式外固定器加压固定、不植骨是治疗肥大性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小切口侧方入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髋关节外侧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8月~2005年10月,应用髋外侧小切口关节囊前方入路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92例(94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量,随访所有患者的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手术切口长度6.0~8.5 cm(平均7.5 cm),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40~110 min(平均84 min),术中出血量250~400 mL(平均300 mL),术后48 h引流量120~340 mL(平均270 mL);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38~5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90~170 mL(平均120 mL),术后48 h引流量50~210 mL(平均160 mL)。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8周可负重行走,功能康复满意。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8例,良29例,中5例,优良率94.5%。结论外侧髋关节小切口外侧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髋关节先天性脱位有假臼形成不宜采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河南省贫困地区0岁-5岁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方法共抽取了3 046名儿童,进行了身高、体重、血红蛋白的测定,用EPI-2000软件录入分析。结果低体重率为2.07%,生长迟缓率为5.98%,男童低于女童。贫血率为17.6%。不同年龄组的贫血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结论开展营养教育,宣传平衡膳食,改善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06.
血乳酸代谢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宝玉 《医学综述》1998,4(9):477-480
<正>乳酸是机体内代谢的一种产物,在正常状态下乳酸产生量不多,对体内的酸碱度影响不大,但在运动和低氧的情况下则乳酸在体内的产生量就要成倍的上升,以致影响体内的酸碱代谢重者可至乳酸酸中毒。目前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7.
朱宝玉  安淑花 《临床荟萃》1998,13(17):769-770
微量元素参与机体的代谢,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且与机体免疫有关,本文对肺心病患者头发中微量元素测定结果(铜、锌、铁、钱、镁、锰、铅、锶 、硒)均较正常对照组低,其中钙、锰、铅显著地对照组,镁、硒亦明显低于对照组,COPD和肺心病患者男、女两组间的结果无差异。肺心病患者经济监测微量元素并及时处理对提高疗效增强免疫有一定意义 。  相似文献   
1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夜间低氧血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研究的深入 ,许多医务工作者发现慢阻肺患者发展为呼吸衰竭之前 ,其夜间血氧含量已达到呼衰标准。因此 ,越来越多的医生使用多导睡眠图对COPD患者进行监测并取得成就。本文将就近年来有关COPD与夜间低氧血症关系研究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界呼吸衰竭"状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论上 ,传统呼吸衰竭 (简称呼衰 )被认为在海平面大气压、静息、呼吸空气条件下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低于 6 0mmHg(1mmHg =0 .133kPa)和 (或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高于5 0mmHg ,并排除心脏因素。但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若发展至此阶段才予以治疗则效果不佳 ;基于早防早治 ,我们定义“PaO2 ≥ 6 0~ <75mmHg”这一阶段为“临界呼吸衰竭”(简称“临界”)。这个PaO2 范围宽窄适度 ,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临床指导意义。限于研究规模 ,我们仅针对慢性支气管炎 (简称慢支 )导致的COPD的老年患者的这个阶段进行分析 ,结论…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对肥胖儿童(7~8岁)的热能摄入和摄能消耗的特点进行分析。设肥胖组和对照组。男性为40人,女性为34人。结果显示:男女肥胖儿童热能摄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脂肪和动物性食品的产热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肥胖儿童的总热能消耗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则无明显差别(男:P>0.05)或低于对照组(女:P<0.05),男女肥胖儿童的热能消耗的构成比明显区别于对照组:基础代谢的耗能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体力活动的耗能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