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微波炮制中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卫星  常惠礼  李晓燕 《中国药房》2008,19(18):1433-1435
对传统中药炮制工艺的改革,是实现中药炮制的自动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前提。微波技术的发展无疑为中药的炮制提供了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微波技术在中药炮制方面的应用亦有报道,并以其具有效率高、干燥温度低、炮制速度快、饮片质量高、成品率高、重现性好、节省能源、对细胞有破壁作用、利于有效成分提取等特点,为中药的研究及生产开拓了广泛的前景。现将近年来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2.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胫骨中上段骨外露骨髓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8-2005年,本院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胫骨中上段外伤性骨外露骨髓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蒸制和浸泡对四制益母草药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益母草水溶性浸出物、盐酸水苏碱和盐酸益母草碱测定方法检测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四制益母草水溶性浸出物、盐酸水苏碱和盐酸益母草碱含量.结果 浸泡的四制益母草水溶性浸出物增加;蒸制的四制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含量减少,盐酸益母草碱含量明显...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鲜余甘子干燥过程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鲜余甘子干燥过程芦丁、没食子酸、柯里拉京和鞣花酸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温度≤70℃时,随着干燥时间延长,鲜余甘子中芦丁、柯里拉京和鞣花酸含量缓慢增加;温度≥80℃时,随着干燥时间延长,鲜余甘子中芦丁和鞣花酸含量快速增加。结论 在干燥过程中,鲜余甘子芦丁、没食子酸、柯里拉京和鞣花酸含量随干燥时间延长而呈现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和幅度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其增加速率和幅度越大。可为鲜余甘子的干燥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铜蒸汽激光治疗鲜红斑痣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5例鲜红斑痣患者的红斑分28个治疗区进行PDT治疗,光敏剂为血卟啉单甲醚,激光器为铜蒸汽激光,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结果15例患者中行一次PDT治疗后,治愈1例,基本治愈2例,明显好转10例,改善2例。结论PDT治疗鲜红斑痣的方法安全有效,但其疗效受病变类型、给药剂量、光剂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6.
藤黄(Gamboge)系藤黄科(Guttiferae)植物藤黄(Gareiniahanburyi Hook.f.)所分泌出的干燥树脂。藤黄外用可治疗瘰疬,痈疽,疖肿,损伤出血,牙疳蛀齿等,内服可作峻泻剂,可治水肿,绦虫病,有强烈刺激作用。近20年来发现该药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为广大医药科技工作者更加重视,应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藤黄的抗癌作用与一般的化疗抗癌药有所区别,能选择性的杀死癌细胞,毒副作用小,活性成分性质稳定。过去报道以藤黄酸为主要有效抗癌成分,经研究发现新藤黄酸的抗癌作用优于藤黄酸,现将近代研究结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眼睑分裂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眼睑分裂痣患者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总结手术技巧及效果。结果:16例患者中,8例行全厚皮片移植术,5例实施转移或推进皮瓣法,3例行皮片移植+皮瓣转移者,所有患者伤口均1期愈合,睑缘弧度良好,且未形成睑缘切迹。经3~3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病例,且无并发症,外观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切除分裂痣后,实施皮片移植复合皮瓣转移法修复皮肤缺损,在重塑泪道同时,可1期修复分裂痣。此类手术方法简便易行,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展迅速,中药在这场防治疫情的战争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已有大量确有疗效的方剂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传统的抗病毒中药筛选研究受限于实验室条件和实验周期,极大地限制了筛选速度。该文基于分子对接进行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药的筛选,通过获取2019-nCoV冠状病毒3CL水解酶(3CL protease,Mpro)和冠状病毒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PLP)的晶体结构,对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TCMD 2009)进行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选择打分值排名前100的成分作为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的中药成分,并对成分来源中药进行频数统计,挑选命中成分数目较多的中药作为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的中药。研究结果显示,基于Mpro靶点筛选获得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成分12322个,代表性活性成分有紫菀五肽A、川芎嗪、丹酚酸B等,筛选得到的中药为生姜、紫菀、三七、川芎、丹参、干姜、瞿麦、大黄、肉苁蓉等;基于PLP靶点筛选获得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成分11294个,代表性活性成分有姜酮酚、白果醇、阿魏酸等,筛选得到的中药为党参、羌活、生姜、白果、川芎、瓜蒌、白芍、补骨脂、苦参、三七、当归等。结合文献报道的基于分子对接筛选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靶点抑制活性候选中药,该文在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将Mpro抑制、PLP抑制和ACE2抑制候选中药针对该疫情的合理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PLP抑制活性筛选获得的瓜蒌及ACE2筛选获得的贝母包含于桑贝止嗽散、小陷胸汤之中,有清化热痰之功效,主治痰热壅肺所致的痰多咳喘或燥痰犯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可应用于病毒作用初期外邪闭肺所致的咳嗽微喘等证型;Mpro抑制活性筛选获得的中药大黄佐以PLP筛选获得的瓜蒌,清泻腑气,二者包含于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中,可应用于疾病重症期邪热壅肺、疫毒闭肺以致腑实里结等证型;ACE2抑制活性筛选获得的中药桑叶、金银花及连翘包含于桑菊饮和银翘散中,轻清宣透,可应用于疾病初期温邪犯肺及咳嗽微喘等证型。研究结果旨在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微血管移植术结合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血管移植术结合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78例分为2组,观察组39例采用微血管移植术联合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39例单纯采用中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视力、视野及视网膜电图(ERG)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2%,对照组4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4.608,P0.05)。2组治疗后平均光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缺损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减少,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a波振幅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波振幅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血管移植术结合中医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有助于提升视力,改善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医院药品种类繁多,如果仅凭经验主观地采购药品,不能准确把握临床的需求.药品管理既要减少库存,又要保证药品满足临床用药,更不能因药品积压过期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