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95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437篇
预防医学   14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44篇
  1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目的 了解郑州市二七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麻疹病例流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以来麻疹发病逐年上升,尤其是2006年11月至2007年,由于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造成发病高峰延长.在1~7岁年龄组中,本地人口构成比为16.32%,而流动人口构成比为44.64%,本地人口和流动人口1~7岁年龄组构成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免疲规划工作,提高漉动儿童的麻疹免疲接种率,是今后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62.
黄芩苷元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以黄芩苷元为主要成分的黄芩提取物SBM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SBM体外对PGE2合成、COX-2酶活性,COX-2蛋白表达、p38蛋白磷酸化的影响;观察给药后对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SBM可抑制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PGE2合成、COX-2酶活性及COX-2蛋白表达;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p38蛋白磷酸化;并可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及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结论黄芩提取物SBM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功能、炎症介质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63.
研究玉足海参糖胺聚糖(GAG)对血液中钙离子(Ca2+)浓度的影响. 健康家兔耳缘静脉取血进行体外复钙凝血实验,考察GAG对复钙凝血时间的影响.用GAG浸泡、烘干后的毛细管进行小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考察GAG对取血过程中Ca2+浓度的影响.考察静脉注射连续给药一周后,GAG对大鼠血液中Ca2+浓度的影响.GAG对复钙凝血时间的延长可随足够Ca2+的加入而减小.用GAG浸泡、烘干后的毛细血管对小鼠眼眶后静脉丛进行取血,发现GAG可显著降低血液中Ca2+的浓度.  相似文献   
964.
患者,男,67岁,58 kg.因左下肺占位,拟行左下肺叶切除术.术前CT示左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肺功能检查示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轻度弥散功能障碍.其余检查无明显异常.麻醉前常规用药,依次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咪唑安定3 mg、依托咪酯18 mg、维库溴铵8 mg、芬太尼0.2 mg.插入左侧双腔气管导管(35#),深度27 cm.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检查双腔管位置良好,纤维支气管镜下发现在气管隆突的位置有一个凸起的小肿块,性质不明,未予重视,行机械通气(f=10次/分,I:E=1:2,V_(T8)ml/kg).丙泊酚100 μg·kg~(-1)·min~(-1)、阿曲库铵8μg·kg~(-1)·min~(-1)、雷米芬太尼0.03μg·kg~(-1)·min~(-1)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965.
目的 评价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伞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采用U2钛合金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65例(70髋),男20例,女45例;年龄40~82岁,平均63岁.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30例,髋关节骨关节炎1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人工股骨头术后松动8例,类风湿髋关节炎2例,髋关节融合术后1例.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对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X线片进行复查.结果 4例死于癌症,余61例(66髋)获7~8年随访,平均7.5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5~100分,平均96分.3髋(4.5%)出现轻度大腿痛,无一髋需行翻修术治疗.术后1年内假体下沉小于1.5 mm者7髋,此后未再出现假体下沉.术后3~6个月在Gruen 2区和6区近段羟基磷灰石涂层部位出现典型的骨锚固征及松质骨和皮质骨密度增高影像.此后所有患者包括年龄大于70岁和Dorr C型髓腔者均无柄端周围的骨质增生或"底座征",也尤股骨近段或远段髓内骨溶解及假体松动.按Engh标准评定全部患者均获骨性固定.结论 羟基磷灰石涂层能增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促进早期骨长入和生物学固定,阻止聚乙烯磨屑的髓内迁移和远段髓内骨溶解,用于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术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66.
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伞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采用U2钛合金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假体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65例(70髋),男20例,女45例;年龄40~82岁,平均63岁.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30例,髋关节骨关节炎1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人工股骨头术后松动8例,类风湿髋关节炎2例,髋关节融合术后1例.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对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X线片进行复查.结果 4例死于癌症,余61例(66髋)获7~8年随访,平均7.5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5~100分,平均96分.3髋(4.5%)出现轻度大腿痛,无一髋需行翻修术治疗.术后1年内假体下沉小于1.5 mm者7髋,此后未再出现假体下沉.术后3~6个月在Gruen 2区和6区近段羟基磷灰石涂层部位出现典型的骨锚固征及松质骨和皮质骨密度增高影像.此后所有患者包括年龄大于70岁和Dorr C型髓腔者均无柄端周围的骨质增生或"底座征",也尤股骨近段或远段髓内骨溶解及假体松动.按Engh标准评定全部患者均获骨性固定.结论 羟基磷灰石涂层能增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促进早期骨长入和生物学固定,阻止聚乙烯磨屑的髓内迁移和远段髓内骨溶解,用于非骨水泥全髋置换术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67.
目的:了解采用一次性血液分离加新型去白系统LRS(LeukoReduction System去白系统)技术去除白细胞的单采血小板质量和输注疗效。方法:对随机抽样的30例使用新型LRS技术采集的单采血小板进行检测,以了解LRS白细胞去除单采血小板产量、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等指标,并对输注疗效跟踪调查。结果:血小板含量(2.76±0.31)×10^11/袋;白细胞混入量(0.05±0.04)×10^6/袋;红细胞混入量(0.028±0.015)×10^9/袋;临床输注没有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结论:采用新型LRS去除白细胞技术,一次性血液分离采集血小板的同时去除白细胞效果显著,所采的少白细胞血小板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显著降低白细胞混入量,有效预防了白细胞残留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68.
目的:评估儿童脉管性疾病患者在介入手术过程中接受的电离辐射(IR)对患儿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于介入术前和术后立刻采集26名患儿的外周血1.2 ml,培养制备染色体,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儿童介入术后双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环(dic+r)率明显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69.
胡梦梅  朱伟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121-2123
目的观察叶下珠提取物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对高血脂症小鼠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昆明小鼠建立高血脂症模型。5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氯吡格雷组、高脂饲料+叶下珠提取物组、高脂饲料+联合用药组。给药2周后采血,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血脂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的血小板活化功能。结果氯吡格雷和叶下珠提取物对高血脂症小鼠的体重没有影响,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TC和LDL-C水平(P<0.05)。高血脂症小鼠活化血小板比率(45.75±6.94)%,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28.02±5.86)%(P<0.01)。氯吡格雷均可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的活化血小板比率和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率(P<0.01或P<0.05),叶下珠提取物可显著增强氯吡格雷降低高血脂症小鼠活化血小板比率、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P<0.01或P<0.05)。结论高血脂症小鼠的血小板处于高活化状态,叶下珠提取物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叶下珠提取物能显著增强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0.
目的评价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中央和混合型,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11年10月,745例急性、亚急性LEDVT病例的临床资料。男389例,女356例。年龄23~86岁,平均(58.72±11.95)岁。左下肢465例,右下肢280例。中央型258例占34.63%,混合型487例占65.37%。经健侧股静脉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股静脉插入8~14F鞘管手动机械性碎吸血栓。Fogarty球囊导管与血管扩张球囊导管协同,物理性拉栓碎栓,将血栓拉至较集中部位(髂静脉),再用大腔导管手动机械性清除血栓。拉栓前在腔、髂静脉汇合处充胀球囊阻挡回心血流,防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腔静脉。213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采取PTA和支架植入处理。混合型机械性血栓碎吸术后辅以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肝素抗凝等综合治疗。结果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cm处周径差降为:中央型(1.34±1.07)cm和(0.93±0.52)cm,混合型(2.89±1.53)cm和(1.72±0.89)c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9.37、23.99,均P=0.000;U=21.98、24.06,均P=0.000)。平均随访(46±39)个月,患肢膝下15cm处周径差降为,中央型(0.53±0.42)cm,混合型(1.42±1.35)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38,P=0.000)。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中央型:27.91%(72/258)、13.18%(34/258)、0%;低于混合型:35.12%(171/487)、22.59%(110/487)、2.46%(12/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3.09,2.03;P=0.046,P=0.000,P=0.042)。中央型静脉通畅率(96.51%)和瓣膜功能正常率(78.68%),均高于混合型(78.03%和5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6.62、6.01,均P=0.000)。中央型随访疗效为优92.64%,混合型65.09%(U=6.79,P=0.000)。结论中央型和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机械性血栓碎吸的疗效显著,尤其中、长期疗效中央型明显好于混合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