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95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435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43篇
  1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对小鼠糖脂代谢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和3-[^3HI葡萄糖为示踪剂的扩展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不同TNF-α剂量组及对照(NC)组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脂代谢的变化,用RT-PCR、western blot和ELISA测定脂联素和内脏脂肪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TNF-α组小鼠FBG、Ins、FFA水平及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水平变化较MTNF-α和LTNF-α组更明显。胰岛素钳夹术中,与NC组相比,HTNF-α组Ins对FFA的抑制作用明显障碍,葡萄糖输注率明显降低,基础葡萄糖清除率(GRd)和肝糖输出率(HGP)明显升高。钳夹稳态时,HTNF-α组GRd的增加明显低于NC组,NC组HGP被完全抑制,而HTNF-α组仅被部分抑制。HTNF-α组脂肪组织脂联素和内脏脂肪素mRNA表达及血浆脂联素和内脏脂肪素水平也明显低于NC组。结论脂联素、内脏脂肪素的变化在TNF-α诱导的IR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联合来氟米特(LEF)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直接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s,流式细胞分析(FCM)鉴定BMSCs的纯度.用EZ-SepTMm Mouse 1X分离异体BALB/c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在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同时,先经LEF处理,洗去LEF后,脾淋巴细胞再和BMSCs共培养.分组:A组:脾淋巴细胞;B组:脾淋巴细胞+BMSCs;C组:LEF处理的脾淋巴细胞;D组:LEF处理的脾淋巴细胞+BMSCs.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凋亡情况,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IL)-2、IL-10基因水平.结果 在体外,BM-SCs处理组(B组)T淋巴细胞的A570 nm值为0.578±0.042,LEF处理组(C组)A570 nm值为0.5024±0.040,两组A570 nm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组)A570 nm值为0.778±0.035(P<0.01).BMSCs联合LEF组(D组)A570 nm值为0.218±0.033,显著低于BMSCs处理组及LEF处理组(P<0.01). BMSCs联合LEF对CD3+CD69+、CD3+CD28+表达、IL-2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BMSCs单独或联合LEF组T淋巴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9±0.32)%、(4.22±0.98)%,较A组T淋巴细胞凋亡率(8.08±1.20)%均明显下降.BMSCs处理组和LEF处理组T淋巴细胞IL-10基因相对表达分别为:0.098±0.039、0.054±0.022明显低于A组(IL-10基因相对表达为1.000)(P<0.01),MSCs联合LEF组IL-10基因相对表达为:0.023±0.015,显著低于BMSCs处理组及LEF处理组(P<0.01).结论 BMSCs联合LEF对小鼠T淋巴细胞有一定程度的协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3.
探讨脂联素基因表达缺陷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注射短发卡RNA(shRNA)腺病毒后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ADI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普食喂养(NF)、单纯高脂喂养(HF)和空载腺病毒高脂对照组(GF,均P<0.01).3组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NF组(均P<0.01),而ADI组与HF和GF组相比,游离脂肪酸、总胆同醇、甘油三酯、LDL-C、HDL-C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增高更为明显(P<0.01或P<0.05),提示长期高脂饲养和脂联素基因表达缺陷使ApoE~(-/-)小鼠具备较为典型的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生理表现.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脂联素基因表达缺陷的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评价利拉鲁肽的量效关系.利用扩展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各组小鼠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结果 在IVGTT中,利拉鲁肽1 mg/kg组,糖负荷后5、15和30 min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其它剂量组(均P<0.01),而血浆胰岛素水平在5、15 min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1).联合注射利拉鲁肽和脂联素RNAi腺病毒组体重、空腹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胰岛素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脂联素RNAi腺病毒组(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高于脂联素RNAi组(P<0.05).钳夹稳态时,脂联素RNAi组血浆胰岛素明显高于利拉鲁肽组(P<0.01),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虽被抑制,但仍明显高于利拉鲁肽组(P<0.05).利拉鲁肽组葡萄糖输注率(GIR)则明显高于脂联素RNAi组(P<0.01).钳夹结束时,脂联素RNAi组葡萄糖清除率(GRd)明显低于利拉鲁肽组(P<0.01),而肝糖输出率则明显高于利拉鲁肽组(P<0.01).结论 长期的利拉鲁肽干预上调了脂联素基因表达缺陷ApoE-/-小鼠血浆脂联素水平,并改善了其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亚硝基铁氰化钠(SNP)来源的NO体外杀伤旋毛虫肌幼虫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制作浓度为1 000条/ml的旋毛虫肌幼虫悬液。培养板每孔加入0.1 ml肌幼虫悬液,再加入SNP,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02、0.05、0.10、0.20、0.50 mmol/L和1.00 mmol/L,并设空白对照组,37℃5%CO2培养箱中孵育4 d后收集各孔肌幼虫,镜检计数,计算并比较各组肌幼虫死亡率。另于培养板中每孔加入0.1 ml肌幼虫悬液,分别设A组(对照组,1.00 mmol/L SNP)、B组(0.15 mmol/L Fe SO4+1.00 mmol/L SNP)、C组(1.00 mmol/L L-半胱氨酸+1.00 mmol/L SNP)、D组(0.15 mmol/L Fe SO4+1.00mmol/L L-半胱氨酸+1.00 mmol/L SNP)、E组(0.15 mmol/L Hb+1.00 mmol/L SNP),培养、检测方法同前,计算并比较各组肌幼虫死亡率。结果 0.02 mmol/L SNP组与空白对照组的旋毛虫肌幼虫死亡率分别为(5.50±1.80)%和(4.93±0.25)%(P0.05)。0.05、0.10、0.20、0.50、1.00 mmol/L SNP组虫体死亡率分别为(20.19±2.71)%、(29.21±2.12)%、(41.81±2.03)%、(47.85±3.79)%和(60.98±5.19)%,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旋毛虫肌幼虫死亡率与SNP浓度呈正相关(rs=0.875,P0.05)。B、C、D、E组肌幼虫死亡率分别为(49.48±1.34)%、(47.29±2.79)%、(26.28±1.37)%和(17.93±3.49)%,均较A组(60.98±5.19)%有所下降(P均0.05)。结论 SNP来源NO对体外培养的旋毛虫肌幼虫具有杀伤作用,而血红蛋白、硫酸亚铁、L-半胱氨酸对该杀伤具有抑制作用,以血红蛋白抑制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86.
目的构建含有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IGF-1)重组腺病毒,研究rIGF-1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β细胞损害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并感染RINm5F细胞,ELISA、Western blotting检测rIGF-1蛋白表达;STZ诱导细胞破坏,检测培养上清中NO水平,胰岛素释放试验进行功能测定,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成功构建含有rIGF-1基因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4.0×108pfu/ml,rIGF-1在细胞内外有效表达,并具有抑制STZ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和NO产生、保护细胞胰岛素分泌和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胰岛β细胞局部表达IGF-1能够保护细胞功能,抑制NO产生,使胰岛β细胞免受诱导凋亡因子的损害,提高细胞存活率。STZ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可能与NO介导有关。  相似文献   
87.
CK技术检测存活心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ColorKinesis,简体CK)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2DE-DE)相结合(CK-DE),对6条开胸犬心肌顿抑模型进行研究,结果与2DE-DE、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病理检查比较,发现23个经病理证实的存活心肌节段中CK-DE能检出22个,2DE-DE能检出21个,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以存活分数≥0.1为标准能检出17个;以存活分数≥0.2为标准能检出11个。表明CK-DE检出存活心肌较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敏感。  相似文献   
88.
目的筛选抗焦虑中药材,为临床配伍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雄性小鼠63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地西泮组、红景天组、天麻组、熟地黄组、冬虫夏草组。地西泮组前3天灌胃0.9%NaCl溶液,后4天灌胃地西泮;各中药组分别灌胃相应的中药提取液或口服药,生理盐水组灌胃等容积的0.9%NaCl溶液。连续干预7天后开始进行小鼠联合开场行为检测。结果中央区活动时间比较:地西泮组和红景天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熟地黄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天麻组和虫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央区活动路程比较:除虫草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外,其余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穿梭时间比较:地西泮组、红景天组和天麻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熟地黄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虫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探洞次数比较:地西泮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红景天组和天麻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熟地黄组和虫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景天抗焦虑效果最稳定,天麻和熟地黄亦有一定抗焦虑效果,而虫草口服液无明显抗焦虑效果。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泽桂癃爽联合必坦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泽桂癃爽和必坦治疗146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评分系统(NIH-CPS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总有效率87.7%,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泽桂癃爽联合必坦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建立毛细管柱 GC 法测定羟丙甲纤维素中甲氧基和羟丙氧基含量的方法。 方法 通过氢碘酸与羟丙甲纤维素中的甲氧基和羟丙氧基反应生成挥发性的碘甲烷和 2- 碘丙烷,毛细管柱 GC 法测定碘甲烷和 2- 碘丙烷来计算羟丙甲纤维素中甲氧基和羟丙氧基的含量。采用 DB - 624 石英毛细管柱( 30 m × 0.53 mm , 3.0 μ m );检测器 :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柱温 : 程序升温, 100 ℃ 保持 10 min ,然后以 50 ℃ ·min-1 升温至 230 ℃ ,保持 2 min ;进样口温度 200 ℃ ;检测器温度 250 ℃ ;载气 : 氮气;流速: 3.0 mL·min-1 。以正辛烷为内标物 , 内标法定量。 结果 甲氧基在( 2.443 ~ 19.57 ) g·L- 1 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r=0.999 1 , n =7) ,回收率 98.8%(RSD=0.64% , n=9) ;羟丙氧基在( 0.4351 ~ 7.494 ) g·L- 1 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r=0.999 5 , n =7) ,回收率 99.1%(RSD=0.45% , n=9) ;分析了 3 批样品,甲氧基的含量为 29.0% ~ 29.4% ,羟丙氧基的含量为 8.48% ~ 8.61% 。 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分离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为更好地控制羟丙甲纤维素的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