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血管手术后长时间ST段压低对于心脏并发症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并发症占术后并发症总数的1/3,且是半数以上死亡的原因。最近的研究表明,非心脏手术后心脏并发症主要与术后心肌缺血有关。为进一步阐明导致术后心脏并发症的机制,本文对大血管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特征进行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曲马多是一种非麻醉性中枢性镇痛药。我院2004年至2006年在硬膜外阻滞麻醉前静脉注射曲马多,用于预防麻醉期间的寒战反应,并将临床效果与哌替啶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低浓度布比卡因加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用于人工髋关节手术,肌松充分,麻药毒副作用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分离麻醉,通过脑脊液作用于脊髓的阿片受体,从而起到镇静及切皮前超前镇痛。方法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输入平衡液200—300ml。选患侧在下的麻醉体位,穿刺点于L2~L3或L3~L4间隙,常规行CSEA,蛛网膜下腔注入合剂2ml(0.5%布比卡因2ml加芬太尼1ml加10%葡萄糖2ml),内含布比卡因4mg,芬太尼20μg。注药速度8~10s,术中连续行鼻导管吸氧(2L/min),常规监测BP、P、R、MAP、SpO2、ECG。结果.腰麻后3~5min出现麻醉平面,平面控制在Tg~L10上限。感觉、运动神经分离麻醉,双下肢可自动。肌松充分,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结论CSEA综合了腰麻和硬膜外的双重特点,既起效迅速,肌松充分阻滞完善降低了手术的应激反应。且小剂量芬太尼通过脑脊液作用于脊髓的阿片受体并作用于中枢从而起到镇静及切皮前超前镇痛的作用。也可经硬膜外导管注药增加麻醉平面及麻醉时间的可控性。对其手术引起的血浆皮质醇和葡萄糖增加受抑制,可阻断手术的应激反应减少出血量。对纤溶活性抑制较轻,这对有效的溶解术中或术后形成的血栓十分有利,还有改善术后第1天氧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60例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年龄(88±7)岁,ASA I~Ⅲ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I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Ⅱ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A).I组局麻药为0.75%布比卡因1.33 mL(布比卡因10 mg),Ⅱ组硬膜外试验用药为1.5%利多卡因3 mL,维持药物为0.5%罗哌卡因.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麻醉并发症,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T1)及用药后5 min(T2)、15 min(T3)、30 min(T4)、60 min(T5)的MAP、HR、Sp02和RR.结果 I组麻醉显效时间为(44.0±10.3)s,Ⅱ组为(360.0±60.4)s,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组病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虽个别病例出现血压降低,但均小于基础值20%.Ⅱ组3例麻醉平面超过T10,血压下降大于基础值30%,需用麻黄碱纠正.术后随访72 h,2组均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等比重布比卡因CSEA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全髋关节置换骨水泥注入前后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应用骨水泥充填前后心脏和外周血管功能的变化,并比较无创心功能监测仪与传统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作用及差异。 方法:选择2006-03/2007-07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心功能Ⅰ~Ⅱ级,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60例患者,分为骨水泥组30例和非骨水泥组30例。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动脉漂浮导管,连接监测仪,监测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电图,动脉血压,脉搏氧饱和度。连接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心脏加速度指数、胸腔液体总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做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 结果:①骨水泥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注入骨水泥后10,15 min时显著下降(P < 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没有明显变化。②两种方法监测骨水泥组注入骨水泥后10,15 min的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均低于注入骨水泥前(P < 0.05)。胸腔液体总量在注入骨水泥后10,15 min高于注入骨水泥前(P < 0.05)。③在各时间点通过肺动脉漂浮导管和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测定心输出量值和外周血管阻力均有很好的偏性和相关性(P < 0.05)。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应用骨水泥充填对心脏收缩功能及外周血管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与肺动脉漂浮导管所测得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每个时间点都具有很好的偏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在脊柱外科手术术后局部浸润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实验组手术结束后用罗哌卡因在切口两侧逐层浸润。B组为对照组手术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在切口两侧逐层浸润。两组患者术后接静脉PCA泵,(0.9%ns190ml+布托啡诺10mg+氟哌啶5mg)给药速度为5ml/h,若患者自觉疼痛明显,可15min后自行按镇痛泵按钮追加药物2ml。记录术后1、3、6、12、24hVAS评分。记录术后各时间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观察术后恶心,头晕,心悸,出汗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3、6、12h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各时间段有效按压次数高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哌卡因术后切口浸润可明显降低手术后早期VAS评分,可用于术后镇痛。可减少布托啡诺的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和比较我科2012年2~8月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行膝以下手术麻醉6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ASAⅠ~Ⅱ级择期手术60例.年龄18~70岁,男38例,女22例,体重45~80 kg.手术时间最短30 min,最长150 min,平均80 min.随机分成两组:神经阻滞组(N,n=30)和硬膜外麻醉组(E,n=30).凡有局麻药过敏、凝血机制障碍及安放临时起搏器的患者均被排除在外.手术种类:膝关节手术23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0例,踝关节骨折手术13例,跟骨手术4例.周围神经刺激器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STIMUPLE DIG型周围神经刺激器和长度为100 mm的BRAUN产绝缘穿刺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微泵输注技术评价骨科病人应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的股骨干骨折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R组为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F组为芬太尼复合麻醉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麻醉期间、术毕病人苏醒、拔管时的HR、BP、SpO2变化以及副反应。结果:瑞芬太尼微泵输注麻醉调控方便,可控性强、精确、用于骨科手术术中平稳,对气管插管、拔管等强刺激反应轻微,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可安全用于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19.
肺栓塞(PE)是静脉或心内的血栓脱落,或其他物质进入静脉系统,经右心室人肺动脉引起栓塞,是急性肺部疾患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其发病、卧床与手术有密切关系。由于骨科医师临床检查手段的限制及患病情发展迅速,本病诊断有一定困难,且死亡率高。肺栓塞的发病目前在我国亦有增加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期做出正确诊断,给予及时的治疗,现对2000-2004年我院确诊的2例血栓性肺栓塞患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持续全身静脉给药和持续臂丛浸润给药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及布托啡诺臂丛输注组。布托啡诺剂量为3.3 mg/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评分法(VAS)。结果:两组VAS评分术后6 h无区别。术后9~24 h A组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B组。结论:连续臂丛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优于连续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