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卵巢类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大多数卵巢类癌患者无典型临床症状,常为偶然发现盆腔包块而就诊,约1/3
患者出现类癌综合征,如面红、腹泻、支气管痉挛等,但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则是卵巢类癌罕见的顽固性便秘。通过对该病例的
报道,可以提高对卵巢类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和celluar FLICE-inhibitory protein(C-FLIP)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大肠癌及15例癌旁组织内PEDF和C-FLIP的表达情况。结果45例大肠癌中的PEDF和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阴道内镜诊治幼女及青春期少女阴道及子宫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 2月至2017年8月期间156位接受阴道内镜诊治的幼女及青春期少女的临床资料及其预后。结果:37例幼女病例中,临 床主诉最常见的为阴道出血[15例(40.5%)];其次为阴道内塞入异物[11例(29.7%)]、阴道分泌物异常[9例(24.3%)]、下 腹痛[2例(5.4%)];最终确诊为阴道异物的有13例(35.1%)。119例青春期少女中,就诊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为月经异常 或不规则阴道流血[90例(75.6%)];最终确诊为异常子宫出血-排卵障碍(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ovulatory dysfunction, AUB-O)最常见[59例(49.6%)],其次为宫内膜息肉所致子宫异常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polyp,AUB-P)[16例 (13.4%)],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所致子宫异常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malignancy and hyperplasia,AUB-M) [2例(1.9%)]和全身凝血相关疾病所致子宫异常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coagulopathy,AUB-C)[1例(0.8%)];生殖道 畸形者有37例(31.1%)。15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阴道内镜检查及操作,术后仅1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无其他并发症发 生,均未损伤处女膜。结论:对于幼女和青春期少女的阴道或子宫疾病,阴道内镜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诊治方式。 有异常阴道分泌物和阴道流血等情况要酌情考虑使用阴道内镜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24.
周先锋  朱培谦  冯琼  曾飞 《实用癌症杂志》2004,19(5):518-519,532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中美蓝-5Fu区域淋巴结染色显影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20例大肠癌患者术中用美蓝-5Fu混合染色剂进行区域淋巴结染色,显影后进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对所获淋巴结按其染色程度分为3个组:①完全染色组(81枚);②部分染色组(67枚);③不染色组(56枚)。3组淋巴结逐个进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20例患者手术共获204枚淋巴结。其中有癌转移者占40.2%,无癌转移者占59.8%。完全染色的8l枚淋巴结中有癌转移者占24.6%(20/81),部分染色的67枚淋巴结中有癌转移者占41.6%(27/67),不染色的56枚淋巴结中有癌转移者占64.3%(36/56)。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术中区域淋巴结染色的临床意义在于更彻底地清扫淋巴结,而不能借此判断该淋巴结有无癌转移。②引流淋巴结着色程度与该淋巴结是否有癌转移及转移程度有密切关系,其对指导术中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③美蓝-5Fu淋巴结染色具有使区域淋巴系统显影和淋巴结化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5.
田牛──“中国微循环研究的第一人”文/曾飞他沉吟了片刻,然后对代表们道出了这样一番话:"……人生在世,为官的人应努力作个好官,作大官;赚钱的人应努力赚义钱,赚大钱;而作学问的人,应当甘于清贫,专心刻苦学习……处世为人之道在于选择,我选择了学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各类型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Ⅱ(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以及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  相似文献   
27.
曾飞  周建华  杨加震  李修珍  孙仁浩  杨芳 《口腔医学》2021,41(11):1016-1018
根尖囊肿是常见的颌骨囊肿,但在乳牙列中罕见.本文报告1例8岁患者累及多颗乳牙及恒牙胚的根尖囊肿,并就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8.
29.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思者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RT—PCR法,检测42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EAmRNA表达情况。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EA水平。以胃腺癌细胞株SGC—7如l作为阳性对照,以20例正常人外周血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42例胃癌患者CEAmRNA阳性率为45.2%(19/42),其中25例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肿瘤切除术后血CEA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56.0%V.s28.0%,P=0.039)。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与肝转移相关,但与血清CEA值、肿瘤部位、UICC分期及分化程度无关。胃腺癌细胞株SGC—790l中CEAmRNA均呈阳性表达;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EAmRNA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可作为癌细胞血道播散的标志,对判断其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胃癌手术中应采用“不接触技术”以减少术中癌细胞播散。  相似文献   
30.
卧位型心绞痛属中医"胸痹"的范畴,笔者临床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温补心阳、活血化瘀法治疗卧位型心绞痛4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