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研究桑白皮总黄酮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桑白皮总黄酮对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桑白皮总黄酮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CC14)(P〈0.05,P〈0.01)、对乙酰氨基酚(AAP)(P〈0.05,P〈0.01)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ALT、AST的活性,而对硫代乙酰胺(TA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ALT、AST活性无明显作用。结论桑白皮总黄酮对CCl4、AAP所致的小鼠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淫羊藿水提取液局部麻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淫羊藿水提取液(HE)的局部麻醉作用。方法:采用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法、豚鼠皮丘法、椎管麻醉法、表面麻醉法。结果:5%、10%的HE可使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消失,且与1%的盐酸普鲁卡因相当。1096、20%HE有浸润麻醉作用,而且肾上腺素可明显延长其局麻时间。其浸润麻醉效果与1%的盐酸普鲁卡因相当。20%、30%HE对家兔可产生明显的椎管内麻醉作用。10%、20%HE对家兔角膜具有一定的表面麻醉作用,其表面麻醉效果较1%的普鲁卡因更弱。结论:HE水提取液有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磺酸钠(GSS)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染料木素磺酸钠。测定大鼠心率、左心室收缩压、心肌舒张/收缩速度及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缺血再灌后染料木素磺酸钠组心率减慢、左心室收缩压升高、心肌舒张/收缩功能明显改善;心肌LDH及CK的活性更高(P〈0.01或P〈0.001)。结论:染料木素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学龄前哮喘儿童不同控制阶段气道高反应性指标(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指标)、呼出一氧化氮(FeNO)与哮喘控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该院儿科门诊确诊的哮喘儿童74例,体检检查肺功能及FeNO的儿童25例作为对照,年龄3~5岁,根据2016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标准分为3组:控制组(n=26)、非控制组(n=48)及对照组(n=25),收集所有入组患儿FeNO及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指标呼吸道总阻力(R5)、中心呼吸道阻力(R20)、周边呼吸道阻力(R5-20)、电抗面积(AX)、周边弹性阻力(X5)、响应频率(Fres)等数据,分析3组间FeNO、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值及其相关性.结果 (1)非控制组FeNO检测值(34.00±18.17)明显高于控制组(20.23±11.07)及对照组(28.00±17.30)(P<0.05).非控制组AX检测值(37.29±15.27)明显高于控制组(30.17±9.50)(P<0.05).(2)控制组R20与FeNO呈弱负相关(P<0.05),非控制组、对照组R20与FeNO无相关性(P>0.05).非控制组、控制组及对照组FeNO与R5、R5-20、AX、X5、Fres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学龄前哮喘儿童FeNO可反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控制,不能反映气道高反应性;FeNO与脉冲振荡肺功能指标(气道高反应性指标AX等)联合使用更能精确判断哮喘是否控制.  相似文献   
55.
56.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由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心力衰竭是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等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患者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持续增长,正逐渐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1]。据我国50家医院的住院病例调查,C H F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20%,而病死率占40%[2]。因C H F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受到了临床医学界的重视,也是近年来中医研究的热门话题。传统中医学没有CHF或心力衰竭的病名。根据现代医学CHF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传统中医学中的“怔忡”、“心悸”、“喘证”、“支饮”、“水肿”、“积聚”等范畴[3]。近年中医对CHF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认为本病病位在心,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湿、水饮[4]。目前,国内CHF中医辨证分型暂未统一标准,大多数临床研究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CHF分为以下7种类型:心肺气虚、气阴两虚、心肾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痰饮阻肺、阴竭阳脱。中医认为CHF的始动因素是心气虚衰,发病的中心环节是淤血,气虚血瘀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是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在CHF的诸多证候中,气虚血瘀证为最常见的证候。据王娟等[5]对630例C H F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发现,辨证为气虚+血瘀所占的比例在所有辩证中最高。尹学凤等[6]根据CHF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发现,气虚血瘀证在CHF中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染料木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染料木素,测定冠脉流量、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压(LVDP).结果 染料木素能有效地增加冠脉流量;使心率减慢、左心室收缩压升高、左心室舒张压降低.结论 染料木素可通过扩张冠脉、减慢心率及增强心肌收缩力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原铁  蔡彦  曾靖 《新中医》2012,(5):21-22
目的:观察温肺祛风蠲痰法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CV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50例。中药组采用温肺祛风蠲痰法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敏伪麻溶液以及吸入氟替卡松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起效天数。结果:治疗前2组各主症和次症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症咳嗽次数、咳嗽程度和次症咽痒程度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起效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起效时间慢于对照组。结论:温肺祛风蠲痰法治疗CVA患者能较好缓解咳嗽咽、痒症状,但起效时间稍慢。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对色氨酸代谢物调控Th17/Treg分化在小鼠哮喘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将30只BALB/c鼠随机法分为5组:对照组、哮喘组、OVA-SIT组(OVA:鸡卵白蛋白;SIT: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OVA-SIT+ 1-MT组(1-MT:IDO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OVA-SIT+1-MT+ KYN组(KYN: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氨酸).哮喘组:第0、7d予OVA致敏,第6周每天予1%OVA雾化激发,50 d予10% OVA加强激发;OVA-SIT组:第4周每天予大剂量OVA皮下注射,余同哮喘组;OVA-SIT+ 1-MT组:第4周每天在腹腔内注入1-MT,1h后予大剂量OVA皮下注射h,余同哮喘组;OVA-SIT+ 1-MT+ KYN组:第3周每天加入1-MT,第4周每天加入KYN,末次加入KYN后1h予大剂量OVA行免疫治疗,余同哮喘组.末次激发6h内检测气道高反应性;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分析;ELISA检测血清IgE及BALF中IL-5、IL-10、IL-17;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CD4+RORγt+T及CD4+Foxp3+T细胞分化情况.结果 OVA-SIT+1-MT+KYN组较OVA-SIT+1-MT组酸性粒细胞浸润减少,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前者BALF中Il-5为74.8 ~ 86.8(83.48±6.02) pg/mL,IL-17为33.8~46.5(38.72 ±4.61) pg/mL,CD4+ RORγt+T细胞为2.45 ~2.82(2.60±0.14)%,CD4+ Foxp3+T细胞为7.83 ~9.09(8.36 ±0.53)%;后者BALF中Il-5为240.3~285.1 (259.65±16.27) pg/mL,IL-17为55.2 ~ 65.8(59.97±3.76) pg/mL,CD4+ RORγt+T细胞为4.31 ~5.34(4.94±0.38)%,CD4+Foxp3+T细胞为5.93~6.59(6.33 ±0.28)%,因此OVA-SIT+ 1-MT+ KYN组中Il-5、IL-17细胞因子以及脾脏中CD4+ RORγt+T细胞均明显低于OVA-SIT+ 1-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前组脾脏中CD4+ Foxp3+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色氨酸代谢产物有助于特异性免疫治疗减轻气道炎症作用,其机制与通过调控Th17及Treg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聚肌胞对小鼠前列腺癌组织内血管生成的影响,阐明其可能机制。 方法: 将16只C57BL6/J纯系荷瘤小鼠按瘤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聚肌胞组,分别于瘤内注射生理盐水和聚肌胞(1次?3 d-1),用药7次后切除瘤灶,计算瘤重抑制率和瘤指数。肿瘤组织HE染色,镜下观察前列腺癌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血管分布情况。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
G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聚肌胞组小鼠前列腺癌的瘤重抑制率为67.85%,瘤指数为(5.42±0.17)%;对照组瘤指数为(14.45±1.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聚肌胞组和对照组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染色肿瘤细胞计数占同类肿瘤细胞的比例分别为(9.64±2.90)% 和(37.91±7.62)%,eNOS阳性染色肿瘤细胞计数占同类肿瘤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2.00±8.07)%和(54
.43±10.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聚肌胞通过降低小鼠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和eNOS蛋白的表达,抑制小鼠前列腺癌组织内血管的生成,减少肿瘤组织供
氧和养分,对小鼠前列腺癌产生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