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利用基于UHPLC-LTQ-orbitrap-MS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去芹糖桔梗皂苷D (deapio-platycodin D, DPD)对浓氨水引咳模型以及酚红排泄模型小鼠肺部组织内源性代谢物代谢紊乱的调控作用,明确DPD发挥镇咳、祛痰活性的代谢调控途径。经江西中医药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批准号:JZLLSC-20190235),通过浓氨水引咳和酚红排泄实验评估DPD的镇咳、祛痰药效,采用UHPLC-LTQ-orbitrap-MS方法筛选差异性代谢物,利用MetaboAnalyst平台分析与差异性代谢物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 DPD能显著延长(P <0.05)模型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能显著增加(P <0.05)模型小鼠的酚红排泄量。通过UHPLC-LTQ-orbitrap-MS技术共鉴定出25种与咳嗽相关的差异性代谢物、38种与排痰相关的差异性代谢物, DPD能显著回调这些差异性代谢物水平。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与赖氨酸降解为其改善浓氨水引咳模型小鼠代谢紊乱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道地药材江枳壳中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对18批江枳壳药材分别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气相色谱-质谱(GC-MS)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筛选出Q-Marker候选成分。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核心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江枳壳Q-Marker及核心靶点,再用分子对接方法验证江枳壳Q-Marker生物活性。结果 18批江枳壳药材运用UPLC、GC-MS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共筛选出9个Q-Marker候选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川陈皮素、新橙皮苷、橙皮内酯、柚皮苷、D-柠檬烯为江枳壳Q-Marker,作用于核心靶点转化蛋白p21/H-Ras-1(HRAS)、肿瘤蛋白抗原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转录因子AP-1(JU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B)、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因子1A(CDKN1A)、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基α(PRKACA)、胱天蛋白酶-9(Caspase-9)、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发挥胃肠动力、抗抑郁、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分子对接表明川陈皮素、新橙皮苷、橙皮内酯、柚皮苷、D-柠檬烯与筛选出的10个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体现了江枳壳Q-Marker较好的生物活性。结论 从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两方面着手全面预测江枳壳Q-Marker,为江枳壳药材质量的控制和进一步研究其药效相关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消化道肿瘤手术中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中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150例需要进行消化道肿瘤手术的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单纯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进入手术室之后各阶段的血压和心率进行记录,并对患者的完全清醒时间和清醒质量进行记录,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查满意度,对两组患者的监测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结果统计发现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没有发生术中知晓的病例,各阶段的记录结果显示插管即刻、切皮时、拨管时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下降,而对照组则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清醒质量和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平稳效果良好,利于人体血流的稳定,降低全身应急反应,提高围麻期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利用ITS2条形码探讨不同产地桔梗的遗传多样性。方法:提取桔梗药材DNA,PCR扩增基于进化速率较快的DNA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并测序,采用Clustal比对分析不同产地桔梗ITS2序列,应用MEGA 5.05软件计算种内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以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党参的ITS2序列为外展值,运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构建桔梗系统进化树。结果:试验所用全部样本的K2-P遗传距离为0~0.930,相同地区来源的样本K2-P遗传距离分布于0~0.178,不同地区来源的样本K2-P遗传距离为0.735~0.930;分析结果表明,桔梗种内遗传变异程度巨大,与其地理位置显著相关。结论:ITS2条形码适用于桔梗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为进一步拓展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5.
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PC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足月妊娠1~2级初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PCA 注入0.125%布比卡因+0.0016%芬太尼。锁定时间15min,B组为对照组,分娩过程未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 A张VAS评分明显低于用药前,与B组同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产妇的产程,剖宫产率,尿潴留发生率,出血量等比较无差异。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和出生后5  相似文献   
4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快速分析鉴别短管兔耳草的化学成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UPLC-Q-TOF-MS/MS仪器,YMC-Triart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9μm),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保留时间、精确分子离子峰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并结合参考文献,对短管兔耳草成分进行鉴定,该实验共鉴别出22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11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6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个,有机酸类化合物4个。UPLC-Q-TOF-MS/MS方法能快速鉴别短管兔耳草中的各类化学成分,方法简单,快速,可为短管兔耳草的临床应用提供物质依据。  相似文献   
47.
通过亲和超滤技术捕集藏药短管兔耳草总提取物中潜在的XOD抑制剂成分,随后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快速鉴定捕集成分结构。应用Autodock 4.2分子对接软件研究捕集成分与XOD结合作用强弱与结合机制。结果共鉴定出17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成分9个,酚酸类成分5个,三萜类成分3个。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捕集成分均可与XOD自发结合,其结合方式主要以氢键、范德华力及疏水作用力为主。从结合能与打分函数看,所捕集成分均具有潜在的XOD抑制剂开发前景,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3',7葡萄糖醛酸苷效果最优。研究结果表明联用亲和超滤、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F-UPLC-MS)及分子对接技术可为天然产物中XOD抑制剂成分的解析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掌握药典种柔毛淫羊藿四川主产区不同产地种质资源的质量特征,为其种质筛选与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统一花期采样的9个居群,采用HPLC法,基于4种主要活性成分,即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合称为淫羊藿多苷,ABCI)进行含量测定和数据分析。结果:从4种成分的相对含量来看,6个居群以淫羊藿苷含量最高。从淫羊藿苷含量来看,7个居群达到药典的标准,仅四川通江县和四川渔溪镇的居群未达标。主要生态因子与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朝藿定A、朝藿定B、淫羊藿苷含量和ABCI总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含量和ABCI总量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4种成分含量与海拔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柔毛淫羊藿四川主产区种质整体质量优异,多以淫羊藿苷含量最为丰富。可作为资源开发利用及淫羊藿种植的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以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药物性肝损伤模型,研究短管兔耳草提取物通过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200 mg/kg乙酰半胱氨酸)及短管兔耳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每组10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250 mg/kg APAP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4 h后采集血样。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短管兔耳草提取物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洪连对α-异硫氰酸萘酯(ANIT)所致黄疸型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灌胃ANIT(100 mg·kg-1)花生油溶液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1 h后取血、肝脏,检测血清中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PCR检测肝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洪连(1.0,2.0,4.0 g·kg-1)可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TBIL和TNF-α的水平和肝匀浆中MDA含量,同时显著升高小鼠肝匀浆中GSH-Px的含量,洪连(2.0,4.0 g·kg-1)可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TBA的水平和显著升高肝匀浆中SOD含量(P0.01),洪连(1.0 g·kg-1)组TBA,SOD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洪连提取物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肝组织中TNF-αmRNA相对表达量(P0.01)。病理切片显示洪连(2.0,4.0 g·kg-1)组能显著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洪连对ANIT所致小鼠黄疸型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