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国内外对慢性酒精中毒所引起的躯体障碍的研究较多,而对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52.
我院1991~2001年间从2800例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患者中,观察到术后并发肠梗阻30例,除1例再次手术外,其余均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治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3.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冠心病是目前常见病,如果不积极防治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我科于1996年~1998年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例70例均用心血通注射液治疗,临床收到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探讨输液管调节器的位置对静脉穿刺回血的影响.方法 根据输液管调节器的高低,随机将900例静脉输液患者分为A、B、C、D、E、F组各150例,各组输液管调节器夹置于距输液管接头分别为20、30、40、50、60、70 cm.结果 A、B、C、D、E、F组头皮针静脉即刻回血率分别为42.0%、54.7%、86.0%、92.0%、97.3%、94.7%,B、C、D、E、F组即刻回血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C、D、E、F组即刻回血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输液管调节器夹闭的位置对静脉回血有明显影响,从静脉即刻回血率和操作方便考虑,输液管调节器夹闭的位置距输液管接头50~60 cm处为宜.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126例,均有吞咽障碍,分为研究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训练,研究组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自尊及人际行为评定量表、情绪状态量表检测。结果经过平均2个疗程的治疗,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自尊及人际行为评定量表中的个性、价值观、表现/社会接纳程度、恢复能力/稳定性、竞争性、自主性、存在价值评分及总分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情绪状态量表中紧张-焦虑、愤怒-敌对、疲劳-无力、精力充沛-能动性疲劳-无力评分及总分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合常规药物及吞咽训练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空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转导的增龄性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104只,按不同发育阶段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印迹法测定空肠IGF-1、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变化.结果 自1月龄开始空肠IGF-1逐渐增加,至6月龄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24月龄大鼠空肠IGF-1最低.空肠IRS-1、Akt、p-CREB也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IRS-1在12、18、24月龄维持于较低的水平,虽然Akt于6月龄表达最强,但仅显著高于24月龄.然而PI3-K则与IGF-1相反,1月龄为最低,其后逐渐升高,至24月龄达高峰.结论 随着增龄老年动物空肠IGF-1促细胞生长信号转导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伴重度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脑卒中复发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65例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的脑梗死患者采用自膨式支架行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PTAS),为介入组;另外74例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的脑梗死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分组依据患者治疗意愿,即是否同意接受PTAS,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NIHSS、MMSE评分变化,记录脑卒中和死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预后相关因素分布并无显著差异,合并其他脑动脉狭窄分布也无显著差异;入组时NIHSS、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但介入组3个月、6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介入组脑卒中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TAS是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改善康复预后的有效措施,并可能降低脑卒中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