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1篇
  免费   833篇
  国内免费   369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221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826篇
口腔科学   130篇
临床医学   2372篇
内科学   1220篇
皮肤病学   158篇
神经病学   246篇
特种医学   7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681篇
综合类   4786篇
预防医学   1594篇
眼科学   180篇
药学   1733篇
  33篇
中国医学   1561篇
肿瘤学   475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617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691篇
  2010年   731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802篇
  2006年   814篇
  2005年   941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539篇
  2001年   533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563篇
  1998年   459篇
  1997年   395篇
  1996年   405篇
  1995年   358篇
  1994年   359篇
  1993年   243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233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122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92篇
  1984年   94篇
  1983年   79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24篇
  1974年   17篇
  195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段同种异体骨骨折修复的过程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大段同种异体骨骨折修复过程和特征。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32只切除股骨干和骨膜2cm,植入深低温保存的中间被截断的同种异体骨,用直径3mm髓内针固定,术后2、4、8、16周分别行X线摄片、组织学、四环素荧光标记检查。结果 异体骨骨折修复是建立在异体骨活化基础上,术后2、4周骨折端不形成骨连接,8、16周两骨折端及周围均被纤维组织、软骨细胞、编织骨填充,从而构成内、外骨痂连接、但显低于异体骨与宿主骨的结合部(P<0.05)。结论 异体骨骨折修复与异体骨的活化密切相关,术后异体骨周围电磁场刺激等,促进了异体骨活化,有利于骨折修复。  相似文献   
22.
立止血与止血敏用于临床围手术期疗效的双盲对比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22001)王洪波张炯林曾国兰我院自1995年10月以来,在临床围手术中应用瑞士巴塞尔素高药厂(SolcoBasleltd,Switzerland)生产的立止血(Reptilase,由...  相似文献   
23.
为了实现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很多研究者对肿瘤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时间延误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患者及时就医来提高肿瘤早期发现的比例。现就肿瘤患者就医延迟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血卟啉病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兰  杨卫  曾义兵 《新医学》2003,34(5):316-317
1引言血卟啉病又称血紫质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血红素生物合成过程中,某些阶段的代谢障碍而致啉或其前身物质蓄积或大量排出。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样,临床症状以腹痛多见。自1990年1月~1997年5月川江安县医院共收治血卟啉病患者47例,现报道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47例患者中,男13例,女34例,男女比例为2.6。年龄2~74岁,中位年龄38岁,其中20~40岁例,占68%。有血卟啉病家族病史34例,其中3例为一母女3人。2.2临床症状与体征腹痛46例(98%):腹痛性质不固定且多样,均无膜刺激征(腹部软且无反跳痛),其中阵发性腹痛25例持续性腹痛阵发…  相似文献   
25.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丛燕潘祖玉曾晓颖王鸿利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又称Castleman'sDisease(CD),是1种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与肺内,其他受侵的部位还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因其临床表...  相似文献   
26.
脂肪栓塞综合征为创伤严重并发症.系因长骨骨折及多发性骨折后骨髓或软组织局部的游离脂肪滴挤入破裂的静脉进入血循环.机械性地栓塞小血管和毛细血管,以进行低氧血症,呼吸困难,胸闷,意识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此综合征发病急,来势猛,病情危重,死亡率高。2004年-2005年我们共收治Fes 5例,抢救成功4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对我院1995-01~2005-12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男35例,女11例,年龄35~72(平均47.3)岁。其中慢重肝21例,肝硬化25例。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腹胀42例,发热35例,腹部压痛26例,腹部反跳痛22例,腹痛20例,腹泻18例,里急后重6例,短期内腹水量迅速增多4例,移动性浊音43例。血常规:W BC>10×106/L 28例,W BC正常范围15例,W BC低于正常3例;血PM N比值>0.7者32例,<0.7者14例。腹水常规:W BC>500×106/L 24例,(300~500)×106/L 18例;PM N比值≥0.5者38例,0.5~0.25 8例。腹…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鞘内注入泼尼松龙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c fos表达的影响与神经毒性作用。方法 :慢性鞘内置管的SD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 2 0只 ,对照组 4只。实验组又分成两个亚组 ,用药组 (EP组 ,n =10 ) ,生理盐水组 (EN组 ,n =10 ) ;对照组分为二个亚组 ,用药组 (CP组 ,n =2 ) ,空白对照组 (CE组 ,n =2 )。EP组经导管鞘内注入泼尼松龙 2mg/kg ,1小时后行福尔马林试验 ,进行行为学评分并计算痛级均数 ;2小时后灌注、固定 ,取脊髓腰膨大用ABC法行c fos免疫组化反应及病理检验 ,记数脊髓背角c fos阳性神经元数 ,并与鞘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组 (EN )相比较。结果 :实验各组痛级均数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脊髓腰膨大背角Ⅰ、Ⅱ层c fos阳性神经元数EP组有减少趋势 ,但无显著差异 ;腰膨大病理检验未示异常。结论 :鞘内注入泼尼松龙有镇痛作用 ,无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压力大小可控的培养系统,以实现组织工程化生物膜的动态培养。方法根据帕斯卡定律的基本原理,设计培养基压力的控制方法,建立由培养皿、蠕动泵、压力控制模块、主控器与检测模块等组成的组织工程化生物膜动态培养系统。结果该系统可实现培养基于0.12~19.76 mmHg压力范围内的控制。结论该系统为适宜压力范围内的生物膜培养提供所需的压力环境,为组织工程化生物膜动态培养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比分析核素联合亚甲蓝与亚甲蓝单示踪法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385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9例由高年资医生应用亚甲蓝单示踪法,276例由高年资和低年资两组医生应用核素联合亚甲蓝示踪法,对比分析行联合示踪法与单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年资手术医生在联合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差异。结果联合示踪法与亚甲蓝单示踪法在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率、灵敏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示踪法下,高年资手术医生与低年资手术医生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年资外科医生使用亚甲蓝单示踪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安全可靠又经济的方法。联合示踪法有助于帮助年轻的乳腺外科医生快速掌握熟悉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