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分析壮医药物竹筒拔罐技术(以下简称"药罐技术")在基层推广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药罐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县)为调查点,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药罐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药罐技术的应用意愿>90%;影响药罐技术推广的前5位因素为群众的接受度(74.55%)、领导的重视度(66.36%)、技术疗效(62.73%)、价格(59.09%)、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53.63%);基层医务人员的不同背景(年龄、单位类别、专业、职称、学历等)影响上述影响因素的选择。结论:药罐技术在基层有很好的现实需求;但影响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与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背景等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索壮医药物竹筒拔罐技术(以下简称“药罐技术”)在基层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方法: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药罐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县)作为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及现场考核等方式了解药罐技术推广培训的效果,分析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结果:基层医务人员对药罐技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培训后较培训前大幅提高(P〈0.01),医务人员不同背景因素(单位类别、执业类别、职称级别、学历等)对技术培训效果有直接影响。结论:药罐技术培训取得满意效果,开展适宜技术培训应针对医务人员的不同背景因素,分层次有重点进行。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蛞蝓提取物对肺癌细胞P53、端粒酶基因h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癌细胞株,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结果:蛞蝓提取物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端粒酶基因hTERT表达,并改变突变型P53表达。结论:蛞蝓提取物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有可能是通过抑制突变型P53及端粒酶基因hTERT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5.
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以282例痹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壮医药罐组和中药内服组进行治疗,结果药罐组症状有效率为89.47%~91.33%,中药组症状有效率为91.67%~93.22%,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临床指标的下降均有显著效果(P>0.01);对血沉、抗“0”的下降也有显著效果(P<0.01);药罐组总有效率为92.21%,中药组总有效率95.3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病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壮药拔罐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壮药拔罐针灸综合疗法对痹病的治疗作用。方法:162例痹病患者,随机分为壮药拔罐针灸组82例和中药组80例,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壮药拔罐针灸组、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痹病主要症状改善均有较好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关节肿胀及活动障碍指数的改善壮药拔罐针灸组优于中药组(P〈0.01)。结论:壮药拔罐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痹病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改善痹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胃动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下丘脑、胃、小肠、血浆(脑-肠轴)胃动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对120只Wistar大鼠进行脾虚造模,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空线点灸对照组、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和模型自然恢复组。并设立正常健康对照。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脑-肠轴上述四个部位的胃动素水平。结果:脾虚大鼠血浆和胃组织内胃动素含量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下丘脑及小肠组织胃动素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血浆和胃组织内胃动素含量回降,而下丘脑及小肠组织内胃动素水平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胃动素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叶下珠胶囊治疗3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与澳灵治疗12例作对照。结果:叶下珠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灭澳灵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壮医药物竹筒拔罐治疗痹病的疗效.方法 330例痹病患者分为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组、单纯拔竹罐组、中药组,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等.结果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组、单纯拔竹罐组、中药组对痹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4%、87.27%、9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组与中药组的疗效相当,而优于单纯拔竹罐组.3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组对肿胀症状的改善优于其他两组(P<0.01).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组疗程比单纯拔竹罐、中药组短(P<0.01).结论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治疗痹病具有疗效好、简便经济的优势.  相似文献   
40.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肠轴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实验性脾虚大鼠下丘脑、胃、小肠、血浆 (脑 -肠轴 )β-EP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对 12 0只 Wistar大鼠进行脾虚造模 ,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空线点灸对照组、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和模型自然恢复组。并设立正常健康对照。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脑 -肠轴上述四个部位的 β-EP水平。结果 :脾虚大鼠血浆和下丘脑内 β-EP的含量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 ,而胃和小肠组织 β-EP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后血浆和下丘脑内β-EP含量上升 ,而胃和小肠组织内β-EP水平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大鼠脑 -肠轴紊乱的 β-EP水平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