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48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89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480篇
预防医学   264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163篇
  4篇
中国医学   141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itanium fiber mesh microballoons combined with nano-Sr-HAP on repair of bone defects in vivo.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model was set up by creating drill defects in the bilateral femoral condyle of 24 SD rats [6 months, with the mean weight of (545±22 g)]. The left femoral defects were filled with titanium fiber mesh microballoons combined with nano-Sr-HAP, and the right with pure metal scaffolds. At the 1st, 2nd, 4th, and 8th week after surgery, the specimens were killed and taken the X-ray, histology, and histomorphology observation. The results were contras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X-ray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bone defects in both sides were repaired. Histolog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tanium fiber mesh microballoons allowed the new bones growing inside, and more new bones in the left implan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right sides. The results of histomorphometrical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neo-bones in the left sides gradually increased as time passed. There were statistic differences in neo-bones at the 2nd, 4th, and 8th week,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the 4th and 8th week. Conclusion As titanium fiber mesh microballoons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have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osteoconduction ability, they can be used as scaffold for bone defect repair; and Nano-Sr-HAP can enhance the repair ability of titanium fiber mesh.  相似文献   
992.
新生小牛血清对人胎脑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晓娟  封志纯  杜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4,24(10):1164-1166,1170
目的 探讨新生小牛血清对人胎脑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免疫细胞组化技术,观察不同浓度新生小牛血清对人胎脑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新生小牛血清能诱导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与含不同浓度新生小牛血清培养基中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数目在发生变化,并且随着新生小牛血清浓度的增加,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数量在减少,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增加。结论 新生小牛血清影响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并与新生小牛血清的浓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为了提高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及减少异性蛋白造成的免疫反应,我们对猪肺组织中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和C进行了提取及纯化.方法用生理盐水灌洗猪肺后,经低温离心,萃取,层析来提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和C,又用高效液相色谱纯化蛋白B和C.并用膜天平测定所提纯的肺表面活性蛋白SP-B和SP-C的生物活性.结果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显示杂蛋白条带明显减少,分子量分别为6.7×1000、17.9×1000.且提纯的蛋白用较好的生物活性.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能在分子水平上纯化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和C,并较好地保持了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94.
机械通气对新生儿血浆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新生儿血浆中抗氧化酶 (antioxidant enzyme,AOE)活性的影响。 方法 用酶活性测定法检测 72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前后血浆中过氧化氢酶 (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 peroxidage,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 utase,SOD)的活性。 结果  (1)机械通气前 ,早产儿与足月儿 ,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血浆 GPX分别为(90± 6 1)、(116± 5 1)、(94± 6 1)、(113± 5 2 ) k U/ L,CAT分别为 (6 8± 43)、(82± 43)、(6 9± 41)、(84±43) k U/ L,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而 SOD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较低 [分别为 (78± 11)、(84±11) k U/ L(P<0 .0 5 )。(2 )机械通气后 ,各组 GPX、CAT、SOD均随通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但足月儿、正常体重儿下降幅度较小 ,而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下降幅度较大。通气后 3d GPX、CAT、SOD在早产儿分别为 (72± 47)、(5 1± 33)、(5 3± 9) ,足月儿分别为 (10 2± 49)、(78± 37)、(87± 11) ,低出生体重儿分别为 (70± 48)、(4 9± 31)、(5 1± 9) ,正常出生体重儿分别为 (10 3± 47)、(74± 2 3)、(85± 12 ) k U/L,早产儿低于足月儿 ,低出生体重儿各项均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 (P<0 .0 1)。 结论 机械通气可降低新生  相似文献   
995.
新生儿窒息 (NA)的MODS发生率为 5 1 7% ,器官衰竭者死亡率更高。降低NA死亡率 ,完善NICU监护系统 ,对MODS早期诊治至关重要。1 临床资料1 1 MODS与NA的关系 研究表明 ,NA各脏器舒张末血灌流减少分别为 :脑 5 7%、肾上腺 6 0 %、肾脏 70 %、腹主动脉 70 %及肠系膜上动脉 75 %。虞人杰等报告NA后MODS发生率 5 1 7% ,其中脑损害 6 5 3% ,肾脏损害 42 9% ,提出器官损害分轻、中和重度。1997年 2月— 1998年 8月 ,收治NA患儿 2 86例 ,日龄 1~ 5d,其中男 172例 ,女 114例 ,平均体重 2 82Kg;MODS发…  相似文献   
996.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中神经干细胞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干细胞(NSCs)的变化规律。方法:取新生7日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和缺氧缺血组。每组再根据处死时间点随机分成3 h,6 h,1 d,3 d,7 d,14 d,21 d 7个亚组(n=10)。缺氧缺血组大鼠分离并结扎左颈总动脉,置于密闭缺氧箱2.5 h,缺氧组不结扎血管,仅缺氧2.5 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皮层及纹状体区阳性NSCs数。结果:正常7日龄大鼠脑组织存在NSCs,且呈明显的区域性分布,在10日龄后数目逐渐减少。缺氧组及缺氧缺血组大鼠NSCs较正常组增多,差异有显著性,在缺氧后3d(10日龄)时达高峰,后逐渐减少,缺氧组在缺氧后21 d(28日龄)时仍高于正常组。结论:H IBD发病中早期NSCs增殖;NSCs随着病情的演变开始减少;早期采用NSCs干预治疗可能为临床治疗H IBD提供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进一步阐述良性婴儿癫痫(BIE)的临床发作及发作期脑电图(EEG)特征,以便早期识别此病,合理治疗及评估预后。方法对21例符合BIE诊断标准的患儿临床发作及视频脑电图(VEEG)进行分析,并对治疗及预后进行随访。结果患儿发病年龄3~11个月。19例发作初期有丛集性特点。主要表现形式为:头、眼歪斜,面肌、眼睑或肢体阵挛,肢体肌张力增高或四肢松软,意识丧失,活动停止,青紫,反应迟钝,凝视,自动症。所有患儿发作间期EEG正常。13例VEEG监测到19次发作,显示发作期放电均为局灶起源,2例5次发作为左侧后颞区起源,3例4次发作为左侧中颞区起源,2例3次发作为右侧中颞区起源,3例4次发作为左枕区起源,1例1次发作为右枕区起源,左右顶区起源各1例。痫样放电持续时间55~126 s。所有患儿均单药治疗,左乙拉西坦11例,德巴金糖浆9例,奥卡西平1例,17例于1个月内发作控制。疗程1年,随访时间2~3年,无1例复发,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 BIE丛集性发作突出;发作期EEG以颞区放电为主;此病预后良好,可缩短抗癫痫疗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方法,观察不同路径行锁骨下静脉(SCV)穿刺置管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住在苏州科技城医院重症医学科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42)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锁骨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n=42)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锁骨下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记录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计算穿刺一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和失败率。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试验组成功穿刺病例的穿刺时间为(6.25±3.84)min,少于对照组(14.11±5.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失败率分别为92.9%和0,均高于对照组(61.9%和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实时引导下锁骨上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不仅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还可以减少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而且可以降低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在曲霉菌感染患者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设曲霉菌感染组:曲霉菌感染标本17份;对照组:正常组织、念珠菌感染组织、隐球菌感染组织、毛霉菌感染组织各2份,采用免疫组化技术.以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检测各组组织病理标本中烟曲霉抗原。结果 曲霉菌感染组17份曲霉菌感染组织病理标本,免疫组化检测阳性15份,阳性率88%;对照组正常组织切片、念珠菌感染组织、隐球菌感染组织、毛霉菌感染组织均成阴性反应。结论 抗烟曲霉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在曲霉菌感染组织病理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操作简单、易观察,在烟曲霉感染的组织病理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调查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08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约50.24%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焦虑,约57.14%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的焦虑,导致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因素排前三位的为:疾病疼痛、生活自理不能和药物副作用。结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应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