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由于我国没有系统的医学物理学教育体系[1],所以对本科生的医学物理学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基本上是各个学校各自为政,医学物理学选修课也是如此.随着学科间的融合,医学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医学物理学教育关系到医学物理学人才的培养,对医学物理学的发展及临床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应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选修课.本人认为选修课的开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32.
目的采用改进的挥发油提取器提取丁香乳化芳香水,研究不同冷凝温度与不同收集温度下所得乳化芳香水的稳定性及不同温度下丁香挥发油的理化参数与乳化芳香水稳定性的相关性,为丁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指导。方法应用表面张力测定仪、乌氏黏度计等测定不同温度下的丁香挥发油的密度、黏度、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并应用稳定性分析仪测定不同提取温度、收集温度下提取所得的乳化芳香水1 h内的稳定性及其粒径,应用多元数据分析分别研究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理化性质与乳化芳香水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随温度的升高丁香挥发油的相对密度、黏度、表面张力逐渐降低,界面张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丁香芳香水的稳定性动力学指数(TSI)与界面张力及冷凝温度呈负相关,与收集温度、密度、黏度、表面张力呈正相关。结论提取过程中收集温度、界面张力及冷凝温度对丁香挥发油与芳香水的稳定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通过控制收集温度、冷凝温度、界面张力来改变挥发油乳化芳香水的油水分离速度,对其提取工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处理方法。方法 1位78岁老年男性患者长期稳定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在服用非诺贝特2周后出现咳血、血尿和左下肢疼痛,急诊查INR值为5.9,予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 10 mg处理后出院,随后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周剂量下降40%后INR值达到稳定,半个月后患者因肌痛停用非诺贝特,INR值连续2周持续下降,调整华法林剂量至接近服用非诺贝特前。结果 患者在稳定的华法林治疗剂量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后,增加了华法林的抗凝效果。非诺贝特蛋白结合率高,可能把与白蛋白结合的华法林置换下来,导致抗凝效果增强;非诺贝特也是轻到中度的CYP2C9抑制剂,CYP2C9为S型华法林的代谢酶。这2种作用合起来可增强华法林的药效。结论 在长期华法林稳定抗凝治疗的情况下加用非诺贝特后,建议连续监测INR值并考虑经验性降低华法林剂量20%,之后根据INR值继续调整剂量至稳定。  相似文献   
34.
次声作用对CHO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经次声作用后的CHO细胞膜进行观察,以探讨次声对细胞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8Hz、130dB的次声作用于CHO细胞,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正常及经次声作用后的CHO细胞膜表面进行纳米级水平的扫描检测。结果CH0细胞经次声作用后,其细胞膜表面突起明显变短、凹陷变浅,整个细胞膜表面结构变得较为平缓,并且随着次声作用次数的增加,其改变程度亦愈加显著。结论一定强度的次声作用可引起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直接改变,并且次声作用次数越多,该变化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氮氧自由基化合物NHCOCH3-TEMPO对雄性BALB/c小鼠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 将120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和7 Gy照射组,每组60只,每组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照射组、低剂量TEMPO照射组、中剂量TEMPO照射组、高剂量TEMPO照射组和阳性对照(WR-2721)组。60Co γ射线照射前0.5 h动物腹腔注射防护药物,剂量分别为:WR-2721组200 mg/kg、低、中、高剂量TEMPO组分别为100、200和400 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照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 Gy全身照射组用于观察小鼠照后8和15 d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DNA含量和外周血象的变化;7 Gy全身照射用于观察小鼠照后30 d生存率。结果 4 Gy照射后,TEMPO预处理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DNA含量较生理盐水照射组均明显增加(t=2.53~6.13,P<0.05);中剂量TEMPO预处理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较生理盐水照射组明显增加(t=4.34,P<0.05),但外周血红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照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Gy照射后,低剂量TEMPO预处理组小鼠30 d存活率较生理盐水照射组明显增加(χ2=5.934,P<0.05)。结论 氮氧自由基化合物NHCOCH3-TEMPO对雄性BALB/c小鼠γ射线辐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比较分析盐酸罗哌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对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龄产妇86例,均行剖宫产手术。将这些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产妇均43例。对研究组产妇予以盐酸罗哌卡因麻醉,对参照组产妇予以盐酸布比卡因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产妇予以不同的方法进行麻醉治疗,研究组产妇的最大运动阻滞恢复指标明显短于参照组产妇,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予以盐酸罗哌卡因麻醉,起效快并且麻醉效果较好,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成像应变率(SR)比值及超声等级评分对乳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200例乳腺结节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恶性62例,良性138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SR比值分别为(2.71±0.65)和(0.9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等级评分诊断准确185例,诊断错误15例.超声成像SR比值及超声等级评分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95%CI:0.088~0.996)和0.938(95%CI:0.088~0.994).超声成像SR比值及超声等级评分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3%、93.5%、86.2%、95.6%、92.5%和91.9%、92.8%、85.1%、96.2%、92.5%.结论 在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超声成像SR比值及超声等级评分具有较高的诊断效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报告1例外阴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女,44岁,外阴大片丘疹、结节、糜烂伴痛痒感1年余,渗液1周。皮损组织病理示:皮肤局部糜烂,底部一致性细胞组织样细胞增生,可见核仁与核沟,未见核分裂。瘤细胞内散在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可见簇集状淋巴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不明显。免疫组化:S-100(+)、CD1a(+)。诊断:外阴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单克隆鼠抗人ki67、多克隆兔抗人cerbB-2、单克隆鼠抗人p53、单克隆鼠抗人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染色检测60例乳腺癌标本中ki67、cerbB-2、p53、nm23的表达水平,分析ki67、cerbB-2、p53、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共34例(56.67%),其中ki67阳性表达24例(70.58%),cerbB-2阳性表达14例(41.48%),p53阳性表达20例(58.85%),nm23阳性表达22例(64.71%);无淋巴结转移组共26例(43.33%),其中ki67阳性表达10例(38.46%),cerbB-2阳性表达4例(15.38%),p53阳性表达8例(30.77%),nm23阳性表达24例(92.30%),淋巴结转移组ki67、cerbB-2、p53阳性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增高(均P<0.05);nm23阳性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ki67、cerbB-2、p53、nm23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的判断指标之一。更多  相似文献   
4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5例家庭氧疗依从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为慢性疾病,如何改善COPD的预后,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长期家庭氧疗(long term oxygen therapy,LTOT)能提高COPD病人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1]。随着我国社区卫生工作的不断扩展,深入家庭的治疗项目逐渐增多,家庭氧疗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