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3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救治,可导致患者死亡。我院自2001年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以来,共发生5例急性心包填塞,均采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加自血回输治疗,其中2例行开胸心包引流术加心脏穿孔修补术,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已经有较多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ARB)治疗心力衰竭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ARB能够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其机制主要是ARB选择性阻滞了AngⅡ与AT_1。受体的结合,预防和改善左室重构,纠正心力衰竭时的神经激素异常。目前倾向于对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者改为ARB;对收缩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首选治疗是ACEI,如果不能耐受ACEI,改为ARB。但已经有研究结果证实ARB可以作为首选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而并非仅仅是ACEI的替代。评价ARB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RB能否取代ACEI用于收缩性心力衰竭首选治疗,以及ARB与ACEI的联合使用。目前存在不同观点,仍需要更多的和设计更为合理的循证医学证据。可以预见ARB将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1岁,主因发现心脏杂音3个月入院。查体:血压110/65mmHg(1mmHg=0.133kPa),口唇无发绀,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哕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6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腹软,肝脾不大,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胸片提示:心肺膈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心复康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phenomenex(luna5u C18(2)100 A,250 mm×4.6mm)色谱柱,以乙腈-水(体积比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黄芪甲苷在0.676~6.7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60%,RSD为0.35%。结论所测结果准确可靠,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可有效地测定心复康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通过双重缩窄大鼠腹主动脉制作心衰模型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组(模型组)、腹主动脉双重缩窄模型组(改良组)。造模8周后,使用BL-420E+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测定心功能指标,比较3组大鼠心功能的各项指标(SAP、DAP、LVEDP、LVMI、±dp/dtmax)。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与改良组大鼠SAP、DAP、LVEDP、LVMI显著升高(P〈0.01),±dp/dtmax下降(P〈0.01);改良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SAP、DAP、LVEDP、LVMI显著升高(P〈0.05),±dp/dtmax下降(P〈0.05)。结论双重缩窄大鼠腹主动脉制作慢性压力超负荷模型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对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药物、胺碘酮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观察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静息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82.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22,P<0.05).结论 稳心颗粒对于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能够发挥良好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8.
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药--心复康口服液对腹主动脉部分缩窄致压力超负荷模型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组(模型组)、心复康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制作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BL-420E+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测定心功能参数,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心肌高能磷酸盐的浓度,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线粒体的形态,比较3组大鼠第6、8周心功能的各项指标(SAP、DAP、LVEDP、LVMI、+dp/dtmax、-dp/dtmax)及心肌高能磷酸盐(ATP、ADP、AMP、TAN、EC)的含量.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后第6周起,模型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显著下降(P<0.01);心肌ATP、ADP、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造模后第8周,上述改变更显著(P<0.01,P<0.05).②和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及ATP、ADP、AMP、TAN的含量均明显改善(P<0.01).⑨治疗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及ATP、ADP、AMP、TAN的含量在8周时明显高于6周(P<0.01,P<0.05).④治疗组大鼠心肌线粒体的受损程度较模型组轻.结论 心复康口服液能明显改善慢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脏功能,并对心肌线粒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雪滨  王荣英 《河北医药》2009,31(19):2619-2620
梗死动脉血栓性栓塞是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1]。溶栓治疗仍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常伴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前反复发作心绞痛可使心肌处于缺血预适应状态^[2],研究表明,缺血预适应可保护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但机制尚不清楚^[3]。  相似文献   
30.
心复康治疗充血心力衰竭4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中药心复康(黄芪、人参、丹参、附子等)治疗气虚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1例,总有效率95.1%,在改善症状和体征方面有显著作用.提示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本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