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192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419篇
预防医学   166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65篇
  2篇
中国医学   177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石钺  程星烨  曹阳 《中成药》2007,29(4):524-52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糖尿乐颗粒(天花粉、山药、红参、知母、黄芪等)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实现对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以Diamon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3种成分的浓度和各自的峰面积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及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测定糖尿乐颗粒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可作为糖尿乐颗粒的质量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82.
目的:预测某医院2013年门急诊工作量、出院人数、住院手术量。方法运用直线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结果该院门急诊人次预测模型为y^1=534939+88502.6t,出院人次预测模型为y^2=34885.9+5703.1t,住院手术人次预测模型为y^3=10786.5+962.1t,预测2013年门急诊工作量为1065955人次、出院病人68704人次、住院手术量为16559人次,并给出了其区间预测值。结论通过对门急诊工作量、出院人次、住院手术量3项指标的预测,为实现2013年工作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草豆蔻的混淆品———云南大草蔻Alpiniablepharocalyxvra.Glabrior进行了原植物、生药性状 ,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并与草豆蔻作比较 ,为鉴别两者提供了依据。文中附薄层色谱图 1幅。  相似文献   
84.
曹阳 《现代保健》2011,(17):54-55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忭。方法对13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B型超声联合官腔镜电切术治疗,且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肌瘤,手术时间10-70min,术中出血量10~200ml。术后随访6-48个月,0型、I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满意率均达100.0%,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结论B型超声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是目前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5.
临床数据管理的电子化趋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临床数据管理是药物临床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出正确的评价。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上药物临床研究出现了电子化临床数据管理模式,数据的收集、录入、核查、整理已经不再采用纸型的病例报告表(CRF),而是以电子CRF(e-CRF)的形式收集数据,  相似文献   
86.
重叠延伸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阳  李冬田  尹冰楠  佟惠春 《河北医药》2005,27(11):803-804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PCR技术(重叠延伸PCR)并用于腺病毒早期基因E1A与内核蛋白体进入位点IRES(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的直接连接,为构建复制型腺病毒载体作准备.方法以PcAE1A质粒与PIRES-EGFP质粒为模板,通过引物设计,使E1A基因3'端与IRES基因5'端具有相互重叠的一段序列,用该组引物行PCR分别扩增E1A基因与IRES基因,再以这两种PCR产物的混合物作为模板,进行重叠延伸PCR扩增E1A-IRES基因片段.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重叠延伸PCR方法成功构建了E1A-IRES基因片段.结论重叠延伸PCR法能将任意两段DNA序列连接起来,其在分子生物学的领域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子宫肌瘤患者均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手术所致的创伤和相关并发症,使近年来许多子宫肌瘤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而中医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又有肯定优势,其中根据其病因病机,以扶正祛瘀为治疗大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主要就中医治疗子宫肌瘤进行分析,总结从瘀论治子宫肌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88.
向小红  周琦  田敏  唐敏  曹阳  吕红彬 《眼科新进展》2018,(12):1172-1175
目的 探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发生角膜上皮细胞功能障碍(corneal epithelial dysfunction,CED)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疗效。方法 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患者231例(231眼)纳入本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眼部和全身合并症、手术方式、术中玻璃体内填充物及术后用药,分析CED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对术后发生CED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发病时间、治疗方案、恢复时间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231例231眼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术后发生CED 23眼,发生率为9.96%。患者年龄、性别、手术原因与术后发生CED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填充硅油、患者自身合并糖尿病及睑板腺功能障碍以及术后联合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均是术后发生CED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23例23眼CED患者发病时间为(26.82±13.08)d,经治疗恢复时间为(21.65±12.32)d;治疗后CED患者BCVA为(2.04±0.74)LogMAR,较治疗前BCVA[(1.85±0.75)LogMAR]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硅油填充、合并糖尿病、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局部药物毒性可能增加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后CED的发生;CED患者经药物或联合角膜绷带镜或自体血清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9.
报告一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合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检索文献包括7篇英文文献(8个病例),1篇中文文献,共报道9例NMOSD合并HIV感染/AIDS病例,结合本文报道的1例共10例,其中5例为女性,5例为男性,3例HIV感染/AIDS为新发,其他病例的HIV感染/AIDS发病均早于NMOSD。临床表现上,7例均为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同时或相继发生,2例表现为单相病程或复发性脊髓炎,1例仅表现为双眼相继发生的视神经炎,10例患者头颅或脊髓MRI均有典型的视神经或脊髓异常信号,伴或不伴强化。2例患者未进行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protein-4,AQP4)抗体Ig G检测,其余8例中5例AQP4抗体阳性、3例阴性。针对AIDS的治疗,10例患者中,8例接受了高效...  相似文献   
90.
错畸形是患病率较高的一类口腔疾病, 口腔正畸治疗的目标是健康、美观、功能及稳定。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是林久祥教授团队总结数十年临床经验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矫治体系, 为较疑难的骨性错畸形, 特别是骨性Ⅲ类错畸形的非手术矫治开辟了新的途径, 是实施健康矫治理念的良好载体。关于正畸医师应如何规范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 国内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南和规范。本技术规范由林久祥教授指导, 多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权威专家共同修改, 参考相关国内外文献和专著, 并结合众多专家的多年临床实践经验, 形成本技术规范, 旨在为广大正畸医师开展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助于规范和指导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 减少并发症, 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促进该矫治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