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快速解剖标测方式构建肺静脉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内科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60例房颤患者,依据肺静脉造影方式分为快速解剖标测组30例和非选择性肺静脉造影组30例。评价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预定消融径线外消融点数、肺静脉隔离率等方面差异。结果 快速解剖标测组与非选择性肺静脉造影组相比:曝光时间减少[(16.18±4.26) min vs(45.64±6.48) min,P<0.05],总手术时间降低[(122.34±13.82) min vs(180.19±12.56) min,P<0.05)],预定消融径线外消融点数减少[(3±1)个vs(16±4)个,P<0.05],肺静脉隔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vs 93.33%,P>0.05)。结论 快速解剖标测方式构建肺静脉能明显提高肺静脉隔离术的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环孢素(CsA)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10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环孢素预处理(CsA)组、缺血-再灌注(IR)组、假手术(Sham)组,每组12只.应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连续监测各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压(LVESP)和心电图.再灌注结束后采集血液、心...  相似文献   
43.
患者男,64岁,于2010年12月13日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20余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20年前因活动后出现胸闷、气促,在我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接受正规治疗。活动  相似文献   
44.
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日益突出.高血糖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涉及到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而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是由多因素所致,糖尿病通过各种心肌细胞器结构的改变(线粒体、内质网等)、信号途径、酶学及基因学的变化和炎症因子等病理机制,导致心脏纤维化、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本综述详细阐述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肌节段运动幅度牛眼图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心肌节段运动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23例临床确诊的心力衰竭患者为心力衰竭组,2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Philips iE-33配置的Qlab定量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心肌节段运动幅度牛眼图进行定量分析,并获得左心室整体与节段容积-时间曲线,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左心室最大射血速率(PER)、左心室最大充盈速率(PFR),左心室17节段最大运动幅度(Emax)、最小运动幅度(Emm)、平均运动幅度(EA)、运动幅度标准差(SD)、左心室节段运动幅度离散度(SD/EA).结果 心力衰竭组的EF较对照组减低,EDV、ESV值大于对照组(P<0.05);PER、PFR、Emax、Emm、EA、SD、SD/EA均小于对照组(P均<0.001);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节段运动同步性异常,在窄间分布上无一定规律可循.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肌节段运动幅度牛眼图能全面显示心室容积、室壁运动及功能动态变化,为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CRT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完整的定量信息;Emax、Emm、EA、SD/EA等可作为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运动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和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心肌组织中胰同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水平,用心肌细胞横径(TDM)和心脏湿重/体重(HW/BW)判定左心室肥厚。结果:SHR的TDM和HW/BW均十分显著的高于WKY;心肌组织IGF-I水平也显著高于WKY,且SHR心肌组织IGF-1与TDM及HW/BW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HR有明显的左心室肥厚,而组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应。方法将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成4组 ,每组6只。其中3组分别灌胃缬沙坦8mg·kg-1、24mg·kg-1和苯那普利1mg·kg-1 ,对照组和6只正常大鼠给生理盐水。结果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后血压均显著降低 (均P<0.01),以缬沙坦 (24mg·kg-1)的降压幅度最大 ,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苯那普利组的心肌细胞横径 (TDM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缬沙坦 (24mg·kg-1)组的TDM和心脏湿重/体重 (HW/BW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且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均具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缬沙坦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且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强度并不平行 ;缬沙坦 (24mg·kg-1)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较苯那普利 (1mg·kg-1)强。  相似文献   
49.
甲亢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体会倪薇华,曹蘅(附属弋矶山医院心内科)室扑、室速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继发于甲亢患者罕见,为甲亢碎死的原因之一[1]。本文介绍两例甲亢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因及治疗。例1女性,50岁,农民。因心悸、胸闷2天加重半...  相似文献   
50.
心肌组织和血浆IGF—Ⅰ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的Witar-Kyoto大鼠(WKY)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IGF-Ⅰ水平,以心脏湿重(HW)和心脏湿重/体重(HW/BW)来判定心肌肥厚.结果显示:SHR的HW较WKY有显著升高(P<0.05),HW/BM则较WKY有高度显著升高(P<0.01).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GF-Ⅰ与血浆中的IGF-Ⅰ显示正相关(WKY:r=0.8485 P<0.05;SHR:r=0.9529(P<0.005).试验结果提示不论心脏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心脏合成和分泌的IGF-Ⅰ对循环中的IGF-Ⅰ水平均有影响,而在心肌肥厚,心肌组织中的IGF-Ⅰ病理水平增高时,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