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摘要】 目的 利用人皮肤来源的细胞体外构建含色素组织工程皮肤白念珠菌感染模型。方法 利用人皮肤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成纤维细胞与胶原孵育3 d后得到组织工程真皮,在其表面接种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培养12 d,获得组织工程皮肤,再在其表面滴加1个麦氏浓度的白念珠菌悬液5 μl,分别在6、12、24、48和72 h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结果 利用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及胶原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结构良好,表皮分化层次分明。HE染色和PAS染色显示,感染白念珠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白念珠菌对表皮结构的破坏逐渐加重,菌丝由浅表向真皮逐渐侵入。感染至72 h,表皮结构完全破坏,真皮内充满大量菌丝。结论 利用人皮肤来源的细胞,培养出的含色素组织工程皮肤层次结构分明;初步建立了人皮肤来源的组织工程皮肤念珠菌感染模型。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皮肤,人工; 念珠菌,白色; 模型,生物学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IL-24基因表达载体(Ad-IL-24)对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细胞COLO 16的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构建的Ad-IL-24腺病毒感染COLO 16细胞,qPCR法检测IL-24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IL-24过表达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IL-24过表达对COLO 16细胞凋亡的影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IL-24过表达后COLO 16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Western 印迹检测Bax,Bcl-2以及活化的caspase 3蛋白水平,qPCR法检测Bax、Bcl-2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方法,检测IL-24过表达后Bax,Bcl-2的表达情况。 结果 MTT结果显示,Ad-IL-24组的细胞从第4天开始出现明显抑制,第6天差异最明显(P < 0.05),并呈现时间依赖性,而Ad-GF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流式细胞仪显示,Ad-IL-24组的COLO 16细胞凋亡率(13.10 ± 0.92)%,显著高于对照组(3.69 ± 0.36)%(P < 0.05)和空载体组(3.39 ± 1.06)%(P < 0.05),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Ad-IL-24组细胞加速凋亡。免疫荧光、Western 印迹法和QPCR法结果显示,IL-24过表达后Bax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而Bcl-2在细胞中的表达却明显下降。Western 印迹法和qPCR法显示,Ad-IL-24组的Bax、Bcl-2的蛋白及mRNA水平分别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和下降,在蛋白水平上产生与抗cleaved caspase 3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条带。 结论 Ad-IL-24可诱导鳞癌细胞COLO 16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基因、下调Bcl-2基因表达,并活化caspase 3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新型维A酸ECPIRM及全反式维A酸(ATRA)对白细胞介素17(IL-17)刺激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IL-1β表达的影响。 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ECPIRM及ATRA与IL-17共同作用于HaCaT细胞后对其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IL-17(20 μg/L)刺激HaCaT细胞或与ECPIRM(80 μmol/L)、ATRA(5 μmol/L)共培养24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并提取总RNA,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的变化。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法。 结果 低浓度ECPIRM可促进HaCaT细胞增殖,随着药物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对HaCaT细胞生长出现抑制现象,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ATRA抑制HaCaT细胞生长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IL-17刺激HaCaT细胞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20.312 ± 2.053 ng/L、4.05 ± 0.47)与对照组(11.427 ± 0.929 ng/L、1.00 ± 0.03)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CPIRM作用后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12.470 ± 1.897 ng/L、0.82 ± 0.12)与IL-17刺激组(20.312 ± 2.053 ng/L、4.05 ± 0.47)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TRA作用后IL-1β蛋白及IL-1β mRNA水平(12.694 ± 1.478 ng/L、0.87 ± 0.16)与IL-17刺激组(20.312 ± 2.053 ng/L、4.05 ± 0.47)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ECPIRM处理组、ATRA处理组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IL-17可促进HaCaT细胞分泌IL-1β,ECPIRM及ATRA对其诱导的HaCaT细胞IL-1β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4.
1病历摘要患者男,19岁。因腕膝关节痛2个月,全身红斑丘疹20 d于2013年8月19日就诊。患者2013年3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关节、足背胀痛不适,后双侧腕关节、膝关节出现类似疼痛,偶有双手握拳受阻。20 d前肩背部出现环形红色斑片,渐蔓延至腰腹部,关节胀痛加重。外院诊断为"红斑狼疮",查抗核抗体1∶1 000(正常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家庭暴力受虐者的求助方式.方法 采取多级分层抽样方法,用自编家庭暴力求助方式问卷,对306名家庭暴力受虐者进行访谈.结果 33.7%的家庭暴力受虐者感到无处求助.受虐者的求助对象居前3位的依次为:家庭其他成员(34.6%)、邻居亲友(17.0%)和村/居委会(12.5%),其中向村/居委会求助的有效率最高(71.1%).城市受虐者向家庭其他成员和妇联的求助率高于农村和工业区(向家庭其他成员求助率44.6%,35.8%和23.0%,x2=9.962;向妇联求助率8.9%,0和2.0%,x2=10.310,均P<0.01),农村受虐者向村/居委会的求助率高于城市和工业区(30.3%,3.0%和2.0%,x2=49.397,P<0.01).男性受虐者的求助对象居前3位的依次为:家庭其他成员(27.3%)、村/居委会(15.8%)和邻居亲友(10.9%),女性则为:家庭其他成员(38.0%)、邻居亲友(20.0%)和村/居委会(10.8%),女性向邻居亲友的求助率高于男性(20.0%,10.9%,x2=3.980,P<0.05).成年受虐者向家庭其他成员求助率低于儿童和老年者(31.6%,42.0%和46.9%,x2=5.993,P<0.05),老年受虐者向村/居委会的求助率高于成年和儿童(28.1%,12.1%和4.0%,x2=9.930,P<0.01).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无处求助率最高(47.8%),向家庭其他成员和村/居委会的求助率均以小学文化者最高(分别为38.5%和24.0%),大学及以上文化者最低(分别为17.4%和0).结论 家庭暴力受虐者的求助方式因地域、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victim's help-seeking behavior of domestic violence. Methods Using a multi-stage sampling strategy,306 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face-to-face interviewed. A self-designed help-seeking questionnaire of domestic violence was administered. Results 33.7%victims felt nowhere to seek help. The three leading helpers they seek were the other family member (34.6%),neighbor and friend( 17.0% ) and community office ( 12.5% ) ,and the community office had highest prevalence of effect (71. 1% ). The prevalence of seeking help from other family member and Women's Federation were highest in urban victims (P<0.01) ,and seeking help from community office was highest in rural victims (P<0.01). The three leading helpers were other family member (27.3%) ,community office ( 15.8% ) and neighbor and friend ( 10.9% ) by male victims, and other family member ( 38.0% ), neighbor and friend ( 20.0% ) and community office ( 10.8% ) by female victims. The prevalence of seeking help from neighbor and friend was higher in female than in male ( 20.0% vs 10.9%, x2 = 3. 980, P< 0.05 ). Adult victims seek help from other family member were less than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31.6% vs 42.0% and 46.9%, x2 =5.993, P<0.05),and the elderly seek help from community office were more than adults and children (28.1% vs 12. 1% and 4.0%, x2 =9.930, P<0.01 ). The victims with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were with higher prevalence of feeling nowhere to seek help (47.8%). Seeking help from other family member and community office were most in victims with lower level of education( 38.5% and 24.0% ,respectively) and were least in victims with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 17.4% and 0,respectively, P < 0.05, P < 0. 01 ). Conclusion Help-seeking behaviors of victims of domestic violence are varied by geographic settings,age,gender and education levels.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50例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血气分析变化,评价疗效。结果: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分别为(51.17±3.2)mmHg、(74.25±4.51)mmHg(1 mmHg=0.1333kPa),PaCO2分别是(66.10±7.25)mmHg、(59.51±5.76)mmHg,呼吸频率(27±3)次/min、(20±2)次/min,心率(105±15)次/min、(95±10)次/min。结论:BiPAP呼吸机可明显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改善通气,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87.
多形式教学方法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总结精神病学教学实践中采用的角色扮演式教学、录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研究式教学、现场教学、双语教学、课外辅导和网络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多种教学技术,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8.
徐胜军  曹玉萍 《护理研究》2007,21(18):1669-1670
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人病情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临床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又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还是护患双方的举证依据[1].  相似文献   
89.
背景:神经衰弱的病因通常被笼统地归因于心理:社会及生物学诸因素的复合作用。目的:探讨神经衰弱发病与患者个性、生活事件及血清埃伯斯坦-巴尔(EB)病毒阳性率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及前瞻性配对分析。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对象:选择2000—05/10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连续就诊的神经衰弱患者共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27&;#177;8)岁,病程为0.5-20年,平均4.0年。按照1:1配对原则,从湘雅二医院的职工、家属和学生中,选取30例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与病例组相一致者作为对照组,均排除精神与躯体疾病。以上被试对本观察均知情同意。方法:检测两组观察对象血清埃伯斯坦-巴尔病毒抗体IgG和IgM阳性牢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病例组于治疗前后各取血1次,对照组仅取1次。病例组由临床医生根据病情给于常规药物及综合心理治疗,治疗前分别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神经质、精神质、性格内外向和掩饰程度4个维度。其中性格内外向维度分数高代表外向,分数低代表内向。神经质维度高分表示焦虑、担忧。精神质维度分数高表示孤独,难以适应外部的环境)评估个性、生活事件量表(包括生活事件总分、正性事件值和负性事件值)评估经历的生活事件及症状自评量表(采用0-4级评分,包括10个因子,0~4分为无症状到症状严重)评估临床症状,其中人格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与患者治疗4个月后评分作自身对照。对照组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生活事件量表评分并与病例组治疗前评分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生活事件量表评分及埃伯斯坦-巴尔病毒阳性率。②神经衰弱患者治疗前后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埃伯斯坦-巴尔病毒阳性率。结果:病例组有27例在治疗4个月后进行了随访,3例因路途远而脱落。进入结果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7例和30例。①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比较:病例组神经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7.59&;#177;10.79,40.58&;#177;8.68,(t=6.536,P〈0.01)],而性格内外向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6.31&;#177;10.79,53.50&;#177;11.28,(t=3.203,P〈0.01)]。病例组神经质分治疗后较冶疗前娃著下降[53.10&;#177;12.67,60.58&;#177;9.43,(t=4.006,P〈0.01)]。②生活事件量表评分比较:病例组生活事件量表总分、负性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9.73&;#177;17.25,18.93&;#177;17.00);(7.70&;#177;10.46,7.23&;#177;10.24).(t=3.278,3.167,P〈001)]。③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比较:病例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50.36&;#177;33.43,64.55&;#177;29.62(t=3.771.P〈0.01)]。④埃伯斯坦-巴尔病毒IgG,IgM阳性率比较: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26.67%);(50.00%,0),(x^2=4.593,7.067,P〈0.05~0.01)]。⑤神经质分和血清埃伯斯坦-巴尔病毒阳性率为神经衰弱患者发病的2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神经衰弱患者具有神经质和内向的个性特征,病前经历较多负性生活事件。且患者的埃伯斯坦-巴尔病毒阳性率升高,可能与应激状态下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可诱导埃伯斯坦-巴尔病毒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0.
老庄哲学与心理健康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在心理和社会功能上也处于完好状态。也就是说,身体的无病、肉体的无疾、生理的无痛,并不表示人就一定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灵的扭曲、精神的痛苦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大。因此.怎样维护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本文拟通过老庄哲学思想的解剖,对现代人心理健康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