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各种结核中最常见者,占90%。一般是由于吸人传染源咳嗽、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含结核菌的飞沫而感染。感染后不一定发病,少数于抵抗力降低时发病,病理特点是有结核结节,干酪坏死,易形成空洞。发病多为慢性经过,但也有急性发病者。常有咳嗽、咳痰、痰血或咯血等呼吸道症状及低热、盗汗、纳差、乏力等全身症状。卫生部已把结核病列为九五规划重大疾病控制之列并将结核病升格为乙类传染病管理。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血管源性认知障碍自我辨识筛查量表建立筛查数学模型,初步筛查出轻度血管源性认知障碍患者。方法收集年龄≥50岁、存在血管源性危险因素的人群共计610例,通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调查病例的一般资料、自我辨识筛查量表资料以及MMSE、MoCA量表资料,并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学历、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的函数总体预测结果的一致率达到66.3%,灵敏度(Sen)为79.8%,特异度(Spe)为44.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在具有血管源性危险因素的人群中进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筛查。  相似文献   
23.
经阴道改良式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阴道改良式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我科收治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58例,年龄42~82岁,孕次1~9次,产次1~8次,发病时间1~360个月.按照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进行分期,阴道前壁膨出Ⅳ期22例,Ⅲ期20例,Ⅱ期10例,Ⅰ期6例.子宫脱垂Ⅳ期26例,Ⅲ期12例,Ⅱ期13例,Ⅰ期7例.阴道后壁膨出Ⅳ期18例,Ⅲ期15例,Ⅱ期Ⅱ例,Ⅰ期8例,0期6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5例.所有患者采用自行修剪补片替代Prolift进行全盆底重建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59~200(114±40)min,术中失血量50~400(138±90)ml,术后尿管留置2~4(2.5±0.6)d,术后住院时间为4~8(3.5±1.4)d.术中未出现膀胱、直肠、尿道损伤,术后随访6~12个月,2例术后复发,手术治愈率为96.5%.2例发生补片腐蚀(3.4%),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无尿失禁发生.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PFIQ)明显降低[由术前(81.2±28.9)分降低至术后(15.3±8.3)分],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PISQ)无明显改变[术前(66.6±9.1)分,术后(68.0±8.4)分].结论 经阴道改良式全盆底重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不孕症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约占育龄妇女的7%~15%[1],该病病因复杂,治疗效果不佳.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实施免气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女性不孕96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因“不孕症”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患者中(排除男性不育、免疫及内分泌因素),筛选出9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免气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改良盆底重建加子宫切除手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远期疗效,为临床治疗P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按照POP定量分期法(POP-Q)Ⅲ~Ⅳ度的POP患者89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改良盆底重建加子宫切除手术46例(重建组),传统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43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尿量、尿管留置天数、住院天数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尿量、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年、5年两组患者的POP-Q分期Ba、BP、C、TVL各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PFDI-20)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主观治愈率100%,客观治愈率93.4%;传统组主观治愈率93%,客观治愈率86%。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手术治疗Ⅲ~Ⅳ度POP的远期疗效优于经阴道传统手术,术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6.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解剖学静动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静动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及正常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改变,探讨盆底特定解剖学异常是否与PFD有关,为盆底重建手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确诊为PFD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PFD组),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24例,压力性尿失禁(SUI)10例,POP合并SUI12例;同期选取正常女性14例为对照组。采用静动态MRI进行盆底扫描。比较两组髂尾肌、耻尾肌及耻直肌静动态面积、肛提肌裂孔静动态宽度、膀胱尿道后角、LH线及M线长度、肛提肌角等参数值的变化。结果:PFD组患者静态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的面积大于动态,肛提肌裂孔宽度在静态时小于动态(P<0.05)。而对照组以上参数值在静动态下无明显改变(P>0.05)。PFD组患者膀胱尿道后角、LH线、M线均大于对照组,肛提肌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能清楚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肛提肌的形态及功能异常与PFD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免气腹腔镜治疗幼女卵巢囊肿的手术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该院采用免气腹腔镜手术治疗10例幼女,卵巢囊肿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全部患儿均在免气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0±21.5)min,术中出血(170±75)mL,囊肿直径(16±2.1)cm,术后平均住院(3.9±1.5)d。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结论免气腹腔镜手术治疗幼女卵巢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无明显疤痕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