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27篇
  免费   920篇
  国内免费   935篇
耳鼻咽喉   198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912篇
口腔科学   179篇
临床医学   2731篇
内科学   1379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532篇
特种医学   8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05篇
综合类   4874篇
预防医学   2292篇
眼科学   232篇
药学   1686篇
  19篇
中国医学   1770篇
肿瘤学   798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848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931篇
  2011年   938篇
  2010年   924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975篇
  2007年   939篇
  2006年   897篇
  2005年   803篇
  2004年   756篇
  2003年   780篇
  2002年   672篇
  2001年   660篇
  2000年   547篇
  1999年   480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417篇
  1996年   425篇
  1995年   434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药物流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有效、安全、对身体损伤轻,许多妇女愿意选择药物流产。但药物流产存在阴道流血量多,持续时间长,易发生不全流产及致贫血、休克等弊端。笔者2003年8月~2006年10月,在口服米非司酮的第1天使用自拟中药益母煎治疗早期妊娠药物流产50例,起效快,排出孕囊完整,出血时间短,加速了流产时间,提高了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经白细胞介素2(IL-2)体外培养后具有很强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且有一定的靶细胞特异性,其抗肿瘤效果强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即LAK细胞(P<0.01)。从瘤体中新鲜分离到的TIL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极低,经IL-2体外培养后,其杀伤活性逐渐增高,以培养至7~25d的杀伤活性最强,这与IL-2使TIL分泌3种抗癌淋巴因子包括IL-2、IFN-γ、淋巴毒素(LT)增加有关。体外培养25d后,TIL的抗肿瘤活性下降,实验表明这与培养过程中TIL的Lyt-2~+细胞(Tc)减少而L3T4~+细胞(T_H)增多有关。TIL经冻存复苏和IL-2体外培养后仍保持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冻存前后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这为间断地运用TIL治疗复发性、晚期肿瘤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评价无痛麻醉技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寻求一种更有利于手术进行的局麻技术。方法:选择120例就诊于齿槽外科门诊需要拔牙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施常规局麻,实施组施无痛麻醉技术,观察每组麻醉结束、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术中、术后观测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麻醉结束后的观测指标15以下者无显著性差异,15岁以上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痛麻醉技术与常规的局麻技术一样可以达到麻醉的目的,无痛麻醉可减少麻醉注射中因疼痛所引起的血压、心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5.
用 ~1HNMR 方法测定了3-氯-4-氟苯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在二苯醚或石蜡油中加热环化所得产物中2与3的比例,结果表明此比例随着溶剂的不同而稍有变化,并且副产物3的组份随着溶剂用量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6.
贵州8个民族6种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贵州少数民族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分布频率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对贵州瑶族、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彝族、汉族等8个民族1999人的利手、利足、利眼、叠臂、叠腿、起步类型等6种不对称行为特征进行活体观察。结果:8个民族的右利手出现率为74.35%~95.14%、右利足出现率为55.14%~96.22%、右利眼出现率为43.50%~95.14%、右叠臂出现率为52.22%~92.45%、右叠腿出现率为54.19%~96.76%、右起步类型出现率为47.29%~92.43%。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存在民族间差异(P<0.05),不对称行为特征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不对称行为特征分布具有群体遗传特性,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相关的不对称行为特征间的亲和特征表现为同侧组合特征类型。  相似文献   
107.
心肺复苏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一种虚拟现实的中心肺复苏辅助教学软件。方法:以医学本科教材和心肺复苏指南为知识来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用VB5.0编程研制模拟心肺复苏的软件。结果:软件由运行模块、资料数据模块、学习模块和帮助本模块四个部分组成,含十六幅场景图片、十五种心律失常心电波形、七个模拟病例,可逼真地模拟心脏骤停的抢救过程。结论:应用该软件进行心肺复苏的技能训练,可提高学习效率高,容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109.
从红血球型到DNA多态性的发展看动物遗传标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数届国际动物血型及生化多态性会议论文所综述。文中概括了1976—1990年间动物遗传标记领域的发展过程、著名学者的成就及今后该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和研究方向。 第1届国际动物血型及生化多态性会议于1954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1990年第22届会议正式更名为国际动物遗传会议。会议的主办单位最初为欧洲动物血型研究协会,1972年更名为国际动物血型研究协会,1988年正式定名为国际动物遗传协会。其名称的改变说明了这个学科发展的动向。该协会每两年召开1次国际会议,下表是数届会议情况简介。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