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是一种结缔组织病,可侵犯全身多系统。除心、肺、肾、神经、肌肉外,消化系统以胃、肠、肝及脾受累多见,严重时可致胃肠道急性穿孔。 一、资料来源 本文收集1962~1982年住院经病检确诊7例,其中2例经尸检证实。病例选择标准;1.病程中有发热、肌痛、关节痛等结缔组织疾病的共同特征,伴有或不伴有皮下结节,或同时有其它系统受累者。2.病检或尸检证实为典型之结节性动脉周围  相似文献   
83.
Chronic gastritis is of non-specificchroic inflammation of the gastric mucosa.The chie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such symptoms as chronic epigastralgia anddyspepsia.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技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10例11个椎体,新鲜骨折(2周内)8例,陈旧性骨折(5个月内)2例,均表现为腰背痛,无神经症状及体征。9例为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成形,1例经双侧椎弓根入路成形,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量平均3.8ml。结果:10例患者腰背痛均于术后24h缓解并离床活动,X线片示伤椎高度均较术前改善,后凸畸形平均改善18°,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无骨水泥渗漏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因卧床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过表达胃癌HGC2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XIAP过表达HGC27细胞株;实验设置为Vector组、Vector+DADS组、XIAP组和XIAP+DADS组;DADS处理细胞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XIAP;MTT和平板克隆实验分析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果XIAP过表达细胞增殖率和克隆形成率增高,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增加;DADS处理XIAP过表达细胞后,XIAP表达降低的同时,细胞增殖率和克隆形成率下降,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减少。结论过表达XIAP促进HGC27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DADS下调XIAP,抑制HGC2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86.
背景:按照骨折治疗的AO原则,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趋势是尽早切开关节囊,清除血肿,解剖复位,加强内固定,不必缝合关节囊,可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股骨颈骨折空心钉的安放位置是维持稳定构型的关键,但置钉准确性受个体差异,置钉定位影像设备二维性及术者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临床上急需一种实用性强花费较小且易于推广使用的辅助置钉方法。 目的:构建骨颈骨折中空加压螺钉立体模型,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精确建立导航模板并验证。 方法:18例志愿者知情同意后,连续螺旋CT进行双侧股骨上端加密扫描。将Dicom数据导入Amira3.1(TGS)软件,三维重建骨折模型,导入Image- ware12.1软件,数字化设计最佳穿刺通道,三维重建股骨颈螺钉三维立体模型。提取解剖学形态,建立反向模板,3D生物打印实物模板,进行手术模拟验证。 结果与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股骨颈三维模型及空心钉内固定模型,设计出了数字通道及螺钉最佳穿刺途径,制作出导航模板。模拟手术中置钉位置全部在最佳钉位。生成的三维模型与导航模板体外贴附良好,成功穿刺后断层证明穿刺通道位置较准确。提示成功构建了数字仿真股骨颈骨折内固定三维模型,逆向工程及3D生物打印导航模板技术能够提高手术操作精确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影响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问盘切除术术中保留腰椎黄韧带的因素,方法选择单节段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53例试行术中保留椎板间黄韧带,按是否成功实施保留黄韧带分组(A组:保留组;B组:放弃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理分型、椎板间隙大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椎板间隙大小经t检验存在显箸差异,而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经卡方检验无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经t检验无显箸差异.结论 年龄小、病程短及椎板间隙大的患者行MED术时易于术中保留椎板间黄韧带,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与能否成功保留黄韧带无相关性,保留黄韧带与否小影响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88.
89.
90.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下利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采用显微内窥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52~75岁,平均57岁.全部病例均有腰痛、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及神经性间歇性跛行病史,其中有双下肢症状者均自觉一侧下肢症状较重.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X线摄片、CT、MR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并结合临床表现排除退变性腰椎失稳、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术后患者获得平均16个月(8~26个月)的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患者手术后的疗效.结果 术后无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VAS及ODI评定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前后的VAS及ODI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T显示椎管得到有效扩大,解剖结构破坏较少.结论 显微内窥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减压效果良好,复发率低,适用于早期症状较轻的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