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内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3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44篇 |
中国医学 | 18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临床试验的试验条件、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应用信息化管理可以有助于提高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文中对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国内外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实现我国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认证的研究机构发展和运行现状。方法通过网络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汇总全国各药物GLP机构有关设施规模、人员和培训情况等详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38家通过SFDA GLP认证的机构提供了有效信息。90%左右的机构动物房面积在500 m2以上;各机构本科以上从业人员在1600名以上,一半以上机构硕士人员占到30%;30家机构建立了动物福利制度;28家机构完成了重要检测设备的3Q确认程序;7家机构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ISO17025实验室认可。结论中国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的GLP运行管理水平建设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在人员结构、动物管理、仪器设备和软件化管理等方面正在向国际水平靠拢。 相似文献
2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辅助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手段。过继免疫细胞治疗相继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树突状细胞(DC)-CIK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细胞等。日前开展的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临床研究在肿瘤治疗中已经体现出显著的疗效,肿瘤免疫治疗成为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如何选择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方法和时机,治疗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应当怎么做,如何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对目前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现状和未来5年发展做一概述,初步探讨临床研究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24.
作为“临床试验中对受试者疼痛管理的伦理考虑”系列标准之一,主要论述《儿科人群临床试验中对受试者疼痛管理的伦理考虑》的起草背景、制定依据和适用范围,以及儿科人群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疼痛等负担的来源和识别、在儿科人群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和临床试验执行过程时使受试者疼痛最小化的措施,以期从伦理角度对儿科人群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疼痛管理提出指导意见。其适用于伦理审查中对于儿科人群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疼痛管理的伦理考虑,以及研究者制定临床试验方案和试验流程对儿科人群疼痛管理的关注。对临床试验中儿科人群疼痛予以更多关注,是保护儿科受试者权益的措施之一,有助于保障儿科临床试验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5.
1999年5月1日国家新的《新药审批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它是在1985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新药审批办法》基础上,总结了10多年来新药审批工作的经验,并在内容上进行了补充完善,具有更强的政策性和可操作性。对今后的新药研制与开发工作,无疑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笔者曾在药品审评中心工作一段时间,想借新的《新药审批办法》实施的春风,结合自己从事中药新药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谈谈如何搞好中药审评管理工作的一点体.... 相似文献
26.
27.
28.
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P5CRs)是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种重要管家蛋白,其主要的功能是催化吡咯啉-5-羧酸(P5C)转化为脯氨酸,同时将NAD(P)H氧化为NAD(P)+.为揭示果蝇P5CR的聚合形式、酶学性质及晶体结构,提取了果蝇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获得了cDNA,进而通过PCR获得了编码果蝇P5CR的cDNA片段;将此片段连接到pET-28a(+)载体上,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得到了高效表达,依次经过硫酸铵分级沉淀、亲和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得到了适合晶体生长的高纯度蛋白;通过EGS交联实验和凝胶过滤层析检测了P5CR在溶液中的聚合形式;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果蝇P5CR的酶活性参数;采用悬滴气相扩散法筛选了P5CR的结晶条件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1)纯化后的蛋白样品经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凝胶上已基本观察不到杂蛋白质条带,说明目的蛋白质纯度较高;(2)果蝇P5CR在溶液中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十聚体,在此基础上可形成更大的聚合形式;(3)果蝇P5CR参与抗癌药物硫代脯氨酸的代谢,在该逆向反应中最适pH为高碱性,该酶在45℃的半衰期约15分钟;(4)筛选得到了果蝇P5CR的初步结晶条件(0.2mol/L Ammonium phosphate dibasic,20% PEG3350 pH 8.0).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