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曹宇  刘丹彦 《重庆医学》2004,33(7):1111-1112
哌库溴铵(又称阿端,pipecuronium,Arduan)是一长时效的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结构与泮库溴铵相似,其强度为泮库溴铵的1~1.5倍,临床应用剂量无心血管不良反应,也无组胺释放[1].哌库溴铵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可能与其心脏迷走神经阻滞作用的ED95与神经阻滞作用的ED95的比值高达25,及其无组胺释放作用有关[2].因此,哌库溴铵常用于心血管手术或伴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手术及ICU内需呼吸机支持的危重病人.  相似文献   
102.
病案存储技术与方法(三)———医院病案专用计算机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应用TheTechnologyandMethodofMedicalCasesStorage———DesignandApplicationofComputerAdministrativeS...  相似文献   
103.
<正>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可调控基因表达且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由约22个核苷酸构成。1993年,miRNA在秀丽隐杆线虫内首次被发现,至今已发现的miRNA超过1 000种。作为一种新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miRNA主要通过与靶基因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不完全配对,对mRNA进行切割或抑制翻译,促进mRNA降解或抑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估肝炎肝硬化患者腹部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七氟醚吸入复合麻醉对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腹部手术的8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行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七氟醚吸入复合麻醉;对照组43例,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拔管后即刻(T0)、拔管后15 min(T1)、30 min(T2)、60 min(T3)、90 min(T4)五个时间点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ldrete评分、改良OAA/S评分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苏醒时间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躁动发生率。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呛咳反应及恶心呕吐(PONV)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着拔管时间的延长,两组改良Aldrete评分及改良OAA/S评分均增加,而BIS指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研究组改良OAA/S评分及改良Aldrete评分高于对照组,而BIS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苏醒时间与改良Aldrete评分及改良OAA/S评分正相关,而与BIS负相关(P0.05)。研究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腹部手术应用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苏醒较迅速,术后苏醒质量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5.
曹宇  杜耘  杨庆军  田中义  乔欣 《重庆医学》2013,42(16):1812-1813,1816
目的探讨胸腔镜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择30例心脏病患者,术前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Ⅰ~Ⅲ级,采用双腔或单腔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手术的主要步骤通过单肺通气来暴露术野,分次给予舒芬太尼镇痛,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肉松弛,微泵静脉注入丙泊酚镇静,并根据需要间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结果手术时间120~300min,平均(208.1±87.5)min,转机时间60~211min,平均(134.7±64.2)min,阻断时间30~120min,平均(74.9±43.5)min,复温后29例自动复跳,28例患者当日拔除气管导管,全部患者住院5~8d,平均(7.1±0.7)d,均顺利出院。结论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加强呼吸管理和肺保护将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拔管;完善的单肺通气管理和循环管理是此类手术麻醉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黄攀  杜耘  曹宇  乔欣  张小飞 《重庆医学》2013,(25):3036-3037
目的探讨Airtraq光学可视喉镜在急诊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需行气管插管的急诊手术成年患者,应用一次性可视喉镜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时间及插管成功率。结果 110例患者均能清晰见到声门,一次性插管成功106例,插管平均时间为30s,4例经调整后第二次插管成功,1例咽喉部少量出血。结论 Airtraq光学可视喉镜具有显示清晰、刺激小、操作简单、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适合急诊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4.1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结构域包含的7(FRMD7)基因新突变位点导致先天性眼球震颤(CN)一家系的遗传学特征。 方法2021年10月,收集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确诊CN家系四代19例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中3例CN患者和9例眼正常者的外周血样本,检查受试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前节及眼底;评估眼球震颤的类型、头位、是否有中间带及眼位等。应用GenCap液相仪抓取目标基因技术,获取与眼部疾病相关的811个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及其侧翼区域,对先证者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并在家系中进行Sanger测序和共分离验证。使用Mutation Taster软件分析突变位点的基因突变类型;预测突变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功能改变。 结果该家系的先证者(Ⅲ6)男性,11岁。此患者右眼BCVA 0.7,左眼BCVA 0.8。先证者表弟(Ⅲ9)男性,2岁,双眼视力检查配合度不佳。先证者祖父(Ⅰ1)男性,73岁。此患者右眼BCVA 0.3,左眼BCVA 0.4,双眼晶状体混浊。3患者均双眼正位,眼球震颤呈水平钟摆型,无中间带及代偿头位,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此家系患者均为男性,呈现隔代遗传特征,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家系中12例受试者外周血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例患者FRMD7基因第9外显子编码区发生半合子变异,Ⅱ6、Ⅱ8及Ⅲ8等3例眼正常女性者在该区域发生杂合变异,核苷酸变异c.822C>A,氨基酸变异p.Y274X,使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造成蛋白质编码提前终止,大量氨基酸丢失。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被评定为疑似致病性变异。经Mutation Tast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突变性质为无义突变;突变型蛋白质三维结构和功能的预测显示该突变影响FRMD7蛋白结构的稳定性,可能使其功能受损。 结论FRMD7基因核苷酸变异c.822C>A(p.Y274X)为无义突变,属于新突变位点,此变异是该家系CN的可能致病原因,扩大了FRMD7基因突变频谱。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苦参、土槿皮、黄柏、百部、黄连、虎杖、黄芩、大黄、藿香、五倍子及其混合液体外抑制念珠菌的效果.方法 参照1997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M27-A方案中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同一种中药水煎剂及不同的单味中药水煎剂对不同的念珠菌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各不相同,中药混合液对5种标准菌株的MIC最低,均≤0.031 25 g/ml.结论 不同的中药对不同的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各不相同,复方对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单味中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分析41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受伤的原因、主要症状、体征、合并伤、辅助检查手段及手术情况。其中钝性伤30例,锐器伤11例。左侧膈疝31例,右侧膈疝10例。经腹手术3例,经胸手术38例。【结果】41例患者术后均痊愈,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胸腹部创伤后的患者应注意是否存在膈肌损伤,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0.
18例水合氯醛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宇  邢颖  郑策 《中国药物警戒》2013,(11):687-689
目的探讨水合氯醛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了1994年~2012年国内公开发表文献中,有关水合氯醛致不良反应的14篇文献,涉及18例病例报告,对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水合氯醛所致不良反应从用药后10余秒到用药后10余日皆可发生,且主要发生于用药20min内。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一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变态反应发生率最高,严重者可致休克和死亡。结论临床医师与药师应重视水合氯醛的不良反应,坚持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