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 通过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对糖尿病肾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判断肥胖标准分为4组,A组21例体重过低(BMI<18.5 kg/m2),B组30例体重正常(18.5 kg/m2≤BMI≤23.9 kg/m2),C组35例超重(24.0 kg/m2≤BMI≤27.9 kg/m2),D组34例,肥胖(≥28 kg/m2).查阅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糖尿病及其糖尿病肾病的病程、化验室检查(蛋白尿、肌酐、尿素氮、血脂、血糖等)、BMI等,根据BMI分组,随访患者治疗后的结局,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结果 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糖尿病肾病病史、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白蛋白、球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肌酐、尿素氮、24 h蛋白尿定量、eGFR、胆固醇、三酰甘油,D组患者明显高于A、B、C 3组患者(P<0.05),A、B、C三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累积ESRD患病率比较,D组患者明显高于A、B、C 3组患者(P<0.05),A、B、C 3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组患者ESRD患病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增龄对腹部创伤合并感染脓毒血症大鼠的急性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按周龄分3组:4周龄组、8周龄组、12周龄组。行盲肠穿孔术(CLP术),同时腹腔内注射内毒素,模拟创伤脓毒血症导致高血糖的动物模型,测定其鼠尾毛细血管血糖。观测各组创伤应激后不同时间的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行经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Psr473AKt/AKt、P-mTOR/mTOR的表达比率。结果随着周龄增加,创伤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率也增加。增龄对大鼠经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增龄减低大鼠肝组织Psr473AKt/AKt和P-mTOR/mTOR的表达比率。结论增龄可能通过影响肝组织胰岛素信号通路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从而加剧创伤感染应激后大鼠急性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33.
我们近年来为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54个病膝及20个正常膝做胫骨上端骨内血管造影,并为6个病膝在治疗后3~6个月做了骨内血管造影复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α-硫辛酸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α-硫辛酸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作用和机制.α-硫辛酸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皮质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糖基化终末产物[(0.087±0.003对0.103±0.014)pg/mg蛋白,P<0.05]及其受体蛋白(1.81±0.04对2.67±0.01,P<0.01)和转化生长因子β mRNA(1.51±0.20对2.04+0.08,P<0.05)表达,降低肾小球系膜区面积和Ⅳ型胶原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通络方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SD大鼠给予STZ以50 mg/kg腹腔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糖尿病组、通络方剂治疗组。另选9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通络方剂治疗组给予通络方剂1.0 g/(kg.d)灌胃,其余大鼠予以等量蒸馏水灌胃,3组大鼠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养。6周后处死,取肾脏行HE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肾皮质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糖尿病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光镜及电镜下已出现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而通络方剂组肾皮质病理病变较轻。结论通络方剂对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测定49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及无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19例正常人血清MDA、SOD、VitE水平.方法MDA要用硫代巴比妥酸法,SOD采用亚硝酸盐法,VitE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1.血清MDA水平:D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显著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组(P<0.001);2.血清SOD水平:DM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有并发症组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P<0.001);3.血清VitE水平:D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无并发症组与有并发症组差异不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自由基生成增多,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减弱,并随着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加重.血清MDA和SOD测定也许可作为反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参考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37.
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两种剂型通络方剂(超微粉和微粉)对糖尿病SD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60 mg/kg)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1周后测血楮≥16.7 mmol/L为糖尿病,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C,n=7)、通络方剂超微粉组(DM UT,n=8)和通络方剂微粉组(DM FT,n=8)3组,同时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DM UT组和DM FT组按每天1 g/kg UT或FT灌胃,NC和DM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干预4周后,测肾质量/体质量(KW/BW)和24 h尿蛋白(24 h UP),比色法检测肾皮质抗氧化酶和丙二醛(MDA),实时PCR法检测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和p22phox mRNA表达的改变.结杲: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DA含量、24 h UP和KW/BW升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大鼠与糖尿病大鼠问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MC组相比,两个通络方剂干预组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DA、24 h UP和Kw/BW明显降低;TSOD和GSH-Px活性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C组和两个通络方剂组间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DM UT组对24 h UP,KW/BW、MDA、TSOD和GSH-Px的作用较DM FT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肾皮质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 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DMC组相比,两个通络方剂干预组p47phox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实验组问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 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络方剂能增强糖尿病大鼠肾脏TSOD和GSH-Px活性,降低NADPH氧化酶p47phox mRNA的表达,可能因此抑制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糖尿病大鼠早期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38.
通心络和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通心络和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皮质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60mg/kg)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NC)、DM组(DMC)、DM+ALA组(ALA组)、DM+通心络组(通心络组)。ALA组和通心络组每天给予ALA100mg/kg或通心络超微粉1g/kg灌胃,NC组和DMC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灌胃。干预4周后,测肾质量/体质量(KW/BW)和24h尿蛋白(24hUP),比色法检测肾皮质抗氧化酶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NC组相比,DMC大鼠24hUP、KW/BW、MDA含量增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C组相比,ALA组和通心络组24hUP、KW/BW和MD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A组TSOD、GSH-Px和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C组及ALA组相比,通心络组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OD、GSH-Px活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和ALA可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肾皮质氧化应激水平,减低早期DM大鼠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87例桥本甲状腺炎,评价TG、TM抗体在桥本甲状腺炎不同年龄、不同病程阶段与L-T4治疗与否、以及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等方面的意义。方法:对经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桥本甲状腺炎进行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检测,并与Grave's病等疾病比较,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桥本甲状腺炎在31-40岁年龄段分布最多,而抗体水平在41-50岁年龄段阳性比率较高,其次为青少年和儿童。TG+TM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的桥本甲状腺炎中无统计学差别;用L-T4治疗的桥本甲状腺炎较未治疗抗体阳性率低;对桥本甲亢与Geave's病鉴别诊断无明显价值。结论:TG、TM抗体对桥本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特异性不是太高,建议临床上普及推广对甲状腺疾病进行FNAB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中对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鉴别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染色法观察TPO的单克隆抗体MoAb47在7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甲状腺细针抽吸标本涂片中的表达,免疫染色结果的阳性判定根据两种不同方法进行:(1)De Mieeo法:80%以上甲状腺细胞染色为阳性,反之为阴性。(2)常规病理学法:5%或以上甲状腺细胞染色为阳性,低于5%甲状腺细胞染色为阴性。结果TPO在恶性甲状腺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良性甲状腺肿瘤细胞。De Mieeo法和常规病理学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4%和91.67%、100.00%和58.33%;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4%和91.67%、82.46%和100.00%。结论TPO免疫染色用于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可以提高甲状腺肿瘤的正确诊断率,而结果判定的方法不同可能影响TPO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