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近年来,伤寒Lps-PHA作为伤寒早期快速诊断正在被推广。为对该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笔者采取静脉血、末梢血检测伤寒Lps-PHA抗体进行对照,以探讨采用微量末梢血的可行性,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 1.标本来源:从我县五凤乡伤寒暴发点19例及本站门诊病人21例,同时各采取静脉血2m1、耳垂(或指端)末梢血40μΙ。  相似文献   
32.
激光技术是21世纪科技领域中的重大成果,并衍生了一个新的学科一激光医学。因其优越的止血效果、迅速的组织碳化、方便的操作、满意的疗效,赢得了皮肤科领域的好评与肯定。我科自2002年起应用长春中吉光电科公司研究生产的CO2激光治疗皮肤病28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34.
蒙药明目-11最早记载于《医法之海》,作为传统验方是临床常用的疗效较好的蒙成药,由诃子、红花、人工牛黄、丁香、手参、滑石、赭石(制)、熊胆粉、朱砂、白硇砂、姜黄组成,具有清肝热、明目功效,对血希拉性眼疾、昏朦、目赤、翳障、干性结膜炎及眼底血管性疾病引起的视网膜、脉络膜出血、尤其湿性黄斑变性疗效确切显著,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对明目-11进行方源、方解分析,并综述该方临床应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威胁视力的一种眼部并发症,是成人失明的重要原因。当前,中国有糖尿病患者1.41亿,伴随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长,DME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现代医学对DME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副作用明显,且有局限性。明目-11是我院眼科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剂,包含了藏花醛、藏红花酸、姜黄素、没食子酸、鞣花酸、山奈酚、香草醛等生物活性成分。明目-11相关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报告显示,该药对DME的神经损害、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氧化损伤、微血管损害及渗漏等具有保护作用,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进展。本文从DME的发病机制、明目-11及其活性成分对DME的治疗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眼内液中白色念珠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抗体和动态显色法G试验检测(1,3)-β-D-葡聚糖对白色念珠菌眼内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山西爱尔眼科医院眼科、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及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9例(9只眼)白色念珠菌眼内炎者和10例(10只眼)非感染性眼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3例(13只眼),女性6例(6只眼);年龄6~79岁,平均年龄(37.3±22.0)岁。将白色念珠菌眼内炎者定义为感染组;非感染性眼病患者定义为非感染组。采集所有患者单眼的房水和(或)玻璃体(统称为眼内液)。分别采用ELISA法和动态显色法检测眼内液中白色念珠菌IgG抗体和(1,3)-β-D-葡聚糖的含量。记录白色念珠菌眼内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分布情况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经检测获得的眼内液中白色念珠菌IgG抗体的含量和(1,3)-β-D-葡聚糖的含量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 结果感染组患者中男性6例(6只眼),女性3例(3只眼);年龄6~76岁,平均年龄为(37.5±17.7)岁。非感染组患者中男性7例(7只眼),女性3例(3只眼);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37.2±23.6)岁。感染组患者中内源性感染者8例(8只眼),占88.9%(8/9);外源性感染者1例(1只眼),占11.1%(1/9),为角膜穿通伤后继发感染。感染组送检房水和玻璃体者分别为2例(2只眼)和7例(7只眼),分别占22.2%(2/9)和77.8%(7/9);非感染组送检房水和玻璃体者分别为10例(10只眼)和0例,分别占100.0%(10/10)和0。感染组患者均因视力急剧下降就诊,自觉视物变形者2例(2只眼),占22.2%(2/9);有眼前黑影飘动者4例(4只眼),占44.4%(4/9)。患者视力从光感到0.5不等,眼部体征包括睫状充血、角膜后沉着物、房水闪辉、前房积脓、瞳孔后粘连、晶状体前色素沉着、玻璃体混浊以及位于视网膜上或视网膜下的白色病灶。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眼内液中(1,3)-β-D-葡聚糖平均含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别为28.9(19.8,55.3)pg/ml和10(10,10)pg/ml。两组患者眼内液白色念珠菌IgG抗体平均含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别为2.8(0.7,89.5)U/ml和0.6(0.5,0.7)U/ml。眼内液G试验诊断的敏感度为88.9%,特异性为90%。白色念珠菌IgG诊断的敏感度为66.7%,特异性为100%。 结论采用ELISA法检测眼内液中白色念珠菌IgG抗体和动态显色法G试验检测眼内液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对疑似白色念珠菌眼内炎均有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内皮素-1(1-31)[ET-1(1-31)]在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s solitarius,NTS)产生的心血管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其中50只随机分为双侧NTS注射组、单侧NTS注射组和人工脑脊液(aCSF)组,分别在双侧或单侧NTS微量注射ET-1 (1-31) (0.5~2.0 pmoL)或 aCSF(100 nL),观察ET-1(1-31)在NTS内的心血管效应.11只大鼠观察ET-1(1-31) (1.0 pmoL)在NTS水平对动脉压力反射功能(BRS)产生的影响.其余29只大鼠分别预先给予ETA受体拮抗剂BQ123、ETB受体拮抗剂BQ788、非选择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尿烯酸(KYN)或对照(aCSF),探讨ET-1(1-31)在大鼠NTS内产生的心血管效应机制.结果:在大鼠NTS双侧或单侧微量注射ET-1(1-31)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血压并减缓心率;NTS双侧微注射ET-1(1-31)(1 pmoL)显著减弱大鼠BRS(P<0.05);ETA受体拮抗剂BQ123或KYN显著减弱单侧NTS微量注射ET-1(1-31) (1.0 pmoL)产生的降低血压和减缓心率作用(P<0.05);单侧NTS注射ETB受体拮抗剂BQ788对NTS微量注射ET-1(1-31)(1.0 pmoL)产生的降低血压和减缓心率作用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NTS微量注射ET-1(1-31)能够降低麻醉大鼠的血压并减缓心率,其作用可能是由ETA受体和谷氨酸受体所介导.  相似文献   
38.
正1病例摘要患者,男,36岁,因左侧下眼睑反复出现水肿性红斑4年,近期红斑、水肿加重,于2018年11月1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下眼睑出现水肿性红斑,无触痛,无瘙痒不适,反复发作,至外院曾口服甲泼尼龙有效,但停药后仍复发,近期无明显诱因红斑、肿胀加重,遂至我院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无发热乏力,日晒后皮疹无明显变化,无口腔溃疡,无关节疼痛,雷诺征阴性,无外  相似文献   
39.
40.
1993年9月~1994年5月与1995年以来我们对住院的~些脑器质性疾病患者先后分别用0.25MPa与0.22MPa的高压氧(HBO)进行治疗并同时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以观察比较两者临床疗效与MDA含量变化的差别及其意义,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HBO治疗分组:()0-25MPa组:共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3~80岁,平均427岁;包括脑血管病13例,脑外伤22例,急性CO中毒10例。病程l~60天,平均25.06天。(2)O.22MPa组:共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7~72岁,平均42.6岁;包括脑血管病12例,脑外伤12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