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目的 在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中探讨五羟色胺6受体(5-HTR6)基因267C/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对67例精神病混合家系患者及其父母进行5-HTR6基因267C/T多态性检测,并予以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 患者组与父母组之间,5-HTR6基因267C/T多态性等位基因分布(χ^2=2.70,v=1,P〉0.05)和基因型分布(χ^2=2.97,v=2,P〉0.05)无明显差异,5-HTR6基因267C/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χ^2=5.16,P〈0.05)存在关联,但与心境障碍(χ^2=2.17,P〉0.05)无关联。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5-HTR6基因或邻近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易患基因之一,但可能不是心境障碍的易患基因。  相似文献   
62.
氯氮平致药源性强迫症状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出现的强迫症状,是否为药物所致。方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某一病区所有正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以Y-BOCS及MSCPOR量表评定,凡发现有强迫症状,予以减药直至停药,观察强迫症状的变化,以期证其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关系。结果:共调查430名,发现确实系抗精神病药物所强迫症状者4例,均为服用氯氮平者,占服氯氮平病例总数,发现确实系抗精神病药所致强迫症状者4例,均为服用氯氮平者,占服氯氮平病例总数1.41%。结论氯凿可产生强迫症状,在临床应用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63.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39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分别于合并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并MECT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WMS评分在治疗结束后1d明显降低,1周及2周时恢复。结论: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4.
儿童期与青少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期起病和青少年期起病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及差异。方法:儿童期起病26例(儿童组),青少年期起病68例(青少年组);采用自编临床资料调查表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采用病前适应性量表(PAS)对患者病前心理社会适应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父母的生育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519,P〉0.05);青少年组出现思维内容障碍64例(94.1%)明显高于儿童组18例(6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461,P〈0.05);儿童组男性在同伴关系、学校适应性及PAS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同组的女性(P均〈0.05);青少年组男性在学业成绩上显著高于同组女性(t=2.548,P〈0.05)。儿童组男性学校适应能力较青少年组男性显著为差(P〈0.05)。有家族史的两组男性在同伴关系上差异有显著性(t=3.873,P〈0.05)。结论:早发型精神分裂症中思维内容障碍、心理社会适应不良与起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65.
当前有和无自杀观念的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当前有和无自杀观念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方法按最近1周有无自杀观念将327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自杀观念组(n=59)和无自杀观念组(n=268),比较其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并对自杀观念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自杀观念组的目前年龄、首次发病年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和HAMD-24的绝望感条目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无自杀观念组(P0.05),自杀观念组的精神病性症状(OR=4.03,P0.05)、不典型症状(OR=7.53,P0.01)和躯体疾病共病(OR=11.19,P0.01)明显多于无自杀观念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MD-17总分(OR=1.19,P0.01)、绝望感(OR=2.13,P0.01)、不典型症状(OR=1.44,P0.05)和躯体疾病共病(OR=2.84,P0.05)与自杀观念相关。结论有自杀观念的难治性抑郁症具有一定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66.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精神科领域的使用已趋于成熟,其对认知功能的治疗作用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基本原理、对认知功能治疗的有关研究结果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安全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rs1800497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及其与性别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TaqMan法检测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219名健康对照(对照组)DRD2基因rs180049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对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rs1800497等位基因分布和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或对照组不同性别rs1800497等位基因分布和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或女性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rs1800497等位基因分布和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DRD2 rs1800497位点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位点.  相似文献   
68.
对脑铁代谢的基本过程及脑铁代谢失衡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在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TaqMan荧光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421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98例健康对照者的α3、α4、α7、α5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subunit gene)即CHRNA3(rs1317286)、CHRNA4(rs1044396)、CHRNA7(rs6494212)及CHRNA5(rs16969968,rs684513)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这些位点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及其与发病年龄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基因与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单位点分析显示所有位点的差异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携带rs1317286G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病年龄晚于不携带rs1317286G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病年龄分别为(15.5±0.33)岁和(15.1±0.14)岁,P=0.010]。CHRNA5基因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组成的单体型也显示不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关联。进一步的基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1044396、rs6494212及rs684513联合作用模式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P=0.0007)。结论 CHRNA3(rs1317286)位点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相关;rs1044396、rs6494212及rs684513基因的联合作用模式可能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中心分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00例,分为森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以QOLS,IPROS、BPRS,ASNS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两QOLS减分率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OLS与IPROS,BPRS及SANS之间呈显著相关,并且QOLS与日常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关系,工作情况,经济状况相关,结论:森田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