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目的··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脑灌注显像 ,观察电针 (EA)对摇头丸滥用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17例摇头丸滥用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在电针治疗前后进行SPECT检查 ,用脑血流功能变化率 (BCFR % )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电针对上述观察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17例摇头丸滥用者的大脑皮质额叶、颞叶、脑岛、基底节均存在局部脑血流量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脑岛、基底节区功能亢进的病理表现 ;电针治疗可显著增加或调整局部脑血流量 ,并改善大脑的功能活动 (P<0.01 ,P<0.001)。结论·· :摇头丸滥用可以导致大脑血液供应减少或病理性增加 ,进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 ;针刺治疗对此有显著改善作用 ,提示针刺可以作为一种简便、有效、无副作用的方法用于治疗摇头丸滥用所导致的脑部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82.
河豚毒素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剧毒的非蛋白天然毒素,具有选择性阻断快钠离子通道作用,是一种快速可逆的钠离子通道阻滞剂,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从而阻断神经肌肉产生兴奋活动。长期以来,TTX仅作为工具药广泛地用于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目前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萝芙木水溶性生物碱(WSAR)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根据DPPH·体系吸光值的变化研究催吐萝芙木水溶性生物碱清除自由基的能力,DPPH·反应体系为2.5 ml 6.5×10~(-5)mol·L~(-1)DPPH·+0.5 ml样品溶液,反应时间30 min.考察了不同浓度WSAR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关系.结果 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_(50)(WSAR)=2.627×10~(-4) g/ml,IC_(50)(TBHQ)=1.267×10~(-5) g/ml.结论 萝芙木水溶性生物碱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ATRA每天25 mg/m2联合As2O3 10 mg/d(联合组)治疗的35例APL患者达完全缓解(CR)时间、CR率、早期病死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与单用As2O3 10 mg/d(单药组)治疗的33例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CR率为94.3 %(33/35),与单药组[90.9 %(30/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获得CR时间为26.1 d,短于单药组的30.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单药组APL分化综合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早期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WBC组比中、低WBC组CR率低,死亡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WBC组与中W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2O3联合ATRA较单用As2O3治疗初诊APL获得CR时间短,WBC>10×109/L为预后不良的因素,APL分化综合征应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85.
86.
药物依赖戒断后心理渴求的神经机制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物滥用作为最严重的全球性社会公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迅速蔓延.药物依赖的核心问题是持续存在的心理渴求及其导致的复吸(relapse),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发现在药物依赖戒断后,如果再次接触毒品或回到先前的吸毒环境和遭遇应激,都可以发生复吸[1].因此药物依赖治疗的关键是解除脱毒后对药物强烈的精神依赖来防止复吸[2].目前,国内外对药物依赖进行脱毒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药物依赖戒断后心理渴求和药物复吸的神经机制目前还不甚清楚,近年来已成为药物依赖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前期空腹糖调节受损及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新发现的8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饮食加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艾汀),对照组在饮食加运动干预的基础上服用同等剂量和规格的安慰剂,检测2组患者空腹血糖( FP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FPG、2hPG、HbA1c分别为6.19±0.41mmol/L,8.94±1.21 mmol/L,6.18±0.32%,对照组FPG、2hPG、HbA1c分别为6.20±0.40mmol/L,8.90±1.31 mmol/L,6.16±0.41%,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 FPG、2hPG、HbA1c 分别为5.75±1.30mmol/L,8.13±1.00mmol/L,6.06±0.30%,对照组FPG、2hPG、HbA1c分别为6.18±1.47mmol/L,8.85±1.19 mmol/L,6.10±0.36%,2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转为糖尿病者4例(10%),治疗组转为糖尿病者1例(2.5%)。结论:吡格列酮能够使糖耐量异常得到明显改善,降低糖耐量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8.
时杰  王秋  时岩 《针刺研究》2003,28(1):62-65
目的 :为应用针刺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针刺疗法对 2 0例老年性白内障 (针刺治疗组 )进行术前治疗 ,然后应用等离子多通道光谱仪和激光散射浊度法测定术中抽取的房水中的钾 (K+)、钙 (Ca2 +)、磷 (P5 +)、镁 (Mg2 +)等离子元素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白蛋白、补体C3及C4含量 ;同步测定 2 0例成年健康组 (对照组 )及未经针刺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白内障组 )的房水中的相同指标作为对照。结果 :白内障组房水中的K+、Ca2 +、Mg2 +等离子元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而IgG、IgA、IgM、白蛋白、C3及C4含量均比对照组高 (P均<0 0 5) ,针刺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这种状况。结论 :针刺疗法可以调整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物理和生物化学环境 ,从而推测应用针刺疗法可以延缓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89.
头皮撕脱伤临床上并不罕见。以往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将撕脱的头皮反取皮回植于创面或是创面游离植皮。但术后头发无法生长,患者需要终生佩戴假发。我科收治1例全头皮撕脱伤者,经吻合血管将撕脱头皮再植成功。经随访患者头发生长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报告1例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患者中毒后以中枢神经受损表现为主,影像学检查提示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少许缺血变性灶,明确诊断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最终临床痊愈。提示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早期明确诊断后,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