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本研究测定53例血瘀证和非血瘀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浓度,并观察PGD患者中高血脂、高血压与GMP-140的关系。结果显示:PGD患者血浆GMP-14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处于高度活化状态,其中血瘀证组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血瘀证患者中气虚组高于非气虚组(P<0.05),说明GMP-140是反映PGD血瘀证的客观指标,气虚能加重血小板活化,加重血瘀倾向,符合中医“气虚血瘀”理论。高血脂、高血压与GMP-140异常增高密切相关,是造成PGD高凝状态、血瘀倾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糖尿病血瘀证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以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内皮素(E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I)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探讨糖尿病血瘀证与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纤溶改变等的关联。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存在有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纤溶酶改变等现象,在糖尿病血瘀证患者中其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损害尤为显著。提示GMP-140、ET可作为反映糖尿病血瘀证的重要客观指标,同时亦表明了糖尿病血瘀证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3.
血栓相关分子标志物在糖尿病血瘀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石志芸  施赛珠 《中医杂志》1999,40(9):554-555
以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I)、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和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抑制物(PAP)、内皮素(ET)等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探讨与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糖尿病血瘀证患者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纤溶酶的改变,其血浆GMP-140、TAT、PAP、ET均高于非血瘀证和正常对照组。提示血  相似文献   
24.
血小板活化在肾小球疾病进展和中医血瘀证中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为血小板活化的示,测定53例血瘀证和非血瘀证的PGD患者及其他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现)的血瘀证患者64例及非血瘀证患者46例。结果显示:PGD患者的血浆GMP-140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肾衰组明显高于肾炎组(P〈0.05)。PGD血瘀证与非瘀证与非血瘀证患 血浆GMP-140值比较有非常显著左异(P〈0.01);共他疾因瘀请战中层得的血  相似文献   
25.
肾阳虚病人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曾发现肾阳虚病人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以下简称尿17羟)含量普遍低于正常值,半数病人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二日滴注试验(以下简称ACTH试验)呈延迟反应,提示肾阳虚病人具有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改变.本文拟从较多病例的每年不断反复验证,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动态观察的旁证而得出肾阳虚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6.
1960~1964年我们测定了31例肾阳虚病人,发现其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均低下,对ACTH试验大多数为延迟反应,初步说明肾阳虚病人有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兴奋性低下,由于脑下垂体还受制于更高的中枢,为了进一步探索肾阳虚病人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低下的原因,于1965年采用了对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全面功能检查的三套测定,即ACTH试验、Su-4885试验、血11羟昼夜节律测定。  相似文献   
27.
温补肾阳法临床应用及其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温补肾阳法在临床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首先须追溯历代对“肾阳”的认识演变以及治法上的改进。《内经》谓肾居腰部,主出伎巧,藏精,与骨、发、耳等有关,并主生殖以及生长发育衰老过程,然未具体分肾阴肾阳。《难经》将肾分左肾右命门,而命门系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之说自此始,仍未具体分肾阴肾阳,但从男女两性区别似已有所寓意。直至金元时期,刘河间在《原病式》提出左肾属水,右肾属火,并明确心为君火,肾为相火。明代孙东宿以命门为独立之脏,在两肾之间,为生命主宰。薛立斋则推崇六味、八味补肾阴阳,并偏重于温补肾阳.至张景岳汲取儒家大极  相似文献   
28.
我院过去曾对青紫舌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发现青紫舌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异常,表现为粘滞度偏高。为了进一步研究各类舌质与血液流变性变化的关系,以探索各种舌质的形成原理,我们自1978年10月起,选择典型的淡白舌、红绛舌、  相似文献   
29.
乌头、附子是祖国医学中一味常用的回阳救逆、温阳散寒,兼具镇痛作用的药物,是古代温法中的主药.《伤寒论》113方中用附子者有20方37条;《金匮》中用附子者有11方16条,用乌头者5方6条,附外台乌头汤;后世对附子更有广泛的应用,无论在寒热温清表里补泻之剂中,凡符合适用附子证者皆可用之.近代有些医家怕其辛温有毒,非见亡阳之证,不敢应用.作者通过临证学习,认识到乌、附类药物,经过炮制后基本上已消除毒性,凡属于机能衰退,里虚寒证及寒热错杂证中皆可应用;观察到对各种机能衰退属里虚寒证者,能提高其机能,解除病痛,疗效显著.近代药理学趋向于其成份的药理作用的研究,探得某些临床作用与其药理作用相符合.  相似文献   
30.
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中医证型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30例,痰浊证组27例,气滞证组2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促凝活性(PC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结果:冠心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BMC PCA、PAI-I表达均显著升,而t-PA表达显著下降(P<0.01);血瘀证与非血阏证组(痰浊与气滞组)之间PBMC t-PA、PCA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而PAI-I表达无差异(P>0.05);痰浊证组与气滞证组之间各项指标未见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中医辩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BMC PCA增高和t-PA降低的程度对区别血瘀证和非血瘀证具有意义,血瘀证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