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病例介绍 :患者男 ,15岁 ,学生 ,因“高热伴双膝关节、右髋疼痛 2d”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 ,此前无明显外伤、感染史 ,无药物应用史。患者于 2 0 0 4年 3月 9日突发发热 ,体温达 39.4°C ,伴右髋关节疼痛、活动明显受限 ,但局部未见明显发红、肿胀 ,亦无压痛感 ,不伴畏寒 ,无咳嗽、咳痰、胸痛 ,无尿频、尿急、尿痛 ,无腹痛、腹胀、腹泻 ,至当地医院 ,查血常规 :WBC 10 .9× 10 9,N 92 .5 % ,予青霉素 5 6 0万U ,地塞米松 10mg治疗 2d ,症状进行性加重 ,同时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于 3月 12日来我院就诊收住入院。外院查髋关节、膝…  相似文献   
72.
肥厚型心肌病处理中的主要目标是预报猝死,但至今尚无较准确可靠的方法,尤其对青少年患者。作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等手段探讨信号平均心电图在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意义及其对心跳骤停的预示价值。方法对象为64例连续入院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已剔除1例 W-P-W 综合征、3例室内传导延缓 QRS>140ms 患者),男41  相似文献   
73.
叶子  李勇  施海明  范维琥 《中成药》2007,29(10):1424-1427
目的:研究红景天对梗死心肌细胞外调节激酶(ERK 1/2)的影响以及与其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组随机分成红景天喂养组和生理盐水组,并另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检测造模后1、4、7和14 d分别留取的梗死边缘心肌或正常心肌组织VEGF受体Ⅱ、CD34的表达和ERK 1/2的活性。结果:造模后1 d至4 d ERK 1/2的活性,以及4 d至14 dVEGF受体Ⅱ、CD34的表达,均是红景天组较生理盐水组表达高。结论:红景天能增高梗死心肌ERK 1/2的活性。该作用早于其对心肌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74.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现代临床医学实践和研究的新模式,使临床医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主要创始人、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曾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治疗措施”。后来,Sackett教授本人修正循证医学的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国产果糖二磷酸钠 (FDP)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能力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 2例心绞痛患者入院后经 1~ 2周的症状稳定期后 ,随机分为A组或B组。A组静滴安慰剂 ( 5 %葡萄糖溶液 10 0ml)bid× 10d ;继静滴FDP 10 gbid× 10d ;B组治疗与A组相同而顺序相反。患者分别在安慰剂和FDP治疗前和治疗的最后 2d行ECG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和放射性核素门电路平衡法心血池造影 ;并在用药前和用药的最后 1d清晨 ,分别取静脉血测丙二醛 (MDA)含量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对心绞痛患者 ,FDP能延长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起始至心绞痛发作时间 ,运动起始至ST段下降1mm时间及运动起始至达到最大ST段下降时间 ;提高患者所耐受的最大运动负荷和运动起始至ST段下降 1mm负荷 ,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高峰充盈率 (PFR) ,对静息及运动HR和BP均无显著作用。FDP能减少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丙二醛 (MDA)的产生 ,而对红细胞SOD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FDP静滴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能力及左心室功能。对冠心病患者具有抑制脂过氧化的作用 ,此作用可能是其对缺血缺氧心缺的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6.
9例静脉注射胺碘酮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胺碘酮 (amiodarone)静脉注射对控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 ,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大等优点。有关胺碘酮静脉制剂不良反应的报道不多 ,现就我院近几年来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收集 1 996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1 2月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及急诊病房患者资料 ,包括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 (发作性、持续时间 >3 0 s或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室速或室颤 )或有潜在生命危险性心律失常 ,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的患者共 5 6例 (男3 9例 ,女 1 7例 ) ,年龄 (6 2 .5± 7.8) y。原发病 :冠心病心律失常 1 0例 ,急性…  相似文献   
77.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电子束CT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SPECT)与电子束 CT(EBCT)冠状动脉钙化定量积分对冠心病 (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44例住院患者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SPECT和EBCT检查。以 CAG为金标准 ,比较 SPECT与 EBCT诊断 CHD的各项诊断指标 ,并评价平行试验和系列试验的诊断指标。结果 :SPECT诊断 CHD的敏感性为 88.9% ,特异性为 69.2 % ,准确性为 77.3% ;EBCT以钙化积分≥ 1 0分为阳性标准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77.8%、80 .8%及 79.5%。这两种方法对检测 CHD的价值相似 (P >0 .0 5)。 SPECT与 EBCT联合平行试验的准确性为 72 .7% ;系列试验的准确性为 86.4%。结论 :SPECT与 EBCT诊断 CHD的效率相近 ;SPECT显像和 EBCT冠状动脉钙化定量积分法均为非创伤性检查法 ,对 CHD的诊断各有优势 ,宜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78.
QT离散度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根据132例患者冠脉造影(CAG)结果,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组并分别从体表静息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测量得出QT间期离散度(QTd)与QTc间期离散度(Qtcd)。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QTd、QTcd在冠脉正常组(C组)分别是22.7±19.7ms与28.0±15.9ms,冠脉病变组(B组)分别是36.4±16.6ms与41.0±17.5ms,与前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QTc、QTcd分别是64.8±25.4ms、73.1±29.4ms,与前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果显示:不但急性心肌梗死组QTd增大,而且冠脉病变组QTd也增大。故认为心肌缺血是QTd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可能与缺血产生速度和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服用麝香保心丸(SXBXW)6个月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8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SXBXW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冠心病常规治疗,SXBXW组加用SXBXW每次2丸(每丸22.5mg),1日3次,维持6个月。以高分辨率超声测定的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作为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指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检测FMD,并同时进行血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等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的检测。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FMD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SXBXW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时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SXBXW组FMD虽仍高于对照组,两组FMD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SXBXWZ组NO、NOS、SOD、ET均明显改善(P<0.05),且在治疗6个月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长期服用SXBXW可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这一作用与改善血管内皮细胞NO系统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80.
冠状静脉的形态学研究及其在电生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冠状静脉在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不断地开发与利用,其重要性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主要从冠状静脉的解剖、影像学研究及其在射频消融中的特殊应用三方面,阐述了冠状静脉在电生理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