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51.
目的 探讨婴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7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于术前6 h禁食,术前2 h禁饮;对照组为术前禁食12 h,禁饮4 h.观察两组病例术前体温、哭闹及术中、术后发生呕吐或误吸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例术前体温升高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术前哭闹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病例术后体温升高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呕吐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手术婴儿实施术前6 h禁食,术前2 h禁饮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2.
目的研究实验家猪感染猪囊尾蚴不同时间组织中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sIL-2R含量变化,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家猪抗猪带绦虫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用猪带绦虫虫卵直接灌胃20d龄健康乳猪4头,并以健康乳猪4头作对照。于感染后第40、60、80和120 d取实验组猪肝脏、骨骼肌、心肌、舌肌及脑组织中囊尾蚴寄生处组织200 mg匀浆,用ELISA法测定匀浆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6、IL-8、TNF-α和sIL-2R的含量。结果1.肝脏病变组织中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在40d时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随感染时间延长,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逐渐降低,至80d时与同期对照组差别缩小(P<0.05),120d时肝脏已无囊尾蚴寄生;对照组肝脏组织中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在不同时间始终保持基本稳定。2.肌肉和脑部份病变组织中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在40d时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随感染时间延长至80d时与同期对照组差别变小(P<0.05),120d时与同期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3.对照组家猪肝脏中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绝对值高于肌肉和脑组织(P<0.01);实验组肝组织在40d时各种细胞因子的增量更明显高于肌肉和脑组织中的增量(P<0.01)。结论家猪感染猪带绦虫早期,IL-6、IL-8和TNF-α作为前炎性反应因子在家猪肝脏的高水平表达诱导肝脏发生严重的炎症反应,限制和杀灭肝内的早期囊尾蚴,而肌肉和脑组织中这些细胞因子表达稍低,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因而囊尾蚴易于在这些部位存活。这一点可以从感染后期肌肉、脑组织中的囊尾蚴数量远多于肝脏而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453.
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对9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Ⅱ-CV)作为测评工具,以患者对自己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现状的实际感受评定计分进行分组,选取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55分的患者50例为高分组,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55分的患者46例为低分组,对2组患者分别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高分组SF-36各项评分明显高于低分组,差异显著。结论护理中对患者心理因素评估的同时更应注意部分患者对家庭亲密度的感受,并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家属开展社会心理干预,提高适应性,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4.
我科自2002-01—2003—12对32例患有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进行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探讨术后复发的一些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5.
大理市1起食用螺肉引起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2011年3月大理市1起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暴发的原因。 方法 对集体进餐的18人进行回顾性调查, 对住院病例进行病历资料分析, 核实诊断。通过线索调查, 对未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同时, 检测大理市市售福寿螺是否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 结果 18人中16人进食福寿螺, 9人发病, 发病率为56.3%; 未食螺肉的2人均未发病。7人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 3人阳性, 阳性率为42.9%。福寿螺的来源地为集贸市场, 而同期福寿螺监测资料显示其感染率达7.3%。 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确定此次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由食用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福寿螺肉所致  相似文献   
456.
目的 探讨3D打印骨骼模型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2~67岁,平均52.3岁。病变节段均为L4/5节段,其中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18例,侧方型椎间盘突出40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4例;合并侧隐窝狭窄8例。采用WSPS V1.0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处理影像学检查数据,生成3D打印机可识别的GCODE格式文件。使用聚乳酸材料,用3D打印机打印出完整的病变节段腰椎骨骼模型。依据病变部位将两侧椎间孔分为患侧组与健侧组,在骨骼模型上确定“5点2线”解剖标志,测量椎间孔的“3距1角”(椎间孔宽度、椎间盘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以及上关节突腹侧倾斜角)。患侧均行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并根据术中是否行椎间孔成形术,将患侧组椎间孔又分为成形组与未成形组。比较骨骼模型患侧组与健侧组椎间孔的3距1角,以及成形组与未成形组患者患侧椎间孔的3距1角。结果 62例打印模型中,患侧组椎间孔宽度、椎间盘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以及上关节突腹侧倾斜角分别为(6.30±1.71)mm、(4.88±1.63)mm、(21.07±3.78)mm、16.28°±1.13°,健侧组分别为(7.27±1.86)mm、(5.31±1.71)mm、(18.57±3.34)mm、25.72°±1.03°;患侧组椎间孔宽度、上关节突腹侧倾斜角均小于健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3、2.877,P值均<0.05),而椎间盘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行椎间孔成形38例,行椎间孔成形24例。成形组患侧椎间孔宽度、椎间盘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以及上关节突腹侧倾斜角分别为(4.77±0.83)mm、(4.97±1.35)mm、(16.23±2.02)mm、11.50°±2.15°,未成形组分别为(7.42±1.24)mm、(5.19±1.88)mm、(16.63±1.94)mm、22.22°±4.28°。成形组的椎间孔宽度及上关节突腹侧倾斜角均小于未成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81、8.001,P值均<0.05);而椎间盘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采用3D打印骨骼模型,术前可以精确测量椎间孔形态的各项参数、建立试行通道、选择手术入路和方式、预判椎间孔成形、预估手术难度,对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术中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7.
随着人们对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的不断研究,功能性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赞同,但由于术野小、位置深、鼻窦及毗邻关系较复杂,也出现了许多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58.
459.
目的 对云南省1992-2000年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防治效果评估。方法 每年9-10年进行病情监测,对监测村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一、二层监测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先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定性,阳性者再用Kato-Katz法定量;三层监测村采用IHA法筛查,阳性者用集卵孵化检查,阳性者用Kato-Katz法定量;耕牛用顶管孵化法检查。每年4-5月进行螺情监测,对一、二层村用系统抽样法,查到钉螺用压碎法解剖;三层村用环境抽样,所获活螺全部解剖。结果 全省一层村由1992年的111个减到18个,二层村由132个减到31个,三层村由198个增至394个;项目执行的12个县(市)中已有6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3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在未控制的3个县中已有38个村达到传播阻断标准,68个村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结论 通过项目实施,全省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减轻,流行范围缩小,人、畜感染率、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密度均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60.
云南大理白族人群猪带绦虫感染状况及流行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大理白族人群猪带绦虫感染状况及流行因素调查云南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大理671000方文,连自强,方翠人体猪带绦虫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云南大理白族有食生猪肉(吃“生皮”)的习俗。为了解其猪带绦虫病的流行增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