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1篇 |
临床医学 | 32篇 |
内科学 | 12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61篇 |
预防医学 | 32篇 |
药学 | 29篇 |
中国医学 | 26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5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以维生素C、辅酶Q10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检测患儿血清心肌酶相关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经字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CK、CK-MB、LDH等心肌酶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儿血清CK、CK-MB、LDH等心肌酶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NF—kB活性变化及其在GD免疫病理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集22例未经治疗的GD患者(未经治疗组)、20例经他巴唑治疗〉1年的GD患者(治疗组)及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静脉血,采用凝胶电泳可动性移位分析(EMSA)检测PBMCs中NF—kB活性;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1β、IL-6及TNF—α含量。结果:未经治疗GD组患者PBMCsNF—kB活性显著高于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未经治疗GD组患者血清IL-1B、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未经治疗GD组和治疗组NF—kB活性与IL-6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GD患者NF—kB活性明显升高,NF—kB活性增高可能在GD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杜仲叶提取物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新生SD大 鼠的乳鼠颅骨通过消化法分离出乳鼠成骨细胞,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进行细胞鉴定;先用杜仲叶提取 物分别以0 mg/ml,5 mg/ml,20 mg/ml,40 mg/ml,60 mg/ml五种不同浓度梯度对大鼠成骨细胞干预,2 d后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无血清无酚红的培养基饥饿大鼠成骨细胞2 h后,分别以0 mg/ml,5 mg/ml,20 mg/ml,40 mg/ml,60 mg/ml五种不同浓度杜仲叶提取物干预大鼠成骨细胞,2 h后 Western blot检测ERK和AKT的活化情况。结果碱性磷酸酶染色后的成骨细胞呈紫红色(特异性 染色),MTT法结果显示杜仲叶提取物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结 果显示杜仲叶提取物可使ERK及AKT磷酸化水平提高,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杜仲叶提取物 通过ERK通路及AKT通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4.
75.
医院应对患者角色变化与需求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宁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4,15(1):23-25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的逐步明朗,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与接受服务的患者在“看病”全过程中双方的地位发生了转变,医院应对的做法一是架起沟通之桥梁,二是以人文精神优化门诊流程,三是满足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78.
例1,女,52岁,因体检发现脾脏肿大入院。两个多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多汗,尤以夜间为甚,伴乏力、下腹部轻微疼痛。服尼尔雌醇3d后出现下肢紫癜,停药后紫癜消退,未作任何处理。体格检查:无发热,无齿龈出血,无皮肤黏膜出血点,无胸骨疼痛。B超显示脾脏肋间厚51mm,有胆囊息肉和子宫肌瘤。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 116.9×10^9/L,早幼粒细胞0.02,中幼粒细胞0.15,晚幼粒细胞0.10,中性杆状核细胞0.27,中性分叶核细胞0.29,嗜酸性分叶核细胞0.03,嗜碱性分叶核细胞0.06,淋巴细胞0.05,单核细胞0.03,分类100个白细胞见4个有核红细胞,Hb120g/L,BPC234×10^9/L;骨髓涂片见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11.93:1,原始粒细胞0.010,早幼粒细胞0.020,中幼粒细胞0.330,晚幼粒细胞0.160,中性杆状核细胞0.175,中性分叶核细胞0.060,嗜酸性分叶核细胞0.115,嗜碱性分叶核细胞0.025,早幼红细胞0.010,中幼红细胞0.015,晚幼红细胞0.050,淋巴细胞0.015,单核细胞0.010,组织细胞0.005,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进一步探讨去甲氧基姜黄素(DMC)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25、50、100、200 μmol/L的去甲氧基姜黄素20 μl,对照组加入相同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于培养24、48、72 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对照组细胞生长迅速,观察组随去甲氧基姜黄素作用时间和浓度增加细胞收缩、变小、破碎,部分脱落漂浮于培养液;观察组去甲氧基姜黄素浓度>50 μmoL/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去甲氧基姜黄素浓度和作用时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去甲氧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且该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80.
人胎盘与脐动、静脉血造血干/祖细胞归巢相关黏附分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人胎盘组织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stem/progenitorcell,HSPC)的归巢能力,采用机械法制备人胎盘组织单个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胎盘组织及脐动、静脉血有核细胞中CD34+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检测三者来源的CD34+细胞表面归巢相关黏附分子CD44、CD11a、CD62L、CD49d、CD49e和CD54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胎盘组织CD34+细胞及CD34+CD38-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脐动、静脉血;脐动脉与脐静脉血中HSPC百分率没有明显差异。胎盘来源CD34+细胞高度表达黏附分子CD11a、CD49d、CD44、CD49e及CD54,其中表达CD49e及CD54水平明显高于脐动、静脉血CD34+细胞。胎盘来源的CD34+CD62L+细胞百分率为(64.58±15.52)%,低于脐静脉血来源的表达。结论:人胎盘富含HSPC。胎盘来源的CD34+细胞多数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近似或高于脐血,提示胎盘HSPC的归巢能力有可能强于脐带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