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160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2.
2009年发布了新的晕厥诊断和处理指南,共分为5个部分,前三部分介绍了晕厥定义、分类、病理生理机制、流行病学、预后,以及诊断和处理。新指南更新了晕厥的分类,提出了新的危险分层方法并更新了循征医学证据。本文主要对前三部分进行解读,以指导临床医师恰当地诊治晕厥患者。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直立倾斜试验的严重反应类型及其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总结直立倾斜试验的严重反应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试验的倾斜角度为75°,最长时间为45分钟。整个过程中持续心电和血压监测,维持良好的静脉通路。身体用特殊护带保护以防意外。结果共有18例患者接受了这一检查。其中10例阳性,5例出现严重反应。5例中2例有颈内动脉粥样硬化,2例有慢性房颤。严重反应类型包括:心脏停搏5秒以上(2例),或严重心动过缓心室率慢于50/min达1分钟以上(2例),或严重低血压持续1分钟以上(1例)。所有患者在发生晕厥后立刻放回至平卧位,抬高下肢;心率慢者给阿托品静推。有1例做了胸外心脏按压。所有患者经处理神志很快转清,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直立倾斜试验虽然为一项无创性检查,但严重反应并不罕见。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充分准备和术中密切观察有助于避免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微血管密度及肿瘤分级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分析肿瘤组织中VEGF,Flk-1,Flt-4,Ⅷ因子的表达与膀胱中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40例BTCC中Ⅷ因子染色阳性率100%,不同病理分级的膀胱肿瘤之间微血管密度无显著性差异,VEGF,Flk-1,Flt-4的II级癌有肿瘤细胞中表达率最高,Flt-4在肿瘤间质中与肿瘤级级密切相关,II级癌和III级癌高于I级GTCC(P=0.01),VEGF的表达与Flk-1,Flt-4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7),Ⅷ因子的表达与Flk-1相关(相关系数为0.30),结论:Flt-4的表达升高与膀胱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可以作为膀胱肿瘤的预后因子,VEGF对膀胱肿瘤的血管生成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7.
方全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5):345-346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最早报道于1987年,我国自1991年开始这项工作,并迅速在全国展开。至今接受消融的病例已逾数万。治疗的范围已从室上性心动过速扩展到室速和房颤。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成功率已达96%以上。局灶房颤消融也在部分医院开展,对合适病例的消融成功率可达7 相似文献
148.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甲状腺素蛋白(TTTR)淀粉样变是由于TTR沉积所致的系统性疾病,周围神经及心脏是主要受累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目前的治疗方法有限,迫切需要有新型疗法延缓或者逆转疾病进展.TTR稳定药物,如二氟尼柳和氯苯唑酸可延缓神经病变的进展,但对心肌病变是否有效仍需进一步研究.清除已形成淀粉样物质的药物(多西环素/牛磺熊去氧胆酸和抗血清淀粉样物质P抗体)目前在早期研发阶段,一旦成功,将能用于任何类型的系统性淀粉样变.基因沉默(如反义寡核苷酸和小干扰RNA)技术目前正在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初步显示能持续显著抑制突变和野生TFR合成,可能会进一步逆转淀粉样变. 相似文献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