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5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27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292篇
口腔科学   162篇
临床医学   984篇
内科学   602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2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16篇
综合类   2127篇
预防医学   1029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832篇
  15篇
中国医学   1221篇
肿瘤学   154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3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10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讨论手术治疗儿童晚期前臂缺血性挛缩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采用指浅屈肌、腕伸肌、掌长肌重建儿童晚期前臂缺血性挛缩肢体功能47例,轻度6例、中度41例、重度0例。结果随防l~3年,依本院自定标准优23例;良14例;差10例。优良率78.7%。结论指浅屈肌、腕伸肌、掌长肌重建儿童晚期前臂缺血性挛缩肢体功能,效果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2.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按照<黑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方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以下简称新筛).为保证此项工作质量,大庆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市新筛中心制定全市新筛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对市区内1999年8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3.
脊柱裂动物模型制作与胚胎发生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建立大鼠隐性脊柱裂和显性脊柱裂畸形动物模型,观察丙戊酸钠和维甲酸诱导大鼠脊柱裂畸形的特点,初步探讨脊柱裂畸形的发生机制。方法 雌性Wistar孕鼠随机分成组:对照组,实验组分成丙戊酸钠三个不同剂量组和维甲酸组。对照组孕鼠不予任何处置,20d胎鼠脊柱染色标本采集图像经计算机软件显微图像分析,测量出每个椎体椎弓两个软骨端距离,目的确定软骨端距离参考值。雌性Wistar大鼠,在确定怀孕的第9d9:00、16:00,按体重计算剂量后于后肢皮下注射20%丙戊酸钠溶液。妊娠第20d剖宫,检查胚胎外观,判定是否有外观可见畸形,然后取脊柱进行骨和软骨双重染色,染色后标本采集图像测量出每个椎体椎弓两个软骨端距离。参照正常胎鼠确定的参考值判定隐性脊柱裂。Wistar大鼠确定怀孕的第10d9:00,胃管灌入维甲酸矿物油混悬液135mg/kg(40mg/m1),妊娠第20d剖宫,检查胚胎外观判定显性脊柱裂畸形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 丙戊酸钠诱导隐性脊柱裂畸形随药物剂量加大,畸形发生率升高,丙戊酸钠剂量400mg/kg、450mg/kg、500rng/kg~导畸形发生率分别是80%、93%、100%,腰椎对丙戊酸钠的致畸作用最敏感;丙戊酸钠还可以导致头端神经管畸形,未观察到显性脊柱裂的发生。维甲酸135rng/kg诱导胎鼠显性脊柱裂的发生率52.3%,畸形都发生在腰骶段,其他畸形的总发生率高达90.7%。结论 丙戊酸钠抑制软骨细胞增生,影响椎体的软骨发生使椎弓不能闭合导致胎鼠隐性脊柱裂的发生。腰椎对丙戊酸钠的致畸作用最敏感,隐性脊柱裂多发生在腰骶段。过量的维甲酸直接影响神经上皮细胞、神经嵴细胞、原基器官间质细胞的生化过程和尾端未分阶段的中胚层,导致胚胎尾端发育不良综合症复杂畸形出现。丙戊酸钠和维甲酸通过不同机制导致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不仅对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理有了更新的认识,同时将胰岛素抵抗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与延伸,促进了包括内分泌代谢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及妇科疾病等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使心、肾、内分泌、妇科等多学科疾病的诊治融为一体,并向前大大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35.
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被现代医学公认为是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尽管有腹胀、腹痛以及大便习惯的改变,但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无法用器质性疾病来解释[1]。占门诊量的10%左右,多见于青壮年,往往在劳累、情绪紧张后发病。中医虽无该病的病名,但散见于“腹痛”“便秘”“泄泻”等病中,并认为此乃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随之便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一系列症候群,而其发病则一般在某一特定的场所。本病的主要特征:腹胀、腹痛、腹鸣、矢气较难排出、大便不畅。继之可能出…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动态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在1.5TGE Signa Twin speed MR机上,取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为0及800s/mm2,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对首次行TACE治疗的25例肝癌肿块分别于术前24~48h、术后36~48h、术后7~10d、术后30~38d内各进行1次DWI,对每次的图像进行后处理,计算出每例肝癌每个时点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各个时点的ADC值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第1次TACE术后与第2次TACE术前肿瘤的血管造影染色及碘油沉积的改变判断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术前24~48h、术后36~48h、术后7~10d、术后30~38d组的ADC值分别为(1.376±0.012)×10-3mm2/s、(1.598±0.012)×10-3mm2/s、(1.723±0.012)×10-3mm2/s、(1.684±0.012)×10-3mm2/s。术后各组肝癌组织的ADC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7~10d、术后30~38d组的ADC值较术后36~48h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30~38d的ADC值较术后7~10d组明显降低(P<0.05)。将第1次TACE术后与第2次TACE术前的造影片及碘油沉积片对比见术后30~38d ADC值下降的肝癌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复发,ADC值下降明显的复发也最为明显。结论利用MR DWI技术对肝癌组织的ADC值进行动态观察,可以评价肝癌TACE术后癌组织的坏死、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对50例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GERD以新生儿和婴幼儿发病较多,<3岁者占83%(41/50),临床表现以溢奶或呕吐为主等反流症状外,80%具有呼吸系统疾病,16%无呕吐症状。43例行24h食管PH监测,其中41例异常,检出率95%。13例行食管钡剂造影阳性10例,诊断阳性率为76%。结论小儿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症状有时难以与其他引起呕吐的疾病相鉴别,即使是胃食管反流也难以区分是生理性或病理性。食管24hPH连续监测配合食管胃钡会造影是早期诊断小儿GERD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8.
日前,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孕妇李丽云死亡事件调查结论,认定孕妇死亡不可避免,医院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自此,备受关注的孕妇死亡事件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123I-MIBG心肌显像在治疗前预测依那普利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DCM患者于依那普利治疗前行早期(20min)及延迟(3h)123I-MIBG心肌显像,采用心/上纵隔(H/M)比和心脏放射性洗脱率(WR)作为相对半定量计数分析,与超声心功能参数进行对比。根据123I-MI-BG心肌显像延迟相的H/M分为3组延迟H/M≥1.7为组Ⅰ,1.5<延迟H/M<1.7为组Ⅱ,延迟H/M≤1.5为组Ⅲ。组Ⅰ和组Ⅱ在平均治疗4.5个月后重复以上检查。结果治疗前3组间超声心功能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Ⅰ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末径(LVDs)明显改善,早期H/M和延迟H/M均明显改善(P<0.05),而WR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Ⅱ的延迟H/M明显改善(P<0.05),而早期H/M和WR均无明显变化,心功能参数也无改善。组Ⅰ和组Ⅱ患者均能耐受依那普利治疗,而组Ⅲ患者均不能耐受依那普利治疗。结论123I-MIBG心肌显像在治疗前预测依那普利对DC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