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曲普利啶的抗组按作用.方法:以皮肤血管通透性试验、组胺致过敏性休克试验及离体豚鼠气管条试验进行观察.结果:盐酸曲普利啶对组胺所致大鼠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组胺所致豚鼠过敏性休克,可显著降低其反应程度、延长休克反应的潜伏期,并降低死亡率;其浓度为10-6~10-5mol/L时,能明显拮抗组胺所致离体豚鼠气管条的收缩反应,使其量效曲线平行右移,计算其pA2值为6.99.结论:国产盐酸曲普利啶具有高效的抗组胺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患者男,36岁。左中上腹部不适半月,呈阵发性,进食后明显。无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外伤史、否认胰腺炎病史。查体:全腹平软,未见明显肿块,无压痛及反跳痛。MPd检查:应用GE公司1.5T双梯度HD磁共振仪器进行MRI检查,分别行T1WI、T2WI压脂、LAvA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LAVA扫描原始数据传至GE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中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curve,TIC)类型、早期强化率及扩散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140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的术前磁共振以及临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分为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间的TIC类型及早期强化率有无差异;并比较两组间ADC值的差异性。结果140个病灶中良性病变43个病灶,恶性病变97个病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TIC类型、第一期早期强化率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平均ADC值[(0.965±0.215)×10^-3 mm^2/s]低于良性病变平均ADC值[(1.335±0.266)×10^-3 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阈值取1.085×10^-3mm^2/s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7,其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86.0%,准确性为77.1%。TIC曲线、第一期早期强化率及ADC三者联合诊断,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79.1%,准确性为78.5%,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高于其他三者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0.728、0.562、0.857)。结论动态增强成像中的TIC曲线类型及第一期早期强化率与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三者联合进行诊断,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分析肺微小结节(直径≤10 mm)的CT影像学表现,并探讨CT对其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行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7例肺微小结节患者共102个肺微小结节的多层螺旋CT征象。结果 102个肺微小结节中,良性组25个、癌前病变组27个、恶性组50个,3组结节的密度、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集束征在良性组和癌前病变组主要表现为贴边走形或穿行,无增粗扭曲,而恶性组主要表现为穿行并增粗扭曲,3组血管增厚和走形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3,P<0.001)。3组的结节位置、瘤-肺界面情况、空泡征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微小结节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