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82.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三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保留年轻患者的生育功能。目前,宫腔镜检查加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传统上的诊断性刮宫操作具有盲目性,对于宫角、黏膜下肌瘤后方、形态不规则处等部位容易漏诊。宫腔镜下对子宫内膜细胞进行放大或对子宫内膜组织进行染色后在宫腔镜直视下对病变组织进行特异性捕捉,不仅能精准定位提高活检准确率,还能减少对正常内膜的损伤。现阶段宫腔镜下识别病灶的方法主要有白光宫腔镜、色素内镜、NBI技术、光动力学、聚焦内镜等。这些方法能快速发现病变组织,在泌尿科、肝胆科、消化科等领域已得到很好的使用,对子宫内膜病变及时且早期诊断的优势已逐渐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其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关于腔镜下组织染色方面的研究现况,综述这些方法在子宫内膜癌筛查及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相似文献   
83.
目的:目前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较少。本实验分离和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带有VEGF165的质粒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体外诱导分化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4在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取成人的已排除血液系统肿瘤疾病的新鲜骨髓(自愿提供),采用Percoll梯度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原代细胞培养至增殖接近融合状态时,单克隆培养法分离传代培养,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学表型。在原核细胞大肠杆菌DH5α中复制扩增和提取,纯化、克隆pcDNA3.0-VEGF165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表型变化j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转染情况,并设质粒空载和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 结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1周后,造血细胞消失,贴壁细胞体积增大,呈现梭形外观,有粗大的细胞突起伸出。2周后细胞融合成单层,梭形突起变长,排列有明显的方向性,细胞排列成旋涡状、网状、辐射状。流式细胞术显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表型CD44、CD29阳性,CD34、CD31、CD45阴性。VEGF165诱导骨髓间充质千细胞后CD44表达明显降低,CD31明显升高。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用FITC标记后的VEGF抗体使细胞显现绿色荧光,用cy3标记的CD31抗体使细胞显现了红色荧光。 结论: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型发生明显转变,CD31表达率明显增高,呈现典型的内皮细胞的表型特征,这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COL4A1基因突变相关儿童脑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例COL4A1基因突变的患儿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结果,以"COL4A1""HANAC综合征"等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以及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结合文献复习,对COL4A1基因突变引起的儿童脑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及遗传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例患儿(11月16天)表现为癫痫发作及生长发育落后,头颅核磁共振(MRI)提示额叶脑穿通畸形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1例患儿(2个月14天)仅表现为抽搐,头颅MRI见脑室旁软化灶和脑室周围钙化;1例患儿(3岁)表现为有先天性白内障和生长发育迟缓,头颅MRI考虑脱髓鞘或髓鞘形成不良。3例患儿均有肌酸激酶(CK)的升高。2例是甘氨酸的错义突变,1例发生核苷酸插入,三种均导致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引起相应的病症。结论 COL4A1基因突变具有可变表型的全身性疾病,除了神经系统的表现外,可累及肾、眼、肌肉及皮肤等多系统,CK升高,存在脑室周围钙化或PVL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有指导意义。本病需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对于该家系中无症状的其他成员需进行COL4A1基因筛查,以便进行二级预防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8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然牵动着公众的心,就临床表现来看,大部分被感染的人群并不会出现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但也有不少重症患者甚至被病毒夺走了生命。病毒是如何入侵我们身体的?为什么相同的病毒感染,却导致被感染的不同个体出现如此巨大差异的病毒感染症状?  相似文献   
86.
抗生素、激素合用于眼科多为滴眼液、眼膏剂。我们制备了地塞米松氯霉素眼膜,经临床观察43例,有较好的抗炎、防治细菌感染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7.
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明确指出,对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药物是人体免疫力,而提高免疫力的关键是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此同时,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孙建琴同样表示,在各种营养物质中,以蛋白质、氨基酸与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按动疗法缓解肩周炎疼痛及功能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按动疗法配合基础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推拿手法治疗,治疗前、治疗中(15 d)和治疗后(30 d)记录各组的VAS评分、PPI评分、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和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和肩关节Constan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动疗法配合基础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基础推拿手法,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肩周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9.
先来看下两个发生在浙江省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传播路径,这两个病例提醒我们:这段时间去公共场所不戴口罩有多危险。2020年2月5日0—24时,杭州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0例,其中有1对夫妻(丈夫徐某某、妻子王某某)同时被确诊。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