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76篇 |
免费 | 667篇 |
国内免费 | 5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9篇 |
儿科学 | 58篇 |
妇产科学 | 29篇 |
基础医学 | 808篇 |
口腔科学 | 83篇 |
临床医学 | 1336篇 |
内科学 | 794篇 |
皮肤病学 | 82篇 |
神经病学 | 398篇 |
特种医学 | 42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877篇 |
综合类 | 3183篇 |
预防医学 | 1121篇 |
眼科学 | 237篇 |
药学 | 1110篇 |
40篇 | |
中国医学 | 1582篇 |
肿瘤学 | 3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5篇 |
2023年 | 280篇 |
2022年 | 279篇 |
2021年 | 341篇 |
2020年 | 304篇 |
2019年 | 260篇 |
2018年 | 261篇 |
2017年 | 192篇 |
2016年 | 224篇 |
2015年 | 204篇 |
2014年 | 494篇 |
2013年 | 427篇 |
2012年 | 485篇 |
2011年 | 562篇 |
2010年 | 485篇 |
2009年 | 521篇 |
2008年 | 460篇 |
2007年 | 529篇 |
2006年 | 497篇 |
2005年 | 487篇 |
2004年 | 476篇 |
2003年 | 461篇 |
2002年 | 332篇 |
2001年 | 377篇 |
2000年 | 394篇 |
1999年 | 349篇 |
1998年 | 293篇 |
1997年 | 306篇 |
1996年 | 306篇 |
1995年 | 289篇 |
1994年 | 283篇 |
1993年 | 169篇 |
1992年 | 173篇 |
1991年 | 155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113篇 |
1988年 | 82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62篇 |
1983年 | 75篇 |
1982年 | 63篇 |
1981年 | 45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13篇 |
1975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进一步研究早产儿贫血的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了2008年5月—2011年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54例早产儿贫血的详细资料进行研究。上述早产儿,在出生之后每周都要进行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检测。记录贫血发生的日龄、血红蛋白最低值和住院2周总抽血量。结果胎龄越小,出现贫血的时间就越早,相应的贫血程度就越大,胎龄小于34周,出现贫血时间是(12.9±4.1)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88.6±12.5)g/L;胎龄大于34周,出现贫血时间是(16.7±7.0)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111.6±16.2)g/L。出生时体重越低,出现贫血的时间就越早,相应的贫血程度就越严重,出生时体重小于1.5kg,出现贫血时间是(13.3±4.9)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90.1±11.5)g/L;出生时体重大于1.5kg,出现贫血时间是(17.2±6.1)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118.6±13.4)g/L。医源性失血多,出现贫血的时间就越早,相应的贫血程度就越严重,入院2周后总抽血量小于10mL/kg,出现贫血时间是(11.1±5.0)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88.6±12.3)g/L;入院2周后总抽血量小于10mL/kg,出现贫血时间是(16.3±5.8)d,最低血红蛋白值是(111.4±14.8)g/L。结论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时候体重越轻,出现贫血的时间和程度就越早、越重,另外,医源性失血会增加早产儿贫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贫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国5 308名孕产妇血红蛋白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贫血组的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降低;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中度贫血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贫血组手术性分娩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结论我国孕晚期妇女贫血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比较川椒方和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包括季节性和春季卡他性),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川椒方,每日1剂:对照组予奥洛他定滴眼液点眼,每日2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随防,评估眼部症状、体征及眼外过敏症状(鼻部症状)。结果基线情况:2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病情程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2组治疗后眼部症状、体征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可改善眼部症状、体征。组间比较:治疗1周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眼部总体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疗效比较,治疗后1周、2周、4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眼外过敏症(鼻部症状)比较,治疗组鼻部症状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各随防时点,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明显改善鼻部过敏症状。结论川椒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奥洛他定滴眼液:川椒方可有效缓解过敏性结膜炎伴发的过敏性鼻炎症状。 相似文献
994.
995.
麦门冬汤方出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原文“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本条文论述为虚热肺痿的证治,其病机为热在上焦,肺胃津液耗损,虚火上炎所引起。笔者多年潜心研究经方临床新用,深有体会,对上消化道疾病证属胃阴不足伴胃气上逆者应用麦门冬汤治疗,奏效甚捷。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由我院临床药学室收集临床各科室报告病人用药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从中抽取200NADR报告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抗菌药引起的ADR83例,占41.5%,其次为神经系统用药和中药制剂,分别为15.5%和12.5%;以静脉注射为主,占63.5%,临床主要表现有皮疹、荨麻疹、瘙痒、腹痛、腹泻、呼吸困难、颜面潮红、肝功能异常等现象。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13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3例用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113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恢复、血液流变学的改善、血酯下降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可抗血小板聚集,并对已聚集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有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增加脑血流量、抗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作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9.
肘-臂综合征是指在患侧上肢肱骨带和肘关节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皮肤或肌肉萎缩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此病多由受凉或劳累引起。病程长,疗程亦长,且易反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笔者近两年采用蒙医治疗此病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血管性痴呆(V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之一。自2008年以来,笔者采用活血通络方药配合电针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3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60~80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