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02篇 |
免费 | 646篇 |
国内免费 | 5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9篇 |
儿科学 | 58篇 |
妇产科学 | 29篇 |
基础医学 | 808篇 |
口腔科学 | 83篇 |
临床医学 | 1338篇 |
内科学 | 794篇 |
皮肤病学 | 82篇 |
神经病学 | 398篇 |
特种医学 | 42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877篇 |
综合类 | 3187篇 |
预防医学 | 1121篇 |
眼科学 | 237篇 |
药学 | 1110篇 |
40篇 | |
中国医学 | 1582篇 |
肿瘤学 | 3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1篇 |
2023年 | 280篇 |
2022年 | 279篇 |
2021年 | 341篇 |
2020年 | 304篇 |
2019年 | 260篇 |
2018年 | 261篇 |
2017年 | 192篇 |
2016年 | 224篇 |
2015年 | 204篇 |
2014年 | 494篇 |
2013年 | 427篇 |
2012年 | 485篇 |
2011年 | 562篇 |
2010年 | 485篇 |
2009年 | 521篇 |
2008年 | 460篇 |
2007年 | 529篇 |
2006年 | 497篇 |
2005年 | 487篇 |
2004年 | 476篇 |
2003年 | 461篇 |
2002年 | 332篇 |
2001年 | 377篇 |
2000年 | 394篇 |
1999年 | 349篇 |
1998年 | 293篇 |
1997年 | 306篇 |
1996年 | 306篇 |
1995年 | 289篇 |
1994年 | 283篇 |
1993年 | 169篇 |
1992年 | 173篇 |
1991年 | 155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113篇 |
1988年 | 82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62篇 |
1983年 | 75篇 |
1982年 | 63篇 |
1981年 | 45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13篇 |
1975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报告了用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持续植物状态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并观察了预后评定指标。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78.1%,提出治疗电动机越早越好;致伤原因、植物状态持续时间、患者年龄为预后的主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32.
癫痫患者脑脊液γ—氨基丁酸,谷氨酸,生长抑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射免疫法对32例癫痫患者脑脊液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生长抑素(SOM)含量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癫痫患者脑脊液中GAB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GLU、SO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及0.05)。相关分析发现:GABA与GLU、GA-BA与SOM之间呈直线负相关,GLU与SOM之间呈直线正相关。提示GABA、GLU、SOM参与了癫痫的发病,三者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是癫痫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正>在36侧灌注红色乳胶或墨汁的成人下肢标本上,结合下颌区多种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对腓骨肌皮复合瓣血供,神经等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腓动脉起于胫后动脉的占97.2%;与胫前、胫后动脉三者共干而起于腘动脉的占2.8%.其起始处在腓骨头下方5.4±1.2cm,起点外经为3.2±0.8mm.然后沿腓骨的内后方下行,在距腓骨头8.9±2.0cm处进入(足母)长屈肌深方,余段被该肌所复盖.由起点下方1.8±1.4cm处始沿途发出绕腓骨向外的弓状动脉7.4±1.0支.腓动脉伴行静脉的外经分别为4.4±1.0mm和3.2±0.7mm,都汇入胫后静 相似文献
34.
腰骶部SPR术中脊神经前后根定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目的:为SPR提供可靠的术中脊神经前、后根鉴别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例成人脊柱标本上,去除后部结构,暴露整个马尾神经,对L1~S2节段的前后根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脊神经后根位于马尾的后半部,前根则位于前半部。脊神经后根较相应的前根粗大,后根从L1~S1逐渐增大,以S1为最粗大;前根则以L3最粗大。相应前后根出硬脊膜前,有一段相互贴附并紧贴硬脊膜侧壁。结论:在多椎板切除SPR术中前、后根的定位及鉴别,暴露时可根据前、后根出硬脊膜前的相互贴附;在限制性椎板切除时则可通过脊髓外侧索和L1前、后根之间的最下端的齿状韧带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35.
疼痛的评估与心理护理措施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疼痛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和病人的主诉,是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首先要相信和理解病人的痛苦,掌握疼痛的性质和区域分布特点,除了知道痛觉的生理学知识外,还要懂得痛觉的心理知识,帮助患者尽可能减轻和解除疼痛。1护理评估1.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对护理评估至关重要,它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即病人主诉、护理观察和查体等。具体内容包括:疼痛原因及发生背景;疼痛的部位、范围、程度、深度、持续时间及由此而带来的功能障碍及其程度;疼痛性质、强度以及伴随症状;疼痛初发时间及形式;以往疼痛发作时采用的… 相似文献
36.
东方田鼠室内繁殖与生长发育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小鼠突变系资源已对现有的动物设施和品种(系)的保存方法提出严峻的挑战,小鼠胚胎和配合子的低温保存是目前保存小鼠种群资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通过低温保存不仅使原有的或新开发的小鼠品系得以安全的,长期的保存下来,同时也使这些小 模型的规模化生产,推广普及变得更为简单化,无疑,小鼠模型的保存将为21世纪哺乳类遗传学的飞速发展和最终攻克人类目前的疑难疾病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7.
正多数下肢动脉栓塞病人在急性期内(发病6~8 h以内)行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部分病人可能因医疗条件或个人原因而选择保守治疗(如仅使用抗凝药物等),下肢动脉部分开放或仅侧支开放,将疾病由急性期拖入了亚急性期,此时的血栓机化,并且与血管内膜粘连紧密不易分开。笔者团队自制可调节式内膜剥离器用于取出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的陈旧性机化血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舌下神经-面神经直接侧端吻合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舌下神经-面神经直接侧端吻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在21例防腐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上,测量面神经干及其颞骨内乳突段、鼓室段长度;面神经干分叉处至舌下神经颈部的最短距离。②3例新鲜标本取舌下神经及面神经干行组织学检测,测定其神经束数目和横切面积。③2例标本摹拟术式设计。结果:舌下神经干在寰椎水平为单束形式,横切面积为(8.5±0.3)mm2;面神经干在出茎乳孔处为单束形式,横切面积为(5.1±0.2)mm2;面神经干的长度为(15.7±2.0)mm,颞骨内面神经乳突段的长度为(14.6±1.5)mm、鼓室段的长度为(9.6±1.2)mm;面神经干分叉处至舌下神经颈部的最短距离为(17.2±2.3)mm。结论:舌下神经-面神经直接侧端吻合治疗面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
40.
随着介入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各种形式的介入治疗在基层医院开展得越 来越多,介入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现将2例肠系膜动脉灌注化疗所引起的结肠溃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