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2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59篇 |
妇产科学 | 28篇 |
基础医学 | 60篇 |
口腔科学 | 47篇 |
临床医学 | 281篇 |
内科学 | 72篇 |
皮肤病学 | 20篇 |
神经病学 | 34篇 |
特种医学 | 43篇 |
外科学 | 202篇 |
综合类 | 404篇 |
预防医学 | 185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188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97篇 |
肿瘤学 | 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78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119篇 |
2007年 | 94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4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Ad-p53)逆转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作用及其对MDR1 mRNA/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其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为实验对象,以50 MOI Ad-p53感染MCF-7/Adr细胞,CCK-8法观察Ad-p53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DR1 mRNA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P-g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50 MOI Ad-p53能使MCF-7/Adr细胞阿霉素IC50由(4.54±0.91)mg/L降到(0.26±0.11)mg/L,逆转耐药倍数为18.1倍(P《0.01);MDR1 mRNA相对表达量由1.32下降至0.85(P《0.01),P-gP蛋白表达量亦下降.结论 Ad-p53具有对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其可下调MDR1 mR-NA/P-gP表达. 相似文献
32.
肾移植前后精液质量变化和精子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精液质量以及精子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于血液透析后1~4d采集8例尿毒症患者的精液,进行精液常规检查,同时对精子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于肾移植后6~18个月肾功能正常时再次采集精液,进行上述检查,以5名正常生育男子的精液进行对照。结果患尿毒症时,患者的精液主要参数(精子的活动力、存活率)均明显下降,扫描电镜下,精子顶体缺失,核内空泡明显,顶体后环和核后环缺失,中段线粒体鞘缺失;肾功能恢复正常后,精液的主要参数得到明显改善(P<0.01),扫描电镜下,多数精子的顶体、顶体后环和核后环、中段线粒体鞘趋向正常。结论肾移植可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精液质量,使多数精子的形态与结构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PTEN基因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CR,FQ-PCR)分别检测未孕及孕1、3、4、5、7d(分别记为d0、d1、d3、d4、d5、d7)小鼠子宫内膜PTEN基因mRNA的表达和子宫角注射反义寡核苷酸观察胚泡着床数。结果FQ-PCR测得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PTEN的表达高于未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到妊娠第5天达到最高。子宫角注射PTEN反义寡核苷酸后胚泡着床数明显减少。结论PTEN在妊娠早期子宫内膜持续表达,可能参与了胚泡着床。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初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umor necrosis faemr-α convening enzyme,TACE)在小鼠动情周期中的表达规律.方法: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动情周期各期小鼠子宫内膜TACE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TACEmRNA在动情周期小鼠子宫内膜呈规律性表达,在动情期表达明显增强,与其它3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3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分析显示TACE在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与RT-PCR一致.结论:TACE通过裂解EGFR家族多种配体释放其胞外区,从而激活EGFR信号途径,在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在小鼠动情周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RC技术对小鼠动情周期各个时期LIF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动情周期、动情前期和动情期均未检测到LIF基因表达,而动情后期子宫内膜检测到LIF基因强表达。结论:推测LIF基因表达受母体自身激素水平改变的调控,且主要涉及孕激素,而与雌激素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6.
37.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在成人,心力衰竭是一个公共健康问题,常见而且危害性大。在儿科临床,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也是儿科疾病的重要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联合汽化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对3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电切联合汽化切割术。结果: 320例手术时间为15~95 min,术中出血50~250 ml。1个月内再次手术6例。拔除尿管,排尿通畅。术后195例获随访,随访6个月~2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27.8±2.4下降至术后7.4±3.1,最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6.4±0.60)ml/s升至(16.1±1.6)ml/s。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汽化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吸取了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点,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特别适合于高龄高危、前列腺体积较大及前列腺血供丰富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大网膜乳斑在胃癌腹膜种植性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CH40悬浮液标记大网膜乳斑,于大网膜乳斑区及非乳斑区各切取1 cm×1 cm大网膜组织10块,制成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乳斑区及非乳斑区癌微转移灶情况。结果5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30例患者大网膜存在癌微转移灶,此30例中乳斑区均见癌微转移灶,而非乳斑区存在癌微转移灶者仅为3例,乳斑区与非乳斑区相比癌微转移灶的数目有显著差异。结论大网膜乳斑是胃癌腹膜种植性转移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和不同剂量维生素C(Vit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5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余小鼠分别于第1天和第7天在双测腹股沟皮下注射充分乳化的猪心肌肌凝蛋白,剂量为每次每只100μg;从免疫的当天开始给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所给药物。小剂量VitC组:150mg/kg·d^-1 VitC;大剂量VitC组:300mg/kg·d^-1 VitC;IVIG组:1g/kg·d^-1 IVIG;IVIG+VitC组:1g/kg·d^-1 IVIG和150mg/kg·d^-1 VitC;对照组:与干预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小鼠于第21天给予称重,麻醉后处死,并摘眼球取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心脏、脾脏和肾脏分别称重,得心脏、脾脏和肾脏与体重之比(C/W、S/W、R/W);脾脏在肉眼观察后作病理切片和H—E染色。心脏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作病理切片和H—E染色,一部分作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心肌组织中沉积的IgG水平,一部分作电镜检查。结果:(1)心脏的病理改变:大、小剂量VitC组心肌炎性细胞的浸润及心包钙化有所减轻;IVIG组和IVIG+VitC组心肌偶有淋巴细胞浸润,无心包钙化。(2)脾脏的病理改变:除空白组外,其余脾脏均明显增大,IVIG组和IVIG+VitC组更是明显,镜检表现为红髓充血和白髓增生。(3)心脏、脾脏、肾脏与体重之比:各干预组C/W明显低于对照组;各干预组和对照组S/W明显高于空白组,IVIG组和IVIG+VitC组S/W明显高于大、小剂量VitC组;R/W各组无差异。(4)TNF—α水平:大、小剂量VitC组的TNF—α水平略低于对照组,IVIG组和IVIG+VitC组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心肌的免疫荧光检测:对照组比较粗的荧光条带主要集中在心肌间质,大、小剂量VitC组荧光的密度和强度有所降低,而IVIG组和IVIG+VitC组的荧光条带增宽,在心肌间质中呈宽大的条索状分布,亮度明显增强。(6)心肌的电镜检测:对照组心肌肌丝排列紊乱,肌节断裂严重,线粒体肥大,并出现空泡变性;大、小剂量VitC组病变比对照组有所减轻;IVIG组和IVIG+VitC组肌丝排列紊乱明显减轻,肌节断裂比对照组减少,线粒体基本正常。结论:IVIG和VitC对EAM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心脏的病理改变,抑制TNF—α的产生;但IVIG或IVIG+VitC作用更为明显,并可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心肌中IgG的沉积。 相似文献